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上、中、下)

包邮对话(上、中、下)

1星价 ¥187.2 (7.2折)
2星价¥187.2 定价¥2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60746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865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19607463 ; 978-7-5196-0746-3

本书特色

《对话》是经济日报高级记者李力投入很大精力策划的一个新闻系列报道,通过搭建“对话”这一传播桥梁,传递了三农的声音,甚至促成了许多农村和农民关心的问题的真正解决。“新闻是历史的手稿。”今天把这些现场对话的内容重新呈现,在看到三农发展史的同时,也能看到媒体的社会担当。

内容简介

全书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系《经济日报》2007-2012年间的《对话》专栏合集,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来呈现。这个系列报道,每期围绕一个三农主题,同时邀请高层官员、市县领导、村镇农民作为嘉宾,围坐一起,交流农村的现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读到此书,今天的读者可以感知当年农民们*关心的三农问题有哪些,管窥我国“三农”发展史。对于专业读者,也可以作为史料来参考。

前言

1983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时,恰逢经济日报创刊。这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一经面世,就在全社会引起了震动,大家争相一睹为快。报纸关注改革开放、关注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说法,牵动着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敏感神经,经常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很多文章也自然成了我们新闻学课堂上学习和讨论的案例。
还是学生的我就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经济日报记者,但阴差阳错,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工作。每当我看到这张报纸甚至听到任何与之有关的信息时,曾经的梦想都会随之涌动。
在经济日报创刊19周年的那一年,已经担任水利部办公厅宣传信息处处长的我,终于咬牙跺脚放弃了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待遇,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经济日报新闻采编一线工作,总算圆了自己的梦。现在回想起来,那叫一个果断和自豪啊!
在公务员成为热门职业的今天,经常有老同事问我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我笑而不答,但他们总能从我满脸的笑容中找到答案。因为我热爱,所以我无悔;因为我热爱,所以我投入!我的热爱来自经济日报,来自经济日报的力量。因为感受到了这份媒体的力量,我内心的职业幸福感不断提升,后悔便逃遁得无影无踪了。

目录

上册

001|为农民加快铺就致富路

015|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029|阳光工程:让农民从培训中长期受益

043|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059|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073|让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

087|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电力

10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税收服务

115|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更多有技能的新型农民

129|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141|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55|为亿万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工商管理服务

169|扎扎实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

185|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

197|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11|提高扶贫开发整体工作水平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进程

227|推进灾后重建恢复生态家园

24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助推新农村建设

255|下大力气做好水利抗震救灾和当前防汛抗旱工作

269|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中册

283|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299|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水事环境

313|让信息化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327|搞好农民职业培训增强农民创业能力

341|加快推进湿地保护与利用

355|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力争全年粮食和农业有个好收成

371|发挥侨联组织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

385|让辽阔的草原绿起来让牧民的腰包鼓起来

401|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确保国家粮油食品安全

417|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33|加强新时期农业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447|为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463|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477|乡镇企业危中寻机求发展

493|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动力

507|今年春来早各地春耕忙

523|实施小额信贷助推农村妇女创业

539|城乡一体化风景美如画

555|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下册

571|探寻奶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585|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99|整合各方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613|推进“母亲水窖”建设让干旱地区农民用上安全饮水

