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名师精讲整本书阅读”丛书)/【明】罗贯中 著季雪娟 导读

包邮三国演义(“名师精讲整本书阅读”丛书)/【明】罗贯中 著季雪娟 导读

1星价 ¥39.7 (5.0折)
2星价¥39.7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3233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08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21232332 ; 978-7-5212-3233-2

本书特色

沉浸式阅读:边听边玩,经典名著轻松读完。

精讲微课·精选名言·原文畅听


阅读训练营:精品课堂,读写能力快速提升。

阅读点拨·写作指导·经典精读


阅读工具包:高效便捷,阅读之旅异彩纷呈。

阅读打卡·阅读心语·错题收集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期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部文人长篇小说。

目录

目录


导读 / 1

第 一 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1

第 二 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 8

第 三 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 15

第 四 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 21

第 五 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 27

第 六 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 34

第 七 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 39

第 八 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 44

第 九 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 49

第 十 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 56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 60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 67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 72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 79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 86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 94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 101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 / 107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 111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 118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 124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 129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 138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 145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 148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 154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 158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 163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 170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 176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 182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 188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 194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 200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 205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 210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 215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 222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 228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 233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 238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 244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 248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 254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 260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 266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 271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 276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 280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 286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 290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 295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 300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 305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 311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 315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 321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 328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 334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 339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 349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 354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 360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 366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 371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 378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 384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 389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 395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 401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 406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 412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 417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 423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 427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 432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 437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 442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 447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 452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 458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 463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 467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 474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 479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 485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 491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 497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 502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 508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 516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 523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 528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 534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 540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 546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 552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 558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 564

**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 570

**百零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 576

**百零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 582

**百零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 590

**百零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 596

**百零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 601

**百零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 608

**百零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 614

**百零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 620

**百零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 625

**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 629

**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 634

**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 638

**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 姜维斗阵破邓艾 / 643

**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 648

**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 653

**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 657

**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 662

**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 668

**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 673

**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 679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导 读
一、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他所处的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复杂,元朝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各方义军奋起反抗。罗贯中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充任幕客。他的政治抱负在《三国演义》中也有显露。
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财富。《三国演义》在国内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地位,《大英百科全书》称他为“**位知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传世著作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后来的很多学者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给予极高的评价。
二、阅读价值
1.知识积累
《三国演义》虚构的一些妙计,如王允的“美人计”,周瑜的“假途灭虢计”,诸葛亮的“调虎离山计”等就出于《三十六计》。而在《三国演义》不少有名的战役中,都是孙武关于“知彼知己”论断的巧妙运用,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三国演义》将兵法韬略汇融于众多波澜起伏的故事中,通过阅读原著,可以身临其境地领略这些兵法韬略的绝妙之处。
《三国演义》中穿插着大量的诗词歌赋,艺术水准较高。它们或叙事,或抒情,往往是一事一诗,一人一诗,有很强的概括性。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文备众体的知识,鉴赏穿插于小说之中的诗歌,对理解故事情节和把握人物形象大有裨益。
2.能力提升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等,性格鲜明,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虽有个人的褒贬倾向,但人物的性格还是呈现出了多个侧面。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全面品鉴和评价人物的方法,对书中众多人物形象形成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的理解。

导 读

一、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他所处的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复杂,元朝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各方义军奋起反抗。罗贯中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充任幕客。他的政治抱负在《三国演义》中也有显露。

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财富。《三国演义》在国内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地位,《大英百科全书》称他为“**位知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传世著作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后来的很多学者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给予极高的评价。

二、阅读价值

1.知识积累

《三国演义》虚构的一些妙计,如王允的“美人计”,周瑜的“假途灭虢计”,诸葛亮的“调虎离山计”等就出于《三十六计》。而在《三国演义》不少有名的战役中,都是孙武关于“知彼知己”论断的巧妙运用,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三国演义》将兵法韬略汇融于众多波澜起伏的故事中,通过阅读原著,可以身临其境地领略这些兵法韬略的绝妙之处。

《三国演义》中穿插着大量的诗词歌赋,艺术水准较高。它们或叙事,或抒情,往往是一事一诗,一人一诗,有很强的概括性。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文备众体的知识,鉴赏穿插于小说之中的诗歌,对理解故事情节和把握人物形象大有裨益。

2.能力提升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等,性格鲜明,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虽有个人的褒贬倾向,但人物的性格还是呈现出了多个侧面。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全面品鉴和评价人物的方法,对书中众多人物形象形成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的理解。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对原著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分清群雄逐鹿、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南征北战、三国归晋各个历史阶段,能培养学生梳理长篇巨著脉络的能力。而《三国演义》中众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培养梳理情节的能力,在情节脉络中读懂各式各样的人物。

3.精神成长

《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流传久远的古典名著,是一部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战争史诗,是一幅充满着智慧和底蕴的历史画卷。作品中蕴含的儒道思想、英雄谋略、善恶是非观,是培育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宝藏。

《三国演义》中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感喟,这种家国天下的大视野、大情怀,对于读书少年的精神成长大有益处。《三国演义》中渗透着“斥责奸凶,惩恶扬善”的道德价值取向。具有忠义之心、谋略之才的人物,如义薄云天的关羽,疾恶如仇的张飞,英勇救主的赵云,都是作品着力刻画的正面人物。而董卓、吕布等人物,因其狡诈、残忍、不义,而成为形象鲜明的反面人物。读三国,也是一个明辨是非善恶的过程。


三、阅读方法

在《三国演义》的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联结、融入、重构等方法,以便更好地遨游三国世界、对话三国人物、领略三国风云、提升阅读效果。

1.联结阅读

《三国演义》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进行再发挥,这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使用联结策略,通过与《三国志》相关段落的比较阅读,可以突显《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的加工艺术和思想倾向。

与三国故事相关的戏剧、评书、连环画、影视作品等都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联结,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原著的理解,也为评价分析原著提供了观照对象。

2.融入文本

阅读与生活时代相隔较远的历史演义小说,学生如能运用融入策略,身临其境,能更好地品味文本、理解人物。例如排演课本剧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小说中《空城计》《走麦城》《煮酒论英雄》《义释华容道》等经典故事很多,让学生当一次演员,为人所为、感人所感,切身体会情节的发展,对学生深刻把握小说人物形象有很大的帮助。再如为相关电视剧配音,就需要熟读原著情节,把握情节发展和人物语言。又如以“致××”为题,以第二人称写作读后感,就仿佛与原著人物进行对话。这些融入策略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品读作品。

3.内容重构

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内容重构策略,对阅读内容按照一定要求整合重构。例如在关羽、刘备、曹操、张飞、诸葛亮等人物相继离世时,需要对这些人物一生的事迹加以整合重构,写作悼词、颁奖词等。又如梳理三国中与“荆州”有关的事件,就需要整理原著中的相关事件,进行内容重构。在读完整部书以后,选择某一个人物创作多幕剧本,需要提炼出人物的重要事件,进行再创作。通过内容重构,三国中的相关人物事件,按照新的线索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代表作《三国演义》,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我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


导读: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代表作《三国演义》,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我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



导读:

季雪娟,北京市骨干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北京市师德先锋。参与编写《书册阅读教学现场》,著有《阅读课》,整本书阅读成果获北京市二等奖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全国科研优秀教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