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309539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63095391 ; 978-7-5630-9539-1
本书特色
中国匾额历史源远流长
是一门集文学、书法、字印、绘画、篆刻、建筑、
雕塑、镌刻、漆艺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表达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内容简介
“中国符号”系列丛书是一套全面而精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性读物,该系列图书选取了乐器、神话、剪纸、匾额、书法、石窟、篆刻、家具、书院、科举等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以通俗的语言解读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阐述其发展历史和思想流变,力求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
《中国匾额》一书讲述了中国匾额的源流,包括刻字的渊源、匾额的起源和分类,进一步介绍了匾额的历史演进,从萌芽、形成、完善、普及、繁盛、发展到当代的创新,源远流长。此外,还介绍了中国匾额的艺术表现及文化内涵,全面地展现了匾额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前言
匾额在制作之时,有两种方式进行文字书写。一种是把文字直接书写在制作好的材料上;另一种是把文字书写到纸或其他材料上以后,再进行拓字、刻字等程序。第二种方式更为常见。大多数中国匾额,是书写后镌刻出来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中国匾额可以被视为一种刻字艺术,即镌刻文字的艺术,利用工具在物质载体上刻画形成的有艺术美感的文字的艺术。
一般而言,刻字包括传统刻字和现代刻字,所以刻字艺术“可分为传统刻字艺术和现代刻字艺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匾额是中国传统刻字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匾额文化的不断发展,匾额艺术的演变,以及社会审美观念的更新,现代刻字艺术在传统刻字艺术的基础上萌芽、嬗变、升华,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我国匾额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随着现代刻字艺术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目录
**章 中国匾额的源流
003·**节 刻字的渊源
007·第二节 匾额的起源
024·第三节 匾额的分类
中国匾额的历史演进032·**节 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汉魏
046·第二节 完善于隋唐,普及于宋元
073·第三节 繁盛于明清,发展于民国
145·第四节 创新于当代,展望于未来
第三章 匾额的形制和制作艺术
167·**节 形制
195·第二节 制作艺术
204·第三节 匾额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第四章 匾额的现代刻字艺术表现
217·**节 匾额平面构成与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
219·第二节 匾额肌理与色彩的艺术表现
中国匾额的价值意义233·**节 经济类匾额
242·第二节 政治类匾额
271·第三节 文化类匾额
279·第四节 社会类匾额
291·第五节 生态类匾额
298·第六节 “错”字类匾额
第六章 中国匾额的审美鉴赏及当代匾额的书刻创作
317·**节 匾额书法的审美
324·第二节 匾额创作步骤与方法
337·后记
相关资料
**节 刻字的渊源
“我国是刻字的母国。” 在研究、欣赏以及创作中国匾额之时,还需要对中国刻字的渊源有所了解。
中国刻字艺术是镌刻汉字的艺术,中国刻字与中国汉字的起源、形成、发展息息相关。
一、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今众多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结绳记事说、契刻符号说、起一成文说、太极八卦说、河图洛书说、生殖崇拜说、原始图画说、仓颉造字说和生成机制说等。” 周毅认为:“不管是哪种学说谈汉字的起源,都与爻画有关,都离不开简单的爻画;不管汉字体系有多庞大、多复杂,都绝不能否定汉字起源、构形等与爻画、卦画的联系。当诸多爻画具有了一定的读音和意义时,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汉字。这样,可以得出‘汉字推及于爻画’的结论。”
爻画是指《易》卦,亦称“爻符”“爻象”“爻形”,指爻的符号。分两种:“—”为阳爻爻符,“- -”为阴爻爻符。爻符组合可构成卦符。
二、刻字的起源
汉字和书法都起源于爻画,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刻字,也可以追溯至爻画。文字出现之后,写字和刻字的行为也随之产生。人们掌握了一定技艺,形成了审美观念之后,书法和刻字艺术逐渐诞生。
中国刻字从爻画的符号起源发展至今,从石器时代的卦符或刻符,殷商的甲骨文,西周的大篆钟鼎文,先秦的石鼓文,秦代的小篆刻石,汉代的刻碑,唐宋的刻帖,明清的木、竹、瓷等材料上的刻字,直到今天的现代刻字艺术,经历了近一万年的时间。
**节 刻字的渊源
“我国是刻字的母国。” 在研究、欣赏以及创作中国匾额之时,还需要对中国刻字的渊源有所了解。
中国刻字艺术是镌刻汉字的艺术,中国刻字与中国汉字的起源、形成、发展息息相关。
一、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今众多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结绳记事说、契刻符号说、起一成文说、太极八卦说、河图洛书说、生殖崇拜说、原始图画说、仓颉造字说和生成机制说等。” 周毅认为:“不管是哪种学说谈汉字的起源,都与爻画有关,都离不开简单的爻画;不管汉字体系有多庞大、多复杂,都绝不能否定汉字起源、构形等与爻画、卦画的联系。当诸多爻画具有了一定的读音和意义时,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汉字。这样,可以得出‘汉字推及于爻画’的结论。”
爻画是指《易》卦,亦称“爻符”“爻象”“爻形”,指爻的符号。分两种:“—”为阳爻爻符,“- -”为阴爻爻符。爻符组合可构成卦符。
二、刻字的起源
汉字和书法都起源于爻画,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刻字,也可以追溯至爻画。文字出现之后,写字和刻字的行为也随之产生。人们掌握了一定技艺,形成了审美观念之后,书法和刻字艺术逐渐诞生。
中国刻字从爻画的符号起源发展至今,从石器时代的卦符或刻符,殷商的甲骨文,西周的大篆钟鼎文,先秦的石鼓文,秦代的小篆刻石,汉代的刻碑,唐宋的刻帖,明清的木、竹、瓷等材料上的刻字,直到今天的现代刻字艺术,经历了近一万年的时间。
