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名将董天知

包邮抗日名将董天知

1星价 ¥50.0 (7.4折)
2星价¥50.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46403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373页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01464036 ; 978-7-5014-6403-6

本书特色

董天知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新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重要领导人之一,八路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40年“百团大战”中牺牲的八路军*高级别将领,民政部首批公布的三百名抗日英烈及群体之一。董天知将军牺牲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撰文称赞他“为中华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而光荣地流尽了*后一滴血”;山西牺盟总会在悼词中称赞他“是*优秀的牺盟领导者,是*优秀的青年模范,是*优秀的青年军事干部”。

内容简介

董天知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新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重要领导人之一,八路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40年“百团大战”中牺牲的八路军*高级别将领,民政部首批公布的三百名抗日英烈及群体之一。董天知将军牺牲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撰文称赞他“为中华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而光荣地流尽了*后一滴血”;山西牺盟总会在悼词中称赞他“是*优秀的牺盟领导者,是*优秀的青年模范,是*优秀的青年军事干部”。

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抗日名将董天知》是作家智西乐继《战将韩钧》之后,历时七年潜心创作为读者奉献的又一力作。本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抗日民族英雄董天知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传奇人生,故事扣人心弦,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既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英雄史诗,也是一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前言

二O二四年是民政部首批公布的三百名抗日英烈及群体之一、八路军一二九师决死三纵队政治委员董天知将军壮烈殉国 八十四周年。
董天知,小名大文,学名董亮,曾用名董旭生,生于一九一一年,河南荥阳人,是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新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八路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是一九四○年“百团大战”中牺牲的八路军*高级别将领。董天知将军牺牲后,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撰文称赞他“为中华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而光荣地流尽了*后一滴血”;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为他题写挽联:“英气横贯比干岭,壮志常存鸭绿江”;山西牺盟总会在悼词中称赞他“是*优秀的牺盟领导者,是*优秀的青年模范,是*优秀的青年军事干部”。

相关资料

节选(血洒太行 )

一九四○年三月,太行山冰消雪融,向阳的山坡上已经有了点点新绿, 一切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董天知率领三十二团连战连胜,摆脱敌人北上到达平顺, 游击十团也奉命从太岳区南下归建,加上先期到达的保安团, 决死三纵队正式列入八路军一二九师序列,开始整编。决死三纵队以保安团、三十二团、游击十团为基础,吸收部分地方部队,整编为决七团、决八团、决九团。董天知被八路军总部任命为八路军**二九师决死三纵队政治委员、中共决死第三纵队委员会书记。整编后的决死三纵队又按照八路军总部发出的整军训令中“加强与巩固党在部 队中的绝对领导” 这个目标,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整军。

三个月后,整军后的决死三纵队已经是脱胎换骨,面貌一新。

七月初的一天,纵队部驻地黎城县下桂花村,新任副司令员李汉光来找董天知。

一见面, 李汉光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政委,整军后的决死三纵队兵强马 壮,同志们求战心切,*近不少同志找我,要求打回白晋路西 收复失地。”

作者简介

智西乐,警营作家,三级高级警长。1968年生于河南偃师。1989年毕业于洛阳师院中文系。1985年首次发表文学作品,后在《法制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陆续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作品百余万字。著有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战将韩钧》(2012年群众出版社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