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乡村振兴政策与理论热点评论2023

- ISBN:978751961404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1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19614041 ; 978-7-5196-1404-1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如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如何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就如何建设现代化强国提出见解。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粮食安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等主题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按照专题评论性文章和媒体访谈排序,汇集整理成册,包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研究》《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土地撂荒难题》《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内在要义与提升对策》《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内在要义、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等。
前言
2023年,中央确定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农业强国的新目标,也赋予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使命。如何承担并健康有效推进,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进行思考并深入研究探索。不仅要在政策上体现,更要有效有力地实施和推进,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对此,2023年,围绕这一主题,作者带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和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老师和研究生们,一方面从理论政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分析和研究,撰写和发表了一些学术性和政策性文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深入农村进行调研的时间。一年来,先后到过浙江湖州、兰溪和义乌,福建三明和山东淄博,数次来到湖南株洲和湘西州等地,当然到脱贫地区的次数更多,包括河南南阳和安阳、河北尚义县、云南临沧、甘肃渭源和兰州、陕西杨凌和眉县,还有宁夏和新疆等地的市县,算起来还真不少。这些市县中不仅有脱贫地区,还有发达地区,让我们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现状、*新进展和变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调研过程中,感触颇深,撰写完成了很多调研报告。一年来,也陆续接受了多家媒体就乡村振兴*新政策和*新文件进行解读的采访和专题,完成了诸多杂志刊物约稿文章,等等。
这些文章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这本《中国乡村振兴政策与理论热点评论2023》。
目录
**部分相关文章
由“输血”到“造血”,为乡村振兴觅新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的路径研究
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土地撂荒难题
把乡村产业根系扎得更深更牢
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河南省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的创新实践和探索
全面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南阳产业集群高质量升级
千万工程:加快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的新举措
新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中国建设银行的实践
上市公司如何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建设农业强国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积极打造高质量乡村摄兴的齐鲁样板
第二部分论文成果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内在要义与提升对策
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内在要义、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思考
八八战略与新川模式—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发展创新实践
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川模式—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村级示范
附录媒体报道
围绕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接受《中国劳动保障报》采访
农业强国建设之路,如何行稳致远?—接受《光明日报》采访
新思想夯实大国粮仓—接受《焦点访谈》采访
商业资本下乡后如何发挥好作用—接受央广网采访
建设回得去的家乡书写看得见的未来—接受《中国劳动保障报》采访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携手向未来”特别节目
保障粮食安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
如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接受央广网采访
后记
相关资料
乡村运营是以市场经济方式,通过对乡村有形和无形资产、内部和外部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重组、配置的一种经济活动,核心是经营,对象是乡村。它是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有效方式,在建设农业强国、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运营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价值是乡村发展的底色和基础,运营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力量和方法挖掘乡村之美,激活山乡资源,变美丽乡村为富裕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浙江临安乡村运营实践为例,2017年年初,临安创造性地提出“村落景区”概念,在编制发布《村落景区临安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村落景区运营”概念,明确了乡村运营对象和主体,进而在2021年6月发布《乡村运营(村庄经营)导则》,成为全国首个乡村运营地方标准,为乡村运营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乡村运营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有效方式。乡村运营的*大优点就是根据村落特点,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村落主题模式从而实现独有的发展路径。比如,临安、汝阳、阳、雅安等地在乡村运营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村集体出资源、市场出运营、政府出规则“能人”出智慧、村民出力量的乡村振兴共同体,并针对性人和升级产业,既有持续投资、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又有拉长产业链、拓展新市场充分激活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乡村运营的关键是体现整村化、系统化和协同化。通过对村庄资源和资产的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实现乡村物质资源价值、生态资产价值和经济增长价值以及资本价值的利用与转化,从而提升乡村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综合价值。
……
作者简介
张琦,农村发展及扶贫政策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房与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林草局咨询专家,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国外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SAC/TC567)。从1988年开始长期致力于农业农村经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扶贫政策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扶贫课题100多项,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