在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用原始的凿刻方法,在石、木、甲、骨、竹或陶器等物体上刻画符号,这时候的“刻”可能没有产生文字。后来出现了爻画,如考古发现的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距今约9 000 年的彩陶上面有极似“八卦”短线组和“豫卦”;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距今8 000 年左右的卦符或刻符, 不宜作为符号对待,应当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早的文字,是汉字书法的源头。至少有两条理由足以证明:一是发现的十多例刻符上面有“点”“横”“竖”“撇”“捺”“横折”“竖钩”等笔画,书写特点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横后竖等,这与汉字的基本结构一致;二是有些刻符的形状与商朝甲骨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形似眼目的“目”等。商朝刻画在甲(龟甲)、骨(兽骨)之上的文书,称为甲骨文,距今3 000 多年。甲骨文绝对不是我国文字的初始文字,在甲骨文之前,一定已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文字发展历程。目前发现*早的文字当属贾湖刻符,以及距今9 000 年左右的义乌桥头爻画。
内蒙古阴山岩刻及岩画的创作年代可上溯到10 000 多年前。据新华社报道,2023 年5 月23 日,“无字天书”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启动。我们相信,很快就有会新的科学依据支撑。中国文字源于爻画,由“刻”而萌芽。从远古人类在甲、骨、石、木、竹、陶器等物体上刻画刻符或卦符的初始文字算起, 距今已有8 000 年左右的历史。刻符是中国*原始的萌芽状态的刻字作品。“刻字艺术与中国汉文字的形成、演进紧密相连, 与中国文字史、中国书法史息息相关,成为中国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由古文字到今体文字,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传承,风格丰富多彩,名家经典层出不穷,刻字艺术功不可没, 它为书写中国光辉灿烂的书法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节 匾额的起源
探查匾额的起源,当论及匾和额的字义本源。
一、匾额的字义本源
(一)匾和额的解释
查阅文献,“匾”字、“额”字分别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字字源》等都有过解释。
1.“匾”字的解释
《说文解字》[1] 解释为:“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
《康熙字典》第155 页第11 个字,解释为:“通作扁。”
《中华大字典》[2] 第156 页*后一字至157 页**字,解释“匾”为:“本作扁。”
“匾”在《汉字字源》中的解释为:“扁biǎn〔附〕匾biǎn。本义是‘在门户上题字’。《说文》:‘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后汉书》:‘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后写作‘匾’。现代汉语有‘匾额’‘牌匾’等词语。”
“门匾”就是安置在门额上的匾。如今楼堂馆所都可以在门额上置匾。一般来说,餐馆居多。“墙匾”就是墙体牌匾,在墙上的匾额,比门匾范围广些,现代使用居多。
综上,“匾”(biǎn),古作“扁”字。“匾”字作名词解释时的意思基本统一为:一种有字的牌匾或招牌,悬挂在建筑物上或室内堂壁上,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
2.“额”字的解释
《说文解字》解释为:“頟,顙也。从頁各聲。臣鉉等曰: 今俗作額。”[3] 頁,人的头面部;各,脚趾;客,各自居住的人, 此处引用“各自”的引申义。以冠状缝为界,头面部方向相对独立的区域即指额。造字本义是“头面部(相对)独立的区域”, 特指额骨区域,如额颅(前额);引申为“顶端的部分”,如碑额、匾额等。
頟,《康熙字典》第1403 页第6 个字,解释为:“[ 廣韻] 五陌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鄂格切, 同額。[ 說文] 顙也。”
額,《康熙字典》第1406 页倒数第2 个字,解释为:“[ 廣韻] 五陌切[ 集韻][ 韻會][ 正韻] 鄂格切, 音峉。[ 說文] 頟, 顙也。詳頟字註。”
顙,《康熙字典》第1408 页第1 个字,解释为:“額也。”
《中华大字典》第2675 页第16 字,解释“额”为: “頟,同‘额’。”
“额”在《汉字字源》中的解释为:“形声字……本义是额头……牌匾……”
综上,“额”(é),“額”的简体字,本字作“頟”或“顙”。“额”字的意思基本统一为:脸部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 通称额头,引申用于“牌匾”。
作者简介
朱辉,男,1985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委员会主任、《雨花》杂志主编。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已发表长篇小说《我的表情》《白驹》《牛角梳》《天知道》《万川归》,出版《朱辉文集》(十卷)。曾获“鲁迅文学奖”。
蒋淳霖,女,中共党员,硕士,重庆师范大学书法教师,重庆市北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届川渝两地教师风采大赛复赛选手,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在《中国书法》等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主研的市级课题多个,编写本科书法教材多本;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入选,如“全国高校教师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高校书法教育60年成果展”,代表学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张毓威、男、中共党员、艺术博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组织员、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协会理事。主持和主研省部级课题8项,主研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 门,主编和参编教材 9 部,参与中泰职业教育联盟国际化课程一项。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寻味中国
¥14.7¥38.0 -
茶经(黑白版)
¥15.4¥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门外文谈
¥16.1¥38.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5.6¥39.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8¥25.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3.0¥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