×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转型发展理论与政策

包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转型发展理论与政策

1星价 ¥133.5 (7.5折)
2星价¥133.5 定价¥1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41895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19
  • 条形码:9787522741895 ; 978-7-5227-4189-5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结合大量一手调研数据、经济实验数据和实地考察案例,尝试对我国农村转型发展的理论与政策进行深度分析。本书主要讨论中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期的“三农”议题;从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及农户收入等视角探讨了中国迈向农业强国,进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经验与路径。希望本书能够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转型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为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启示。


目录

**章 导论

**节 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成就

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

二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就与展望

第二节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一 由汲取转向反哺的工农城乡关系变革

二 由保障功能转向要素功能的土地制度演进

三 由严格限制转向全面融合的人口流动政策

四 由统购统销转向统一大市场的商品市场化改革

五 由分权转向联动的财税政策变革

六 由无为而治转向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变革

第三节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发展目标

一 以提升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

二 以实现多维富裕为目标的农村现代化

三 以人口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

第四节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

一 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 以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三 以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四 以开放发展理念扩大农业农村发展空间

五 以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农村人民收入增长

第二章 扶贫政策

**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政策演进

一 中国共产党减贫政策的演进脉络与逻辑

二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扶贫政策成效

第二节 精准扶贫政策与农村区域发展

一 县域经济差距的机理分析

二 精准帮扶对县域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

三 精准帮扶、东西部协作与县域经济差距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贫困陷阱

**节 营养贫困陷阱的理论构建及识别策略

一 营养贫困陷阱的理论模型构建

二 基于1929-1933年民国时期调查数据的营养贫困陷阱检验

第二节 资产贫困陷阱的理论与经验

一 资产贫困陷阱的理论分析

二 基于1989-2009年中国数据的资产贫困陷阱检验

第三节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资产贫困陷阱再检验

一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资产贫困陷阱特殊性分析

二 基于2005-2011年中国数据的连片式贫困陷阱再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对贫困

**节 相对贫困标准的识别

一 相对贫困标准的国际经验

二 相对贫困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减贫效应研究

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对农户相对贫困影响的机理分析

二 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及其相对贫困减贫效应分析

第三节 城市*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相对贫困影响研究

一 城市*低工资标准对相对贫困的影响机理分析

二 城市*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收入流动性

**节 农户收入流动性测度及其演变趋势

一 农户收入流动性的概念和测量

二 农户收入流动性的演变趋势

三 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界定

第二节 基础设施对低收入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一 基础设施对低收入农户收入流动性的机理分析

二 基础设施对低收入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基础设施对低收入农户生产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 基础设施对低收入农户生产结构的影响机制及效果分析

二 生产结构传导效应下基础设施对低收入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第四节 基础设施传导机制的人力资本异质性分析

一 基础设施的人力资本效应分析

二 人力资本传导效应下基础设施对低收入农户生产结构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地产权改革

**节 农地确权、地力投资与农户收入

一 新一轮农地确权与耕地质量保护

二 新一轮农地确权与农户收入增长

第二节 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农户增收效应

一 “三权分置”的农户行为响应机制及其增收效应

二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的农户带动效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本下乡

**节 中国资本下乡的制度背景与特征事实

一 资本下乡的制度背景

二 资本下乡的特征事实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下乡的富民效应研究

一 资本下乡的驱动机制分析

二 “万企帮万村”政策背景下资本下乡的富民效应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非农就业

**节 非农就业质量的识别与描述

一 非农就业质量的多维指标体系构建

二 中国农民工非农就业质量的多维测度及其描述

第二节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非农就业行为研究

一 资源约束条件下家庭内部非农就业决策的机理分析

二 基于饮用水可及性及质量安全视角下的非农就业行为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绿色生产

**节 精准型耕地保护技术的农户采纳行为及其扩散政策研究

一 精准型耕地保护技术的农户采纳行为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

二 精准型耕地保护技术的政策效果研究

第二节 外源性耕地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一 外源性耕地污染治理的农户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二 实验设计、实证策略和数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力,现任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先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IDE-JETRO、北京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主要从事农村环境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工作。主持1项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2项为面上项目)、主持2项教育BU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参加国家级项目5项。在《经济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CSSCI论文50余篇。以通讯作者(且/或以通讯作者(且/或**作者)身份,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际期刊发表SSCI/SCI论文近20篇。先后出版3部学术专著。4篇论文工作稿入选美国应用经济学年会(AAEA)、1篇论文工作稿入选欧洲农业经济学年会(EAAE)。获批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南京农业大学学术骨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