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盟文学奖与泰国当代小说的创意写作实践:1979—2009

包邮东盟文学奖与泰国当代小说的创意写作实践:1979—2009

1星价 ¥49.4 (6.3折)
2星价¥49.4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52354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47523544 ; 978-7-5475-2354-4

本书特色

1.一本读够经典。东盟文学奖是东盟地区的权威文学奖项,获奖作品基本被经典化,成为观察东亚国家人性、文化、社会变迁的窗口。本书收11部获奖作品,包括《东北孩子》《判决》《克隆人》等,专业解读,带你领略文学之美,洞察泰国文化密码。

2.创意写作宝典。作为东盟文学奖的核心精神,创意是每一部获奖作品的通行证,或者是内容的创新,或者是写作形式的创新。3.文学照见生活的至深处。异乡人何去何从?老龄化社会如何老有所养?AI时代,人机会有怎样的碰撞?来看看经典作家们如何演绎时代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在泰国当代文学的总体语境下,综合考察了1979—2009年获得东盟文学奖的11部长篇小说作品。东盟文学奖作为泰国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的文学奖项,代表着泰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潮流,而东盟文学奖获奖小说作为泰国当代“创意”小说的代表性文本,体现着作家对当代社会现状与文化境况的观察与思考。本书具体从东盟文学奖的评奖制度、历届获奖长篇小说的文本特征、时代变迁在获奖作品中的话语表征,以及长篇小说评奖对泰国当代小说史的作用与影响四个维度进行考察,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多维的研究框架,旨在通过综合考察文学奖项与获奖文本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为泰国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目录

**章 绪论/001
**节 文学奖、获奖作品与国别文学研究/002
第二节 东盟文学奖对泰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006
第三节 泰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与研究回顾/012
第四节 东盟文学奖及获奖长篇小说研究回顾/019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设计/024

第二章 时代与奖项:新时期的开启与东盟文学奖的设立/031
**节 20世纪 70年代后期泰国文学环境的转变/032
一、新时期的开启/032
二、文艺期刊与文学评奖/036
三、文学翻译与外来影响/038
四、文学与电影、电视/041
第二节 东盟文学奖的发起与设立/043
一、奖项的发起/043
二、奖项的设立及宗旨/045
三、组织机构和评奖章程/048
第三节 “创意”与创新:泰国东盟文学奖的核心精神解读/051
一、“东盟*佳创意文学奖”:泰文全称解读/051
二、“创意写作”:外来概念与本土实践/053
三、“创意文学”:新时代“风向标”的树立/056
第四节 本章小结/061

第三章 奖项与文本:历届长篇小说评选及获奖作品解读/063
**节 1979年与《东北孩子》:长篇小说书写的新方式/065
一、《东北孩子》的问世与获奖/065
二、孩童视角与趋近“零度”的写作/070
三、书写“东北”:传承与创新/077
第二节 1982—1988:作品思想主旨的深化与升华/082
一、《判决》(1982):现代乡村社会中的“他人”与“地狱”/082
二、《贴金的佛像》(1985):对婚姻与家庭主题的深化/088
三、《高岸与沉木》(1988):社会问题意识的象征化呈现/092
第三节 1991—2000:作品表现形式的试验与超越/096
一、 《香发公主拜谒佛塔行》(1991):古典文学传统的当代“重生”/096
二、《时间》(1994):超越小说叙事的传统边界/101
三、《平行线上的民主》(1997):拼接的“真相”与民主的假相/108
四、《永生》(2000):科幻叙事中的文明冲突与对抗/111
第四节 2003—2009:作品精神价值的探问与挖掘/114
一、《常乐男孩》(2003):发现平常的善意与美好/114
二、《佳缇的幸福》(2006):用爱与坚强拥抱生命的缺憾/117
三、《腊黎/景溪》(2009):追忆的过去与迷失的自我/119
第五节 本章小结/122

第四章 文本与时代:创新精神引领下的泰国当代小说话语表征/125
**节 不变的社会意识:泰国严肃小说一以贯之的使命/127
一、小说话语与现实语境/127
二、不变的社会意识:当代小说的现实指向/130
三、“倾斜”的时代镜像:当代小说的题材趋向/132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视阈偏移/136
一、都市:隐匿的“他者”/136
二、曼谷:都市叙事的历史渊源/140
三、从都市到地方:叙述主体的视阈转移/146
四、书写“地方”: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抉择/150
第三节 个体与日常经验里的当代社会隐忧/156
一、当代小说文本中的个体与日常经验/156
二、家、共同体与社会/160
三、孤儿、寡老与疯人/165
四、道德崩坏与信仰危机/172
第四节 变迁社会中的当代反思与精神寻根/184
一、社会变迁与文化冲突:当代小说中的时代反思/184
二、时代群像里的国民精神观照/191
三、孩童、记忆与精神寻根/196
第五节 本章小结/202

第五章 文学奖与文学史:东盟文学奖与泰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创新之路/207
**节 “创意”文学评奖与被建构的“创意文学”/208
第二节 “创意小说”:泰国严肃小说的当代路径/211
第三节 不只是“风向标”:东盟文学奖与泰国当代小说的经典化/216
第四节 本章小结/221

第六章 余论/223

参考文献/232
附录/253
附录一 东盟文学奖评委会成员塔聂·韦帕达教授采访记录/253
附录二 1979—2009年获奖长篇小说的翻译与改编情况/258
附录三 部分获奖长篇小说部分章节选译/261
后记/27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熊燃,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泰国文学及泰汉文学翻译、东南亚佛教文学与艺术文化交流研究。著有《〈帕罗赋〉翻译与研究》(合著)、《泰-汉语音译规范研究》(合著),译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典诗歌文库·泰国诗选》(合译)、《泰国文化艺术》(合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泰国文学经典《三界论》译注与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2023年,获泰国翻译家协会颁发的“素林特拉查”翻译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