627|温暖工程圆农家子女创业就业梦

64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655|休闲农业:致富农民的朝阳产业

669|城乡一体化工农同步走

685|促进奶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699|为亿万农民群众铺就致富路幸福路

713|防治水土流失共建秀美山川

729|力争全年粮食丰收

743|如何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

755|应该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769|以商活农百业兴

783|新时期如何加快减贫与发展

797|产销对接忙城乡互动畅

809|怎样破解南水北调工程移民难题

821|黔西巨变

833|亿万农民的黄金十年

845|做让消费者放心的国产奶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出乎意料的是,两年后,小张沟村又得到了千里之外的江苏省大唐村的帮助。
故事得从另一个策划说起。当时的经济部副主任孟宪江同志牵头,张子臣、瞿长福和我等人共同参与搞了一个策划,在江苏昆山市大唐村这个全国*富裕的村里召开一个“新农村建设东西南北四村联谊座谈会”,利用经济日报这个平台,将我们在进行“走东西南北话农民增收”主题报道时采访过的四个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不同资源条件的村领导聚集在一起,面对面地共同探讨如何建设新农村。
我们邀请到了陕西延安宝塔区小张沟村的支部书记张瑞祥参会,他在座谈时说:“看了你们村里的发展,我们真是很惭愧,我们不仅谈不上发展,现在村里还有两万元的村级债务,十年都没还上呢。”没想到老张的这句话却引起了在座的大唐村支部书记陈云明的注意,他悄悄地吩咐了村会计几句话。座谈会结束大家起身时,陈云明拿着会计递来的两万元钱,很真诚地对张瑞祥说:“这是我们村里的一点心意,想帮助你们把村里的债务先还清了,你们才好发展啊!”张瑞祥和我们大家都十分感动,张瑞祥回去后立即还清了村里的债务。
此后,我们继续牵线搭桥,大唐村又派人到小张沟村考察调研,并与小张沟村结成“富帮穷”的对子,在村里道路建设、村委会办公房翻新等方面提供了上百万元的支持。
说到这儿,有关小张沟村的故事本该结束了吧,可是,故事还在继续。
我们一直关注着纯朴憨厚的张瑞祥和他的小张沟村,2007年由我主持的《对话》专栏采访,又特别邀请到张瑞祥与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同志面对面地交流。杜鹰同志拉着张瑞祥的手听他介绍村里的情况,在认真地分析了当地的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后,建议张瑞祥通过发展生猪养殖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并详细地告诉他发展规模化养殖的路径。
张瑞祥如获至宝,立即行动,专门带队到山东购进了优良仔猪饲养。现在,小张沟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村民生活和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瑞祥本人也获得了全省“脱贫致富优秀带头人”称号。张瑞祥说,他特别感谢经济日报给他们提供的一次又一次脱贫致富的宝贵机会。
《对话》专栏报道不仅帮助了张瑞祥和他的小张沟村,还帮助了更多的人,为基层做了很多好事。这是经济日报自主创新的访谈性专栏,每期围绕一个有关“三农”的热点话题,邀请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与基层领导和农民代表面对面地交流。这个为“三农”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受惠者搭建的交流平台,既不乏高端权威性,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多次凸显出本报的力量。

出乎意料的是,两年后,小张沟村又得到了千里之外的江苏省大唐村的帮助。

故事得从另一个策划说起。当时的经济部副主任孟宪江同志牵头,张子臣、瞿长福和我等人共同参与搞了一个策划,在江苏昆山市大唐村这个全国*富裕的村里召开一个“新农村建设东西南北四村联谊座谈会”,利用经济日报这个平台,将我们在进行“走东西南北话农民增收”主题报道时采访过的四个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不同资源条件的村领导聚集在一起,面对面地共同探讨如何建设新农村。

我们邀请到了陕西延安宝塔区小张沟村的支部书记张瑞祥参会,他在座谈时说:“看了你们村里的发展,我们真是很惭愧,我们不仅谈不上发展,现在村里还有两万元的村级债务,十年都没还上呢。”没想到老张的这句话却引起了在座的大唐村支部书记陈云明的注意,他悄悄地吩咐了村会计几句话。座谈会结束大家起身时,陈云明拿着会计递来的两万元钱,很真诚地对张瑞祥说:“这是我们村里的一点心意,想帮助你们把村里的债务先还清了,你们才好发展啊!”张瑞祥和我们大家都十分感动,张瑞祥回去后立即还清了村里的债务。

此后,我们继续牵线搭桥,大唐村又派人到小张沟村考察调研,并与小张沟村结成“富帮穷”的对子,在村里道路建设、村委会办公房翻新等方面提供了上百万元的支持。

说到这儿,有关小张沟村的故事本该结束了吧,可是,故事还在继续。

我们一直关注着纯朴憨厚的张瑞祥和他的小张沟村,2007年由我主持的《对话》专栏采访,又特别邀请到张瑞祥与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同志面对面地交流。杜鹰同志拉着张瑞祥的手听他介绍村里的情况,在认真地分析了当地的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后,建议张瑞祥通过发展生猪养殖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并详细地告诉他发展规模化养殖的路径。

张瑞祥如获至宝,立即行动,专门带队到山东购进了优良仔猪饲养。现在,小张沟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村民生活和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瑞祥本人也获得了全省“脱贫致富优秀带头人”称号。张瑞祥说,他特别感谢经济日报给他们提供的一次又一次脱贫致富的宝贵机会。

《对话》专栏报道不仅帮助了张瑞祥和他的小张沟村,还帮助了更多的人,为基层做了很多好事。这是经济日报自主创新的访谈性专栏,每期围绕一个有关“三农”的热点话题,邀请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与基层领导和农民代表面对面地交流。这个为“三农”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受惠者搭建的交流平台,既不乏高端权威性,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多次凸显出本报的力量。

……

作者简介

全书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系《经济日报》2007-2012年间的《对话》专栏合集,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来呈现。这个系列报道,每期围绕一个三农主题,同时邀请高层官员、市县领导、村镇农民作为嘉宾,围坐一起,交流农村的现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读到此书,今天的读者可以感知当年农民们*关心的三农问题有哪些,管窥我国“三农”发展史。对于专业读者,也可以作为史料来参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