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50628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76页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19506285 ; 978-7-5195-0628-5
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具变革性的力量,先进技术在国家综合实力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技术在国家实力中起到什么作用,技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国家实力,制约国家通过技术路径获得实力优势的因素有哪些,构筑技术优势的模式有几种等问题仍待解析。同时,基于技术创新、融合、耦合综合构成的国家技术赋能水平关系到一国能否引领技术发展潮头,能否将先进技术成果全面高效地转化应用,能否长期维持适宜的赋能环境,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生产力、军事战斗力、制度规制力、文化软实力的变迁,*终改写国家实力优势对比,重塑国际格局。
因此,本书文从技术赋能视角尝试进行分析和解决上述问题,深化有关技术与国家实力优势转化关系的研究。
目录
绪论//001
**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032
**节相关概念界定//032
第二节技术对国家实力的影响作用//051
第三节技术赋能与国家实力优势生成逻辑//056
第四节技术赋能的影响制约因素//065
第五节技术赋能的一般模式//074
第二章政府主导型技术赋能:战国时期秦国与六国
对比分析//077
**节技术发展背景//077
第二节秦国与六国技术赋能水平分析//083
第三节政府主导与秦国技术赋能优势的形成//091
第四节技术赋能与秦国实力优势转化//103
第三章市场主导型技术赋能:18—19世纪中期英国
与欧陆强国对比分析//123
**节技术发展背景//123
第二节英国与欧陆强国技术赋能水平分析//129
第三节市场主导与英国技术赋能优势的形成//136
第四节技术赋能与英国实力优势转化//169
第四章政府市场协作型技术赋能:二战后美国与
苏联对比分析//193
**节技术发展背景//193
第二节美国与苏联技术赋能水平分析//199
第三节政府市场协作与美国技术赋能优势形成//203
第四节技术赋能力差异对美苏实力的影响//213
第五章新技术革命下的技术赋能展望//224
**节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及表现//224
第二节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国家的影响//231
第三节新技术革命下的技术赋能力构建//240
第六章结语
相关资料
技术赋能与国家
技术赋能与国家
实力转化研究张庭珲时 事 出 版 社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变局下的全球治理与‘一带一路’关系研究”(20&ZD148)子课题“‘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的实践经验研究”阶段成果。本书由厦门理工学院资助出版技术赋能与国家实力转化研究前言-00-前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生产力、人才是**资源、创新是**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学技术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具变革性的力量,先进技术在国家综合实力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技术在国家实力中起到什么作用,技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国家实力,制约国家通过技术路径获得实力优势的因素有哪些,国家构筑技术优势的模式有哪些等问题仍待解析。因此,本书从技术赋能视角尝试进行分析和解决上述问题,力图深化技术与国家实力优势转化的关系研究。技术赋能是先进技术的研发创新和转化应用以赋能国家实力增长的过程。技术赋能不是简单地、被动地由技术赋予国家实力,而是主动地、自主地创造各种条件以*大限度发挥技术赋能效用的过程。技术赋能是由技术创新、技术融合、技术耦合三个方面综合构成的统一体:技术创新即一国对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研发创新,强大的技术创新力是国家掌握先进技术并以此赋能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技术融合包括技术转移融合和技术转化应用两方面,技术融合转化的过程是技术作用于综合国力诸要素诸领域的过程,也是发挥先进技术赋能作用的实践过程;技术耦合即一国的制度设计、机制运行、政策制定、文化环境等与技术发展方向、特点、要求之间的契合性。基于技术创新、技术融合、技术耦合综合构成的国家技术赋能水平关系到一国能否引领技术发展潮头,能否将先进技术成果全面高效地转化应用,能否长期维持适宜的赋能环境,进而影响国家经济生产力、军事战斗力、制度规制力、文化软实力的变迁,*终改写国家实力优势对比,重塑国际力量格局。国家技术赋能力的形成是诸多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解放、相互贯通、相互成就的结果,影响一国技术赋能的因素包括经济和市场因素、战略和政策因素、政治与经济制度因素、人才与教育科研因素等。其中现实需求和有效市场是激励技术革新*持久、*根本的推动力;一国的国家战略规划、政府政策左右着先进技术发展道路,关乎着一国的战略方向定位,关系着先进技术领域所能得到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与特定技术的契合性制约着技术研发创新和转移运用的效率;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完善的教育科研体系则直接关系到国家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在这些要素中,政府能力和经济市场起着关键性作用,影响着其他要素的生成和效力的发挥。基于技术发展演进特点和历史国家案例分析,可以将国家技术赋能体系的生成和运行归纳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市场协作型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技术赋能模式以政府统筹和主导为驱动力,一般由政府直接主导技术研发创新,政府推进技术融合转化,政府主动进行制度机制改革提升技术耦合度,该模式必须以拥有强大的组织行动力、资源调配力、自我革新力的政府存在为前提。政府主导型模式有着高速、短期内完成特定关键技术创新转化以实现国家实力提升的优点,以及灵活性低、覆盖面小、风险性大的缺点。市场主导型技术赋能模式以经济市场为主要驱动力,一般由庞大的市场需求激励技术革新、由激烈的市场竞争鞭策技术创新转化,由金融市场提供资本支持,由经济市场倒逼制度机制改革。市场主导型模式的生成和正常运行需要强大繁荣且有序的经济市场存在为前提,该模式具有覆盖范围广、跟进及时、容错率高的优点,也有着经济利益驱动与国家实际需求不完全契合等缺点。政府市场协作型技术赋能模式基于政府和市场的协作而来,一般由政府负责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项目攻关,政府以财税、政策、补贴等手段支持鼓励特定技术的融合转化,而市场负责更广范围的产业技术创新,通过市场竞争、经济激励、金融资本加速技术转化的速率,同时经由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机制。这种模式兼具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优点,但也对政府能力和经济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诸类模式的路径不同、特点不同,随着时代发展、技术演进和综合国力构成的变化而发展。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已经拉开帷幕,新兴技术将为国家综合实力提供更为强大的赋能力,分析总结以往不同时期技术赋能国家实力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模式,对于研究新技术革命对国家实力的赋能转化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张庭珲 男,汉族。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现为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厦门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战略、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机动车涂装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必读
¥5.3¥16.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共三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9)
¥440.4¥699.0 -
海上明信片(精装)
¥32.0¥68.0 -
菊英的出嫁
¥20.2¥32.0 -
本事是干出来的
¥17.8¥28.0 -
漫卷红楼: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
¥62.6¥88.0 -
主升浪擒牛——捕捉主升浪的七大经典战术
¥39.3¥59.0 -
中华文明史话:颐和园史话(彩图)
¥10.3¥24.0 -
胡桃夹子-幼儿音乐绘本
¥20.8¥38.0 -
管理研究方法丛书组织管理十大经典理论:解读与应用/管理研究方法丛书
¥28.0¥4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