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教师的65条法律建议

包邮给教师的65条法律建议

1星价 ¥42.2 (7.3折)
2星价¥42.2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580168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75801683 ; 978-7-5758-0168-3

本书特色

一线教师的“法律避坑指南” “依法执教实用工具书”

130余个真实的校园案例 65条专业的法律建议 聚焦学校安全管理热点 助力一线教师依法执教

从日常教育管理到学生权利维护,从校园安全管理到教师职业保护, 65条建议涵盖4大核心板块,解决教师工作中大部分法律难题。

体罚边界、惩戒尺度、隐私保护、手机管理、校园欺凌、安全事故应对、职称纠纷、工资维权……资深律师以案说法,助你拨开迷雾。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育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总结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各类典型的法律难题,并从中提炼出65条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书中生动鲜活的真实案例,通俗易懂的法律分析,切实可行的法律建议,为一线教师依法执教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行为范式,助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准确把握法律边界,维护自身权益,保障教育教学活动合法合规开展。

目录

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编/

建议1 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建议2 把握好批评教育的“度”,方法要恰当/

建议3 课堂教学未雨绸缪,防止因教学方法不当而酿成事故/

建议4 不要随意离开课堂,让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很危险/

建议5 对外来者保持警惕,不轻易让外人将学生带出校园/

建议6 发现学生有危险行为应及时制止,以防发生意外/

建议7 严查考勤,发现学生旷课应及时通报家长并询问缘由/

建议8 放学后尽量不留学生补课或进行其他活动/

建议9 远离性侵犯,与学生交往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建议10 教师肩负特殊职责,课堂言论自由应有度/

建议11 课间10分钟,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并预防安全事故/

建议12 把握好尺度,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惩戒/

建议13 对学生欺凌零容忍,积极预防、妥善处置欺凌事件/

建议14 发现学生可能遭受不法侵害,要及时履行报告职责/

建议15 依法依规管理学生的手机,保护其身心健康/

学生基本权利维护编/

建议16 学生也有人格尊严,要关怀和尊重“差生”/

建议17 尊重学生的隐私,不公开学生的个人信息/

建议18 名誉是处世的名片,要爱护学生的名誉/

建议19 学生也有肖像权,不把学生的照片提供给商家/

建议20 慎重隔离问题学生,防止发生非法拘禁犯罪/

建议21 怀疑学生中有“小偷”,忌靠搜查来“破案”/

建议22 学生有通信自由权,不隐匿、毁弃、私拆其信件/

建议23 对学生的发饰、着装规范问题,宜疏导而不宜强制/

建议24 安装监控设备须小心,并保护好声像信息的安全/

建议25 采集、统计学生家庭信息,要做到适度、合法/

建议26 对违纪的学生,要避免采取罚款的“教育”方式/

建议27 对学生的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可暂时代管,不能没收/

建议28 对学生停课停学要符合规定,不可侵犯其受教育权/

建议29 平等对待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参加考试的权利/

建议30 学生填报升学志愿,教师可指导但不可擅改学生志愿/

建议31 校规须合法,违法的校规不得作为管理的依据/

建议32 完善学生申诉制度,依法处理学生申诉/

建议33 处分学生要遵循法律规定,防止被学生告上法庭/

校园安全管理编/

建议34 学生的安全是头等大事,应全力预防学生伤害事故/

建议35 健康无小事,应将学生的体检结果及时告知家长/

建议36 学生突发疾病或受伤害,应及时救助并通知家长/

建议37 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要适当,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建议38 不鼓励未成年学生见义勇为或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建议39 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安全教育和管理必不可少/

建议40 采取得当措施,避免发生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

建议41 防范校园踩踏事件,学校需要积极作为/

建议42 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预防发生交通事故/

建议43 做好校园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发生火灾事故/

建议44 与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完善学生接送交接制度/

建议45 完善门卫制度,守住校园安全的**道防线/

建议46 严把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关,防范学生食物中毒/

建议47 依法进行学生住宿管理,避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建议48 加强教育和防范,保护学生使其免受性侵害/

建议49 安全协议无法免除学校的责任,保护学生须尽心/

建议50 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但须履行应尽的职责/

建议51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要按过错情况判定学校的责任/

建议52 投保校方责任险,以解决学校对外赔偿的难题/

建议53 被学生告上法庭之后,学校要积极应诉/

教师职业保护编/

建议54 教师与学校是聘用关系,发生纠纷应按合同办事/

建议55 评职称时受到不公正对待,可提起教师申诉/

建议56 教师因工伤亡,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建议57 教师被克扣、拖欠工资,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建议58 女教师休产假时被解聘或减薪,应果断说“不”/

