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7215136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77215136 ; 978-7-5772-1513-6

本书特色

《设计未来企业架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企业转型宝典,不仅是一本理论指导书,更是一本实践操作手册,提供了从概念到实施的全过程指导。书中提出的ARIES框架可帮助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和架构师从整体上理解和设计企业架构与转型路径,在复杂多变的商业世界中实现成功的企业转型。

内容简介

每个企业都会在不断变化的需求或新机遇的驱动下持续演变。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演变是通过对战略、组织、流程或基础设施的小幅调整而逐步实现的。但有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剧烈变化的环境,企业需要超越这些微调,进行彻底的转型,例如,一次合并或新竞争者的出现。在本书中,企业架构领域的专家德博拉·J. 奈廷格尔和唐娜·H. 罗德斯提出了一种企业转型框架。她们认为,成功的转型应从整体出发,不仅关注单一因素(如信息技术或组织结构),而且要综合考虑企业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这便是对企业未来的架构设计:为企业转型后的发展绘制蓝图。奈廷格尔和罗德斯在书中介绍了ARIES(创新企业战略架构设计)框架,包括一个涵盖十个企业要素的模型和一个架构设计过程模型,并展示了如何从头到尾运用这一框架。她们详细说明了如何为未来的企业创建一个整体性的愿景,如何生成概念和替代架构,并描述了评估架构可行性的方法、实施规划的工具,以及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策略。书中贯穿了作者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经验中的多个实际案例,以及一家医疗设备制造商企业转型的详细案例研究。此外,附录中还提供了两个额外的架构设计项目实例。

前言

当今我们所处的世界,唯一不变的也许是变化本身。企业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复杂且有机的生态系统。无论是初创公司早期的架构设计,还是企业转型的战略设计,我们都需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找到平衡。企业的转型不能仅依赖于技术升级或流程数字化,而是需要系统性地重塑自身,从组织内部的文化,到外部的生态与利益相关方,设计出一个未来整体愿景的蓝图。《设计未来企业架构》正是一部探讨企业战略与顶层设计的学术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全新视角和清晰的方法论。作为一名跨学科的创新实践者与大学教师,在翻译和整理本书的过程中,两位作者为我带来了多维度的启发。德博拉·J. 奈廷格尔和唐娜·H. 罗德斯基于她们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工程系统理论带入企业架构设计,并创造性地提出了ARIES(创新企业战略架构设计)框架。这一框架的*大亮点在于其“整体性思维”的理念:它突破了单一视角的局限,将企业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战略、信息、流程等十个核心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模型,为企业转型提供了全面的指引。这种以整体性思维理解事物的方式,也与中国哲学不谋而合。与此同时,设计的类型也从视觉美学的表达、功能性的物品、虚拟交互方式、系统平台架构、战略趋势情境扩展到组织与生态层面的设计。我于七年前检索文献时查到本书的英文原版,正值我着手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筹建创新设计专业方向的时候。当时创新领域探讨的普遍是关于科技驱动与市场驱动,然而创新设计专业方向需要将设计、人文、科学与商业的方法,结合为探索人类社会未来的复杂需求,并形成可持续的创新解决方案。开设的课程分为三个板块:设计工程、创新方法和趋势设计,分别对应近期未来的“渐进式创新设计”、中期未来的“革命性实验创新”与远期未来的“前瞻性战略创新”。在这七年的教学与创新实践探索中,我教授了《跨领域创新设计》《创新商业模式设计》《趋势设计》等课程,并在2020年,与创新设计专业方向2017级毕业生魏子雄共同创办时尚科技品牌SCRY,为探索基于中国语境,如何将设计作为协同科技与商业共同驱动创新的力量。我希望本书能为中国的企业家、管理者、实控人、创业者带来关于组织架构设计、企业战略转型的系统工具。尤其是本书中的ARIES(创新企业战略架构设计)框架以及创建未来整体愿景的方法,都可以视为一种从设计的视角切入企业架构与转型的工具,帮助更多企业增强韧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我也希望本书能为公司治理与战略方面的研究者,带来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新视角,赋能公司管理与组织研究领域。同时,也希望为工商管理学科、设计学科的学生带来一套系统性的组织架构设计理论框架。无论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还是探寻企业未来的顶层设计路径,愿本书能为读者的实践与思考,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发。

目录

第1章 为什么架构很重要 第2章 ARIES 框架 第3章 了解企业环境 第4章 执行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5章 获取当前架构 第6章 创建未来的整体愿景 第7章 生成替代架构 第8章 决定未来架构 第9章 制定实施计划 第10章 LM设备公司案例研究 第11章 七大架构必要条件 附录A 架构案例研究:I-Software Systems的业务单元ISSA 附录B 架构案例研究:艾伦设计集团 注释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德博拉·J. 奈廷格尔(Deborah J. Nightingale)曾任麻省理工学院航空与工程系统实践教授及社会技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她是一名独立顾问,同时是《精益企业价值:源自麻省理工学院精益航空进取计划的远见卓识》和《超越精益革命:实现成功和可持续的企业转型》的合著者。唐娜·H. 罗德斯(Donna H. Rhodes)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统的高级讲师,同时担任社会技术系统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科学家。她是麻省理工学院系统工程推进研究计划和社会技术系统研究计划的主任。译者简介程书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创新设计专业方向召集人,时尚科技品牌SCRY共同创始人。她基于中国语境建立跨领域的创新设计教学体系,提出“创新几何”模型,并创办创新机遇研究平台,致力于探索未来生活方式、发布战略洞察与孵化创新解决方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人文商业、设计驱动创新和设计创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