建议59 教案也是教师的作品,著作权遭侵犯可依法维权/

建议60 要调动工作或升学,须与学校协商解除聘用关系/

建议61 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不参与任何考试舞弊活动/

建议62 洁身自好,远离贪污和受贿/

建议63 廉洁从教,不参与有偿补课,不收受家长财物/

建议64 合法权益遭受学生或家长侵犯,教师可诉诸法律/

建议65 教师头脑中始终应有法治这根“弦”/


附录 “自我测验”参考答案/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近年来,一些教师法律知识贫乏,法律素质不高,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甚至严重侵害学生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师法治观念不强,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采取不合法的手段和做法,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秩序,也有损教师的良好形象。加强教师法治教育是全国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迫切需要。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是公民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指导者,是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重要塑造者,是经师,更是人师。教师在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应当有高于常人的文明觉悟和素养。现代文明的内涵是以科学、民主、法治精神为核心的,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法治精神。教师是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否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觉运用法律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依法治教理念和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依法治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教师要依法执教。在今天,一个教师通常要面对几十名学生,一方面要对学生团队进行有效管理和教育,保证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还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公民权利,不得在教育、管理中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当教师的管教权和学生的公民权发生冲突的时候,当个别学生的利益和多数学生的权利相悖的时候,都需要教师进行平衡、取舍,并做出*恰当的选择。面对这样的要求,没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是很难胜任教师工作的。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既是教师自身的迫切愿望,也是教育事业的迫切要求。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需要有好的普法读本。好的普法书籍一定是能够满足教师工作、生活实际需要并真正打动教师心灵的。经验表明,一般的民众对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有一种敬而远之的畏难情绪,而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鲜活案件却倍感兴趣。这也告诉我们,理论性太强的书籍不易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进行普法,需要从教师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件入手,让事实说话,让事实去拨动教师的心弦,从而激发教师知法、学法、守法的真切愿望。
在本书中,笔者力图从教育和法律的双重视野中探索、归纳、总结一线教师*需要、*基本、*实用的法律知识。笔者从教师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各式各类典型的法律难题,从中归纳、提炼出有针对性的经验教训和法律建议。65条建议基本上解决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困惑。书中既有生动的案例,又有通俗的法律分析,并有可供操作的法律建议,为一线教师依法执教提供了很好的行为范式,相信广大教师一定能够从中受益。教师的法治意识增强了,依法执教的能力提高了,直接受益的便是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这也正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朴实、真切的愿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全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教师的成长、提高,也祝愿广大教师在工作、学习中点燃他人、升华自我。
雷思明

近年来,一些教师法律知识贫乏,法律素质不高,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甚至严重侵害学生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师法治观念不强,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采取不合法的手段和做法,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秩序,也有损教师的良好形象。加强教师法治教育是全国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迫切需要。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是公民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指导者,是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重要塑造者,是经师,更是人师。教师在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应当有高于常人的文明觉悟和素养。现代文明的内涵是以科学、民主、法治精神为核心的,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法治精神。教师是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否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觉运用法律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依法治教理念和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依法治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教师要依法执教。在今天,一个教师通常要面对几十名学生,一方面要对学生团队进行有效管理和教育,保证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还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公民权利,不得在教育、管理中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当教师的管教权和学生的公民权发生冲突的时候,当个别学生的利益和多数学生的权利相悖的时候,都需要教师进行平衡、取舍,并做出*恰当的选择。面对这样的要求,没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是很难胜任教师工作的。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既是教师自身的迫切愿望,也是教育事业的迫切要求。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需要有好的普法读本。好的普法书籍一定是能够满足教师工作、生活实际需要并真正打动教师心灵的。经验表明,一般的民众对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有一种敬而远之的畏难情绪,而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鲜活案件却倍感兴趣。这也告诉我们,理论性太强的书籍不易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进行普法,需要从教师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件入手,让事实说话,让事实去拨动教师的心弦,从而激发教师知法、学法、守法的真切愿望。

在本书中,笔者力图从教育和法律的双重视野中探索、归纳、总结一线教师*需要、*基本、*实用的法律知识。笔者从教师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各式各类典型的法律难题,从中归纳、提炼出有针对性的经验教训和法律建议。65条建议基本上解决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困惑。书中既有生动的案例,又有通俗的法律分析,并有可供操作的法律建议,为一线教师依法执教提供了很好的行为范式,相信广大教师一定能够从中受益。教师的法治意识增强了,依法执教的能力提高了,直接受益的便是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这也正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朴实、真切的愿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全社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教师的成长、提高,也祝愿广大教师在工作、学习中点燃他人、升华自我。

雷思明

2024年2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

雷思明,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第八届北京市律师协会教育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系统“七五”普法专用教材《教师普法学习读本》编委会成员。长期从事教育领域法律研究,代理过数起较有影响力的教育纠纷案件诉讼,担任过《中国教师报》《中小学管理》杂志等诸多教育媒体和机构常年法律顾问。个人出版有《依法治校与学校规范化管理操作指南》《校园安全制度手册》《安全教育指导与实践》等十余部教育普法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