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22541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21225419 ; 978-7-5212-2541-9
本书特色
★本书揭秘的是一起震惊世界的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这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警察秘密跨国执行侦察破案任务。
本书还原一个历经30年,在电视报刊网络各大媒体数百次专题报道连载,《档案》《揭秘》等名牌栏目专访的轰动案件。
★被三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在国内及环球影视热映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纪实;
这是一个不断揭秘几个负案亡命潜逃罪犯18年后终落网的追缉伏法的故事。
★本书为国家行动三部曲*终章,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一脉相承。
内容简介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讲述了震惊中外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发生后,中国警察跨国缉匪的故事。1993年,接连中国与欧洲的唯一陆路交通线——K3/4次往返北京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上发生多起持枪暴力抢劫事件,中国警方介入跨国调查,誓要将凶手绳之以法。铁道公安为首的特战小队伪装成商人深入异国他乡,目标只有一个:逮捕罪犯,并将其成功引渡回国。
相关资料
引 子
近日,电影《莫斯科行动》已经上映。影片改编自真实历史案件,讲述了震惊中外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发生后,中国警察跨国缉匪的故事。
其实,这一题材早在2018年就已被拍成电视剧《莫斯科行动》。此番取材自同一事件的电影《莫斯科行动》则由邱礼涛执导,韩三平、刘德华联合监制,艾安军任总顾问;张涵予、黄轩、文咏珊等主演,刘德华特别出演。
三大男主角表演各有千秋:刘德华复古西装出镜,不改潇洒本色;张涵予一袭黑色皮衣,霸气十足;黄轩面色深沉,出手凶狠。
影片中,紧张激昂的BGM,爆炸、枪击、撞车的刺激场面令人大呼过瘾,也让人了解到导演和演员们的用心和付出。
真实案件打底,涉及年代、跨境等因素,为确保细节的真实性,主创研究海量资料。导演邱礼涛表示:“我是从90年代过来的,当时这个案件发生的时候很轰动。知道要拍这部电影时,也研究了很多资料,对这个案件我几乎已经成‘半个专家’了。”
作为“*懂爆破的男人”,导演邱礼涛表示,这次拍出警匪片的紧张感,还希望有更多突破。“希望能够拍出当时社会的面貌、人们的生活。”本片的联合监制韩三平表示,《莫斯科行动》的创作面临新冠疫情与国际局势的双重困难,但导演邱礼涛将类型片、动作片和一个真实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故事结合得非常好。他认为,这是一部类型和真实记录兼备,而且好看的电影,出品人、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也称,邱礼涛导演“交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他认为《莫斯科行动》是视觉、时尚、人性的“三重盛宴”。“片中很多震撼人心的场景,地下水宫、火箭基地都是参考历史资料一比一还原,还有地下赌场、莫斯科大剧院,当中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但非常精彩的故事。虽是正邪对立,但各个阵营都有丰富的人性深度可以挖掘。”
《莫斯科行动》是刘德华、张涵予两位演员的第四次合作。二十年前,在电影《天下无贼》中,刘德华和张涵予在火车上上演了一出抓捕好戏;二十年后,二人在本片中再续火车奇缘,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全新的追踪抓捕与对决较量。此次张涵予在电影中饰演北京铁路公安局的警察崔振海,带领抓捕小组进入陌生国度,伪装商人深入险境。
深入了解案情的张涵予表示他饰演的角色颇具挑战性,历史上的这一案件是我国警察**次出国办案,在当时需要面临各种类型的困难。“现在我们警察破案有很多高科技的侦查手段,且在不断进步,但是那时这帮老刑警破案完全是靠经验,靠胆识,靠多年跟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掌握了一套他们独特的侦查的手段。”
引 子
近日,电影《莫斯科行动》已经上映。影片改编自真实历史案件,讲述了震惊中外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发生后,中国警察跨国缉匪的故事。
其实,这一题材早在2018年就已被拍成电视剧《莫斯科行动》。此番取材自同一事件的电影《莫斯科行动》则由邱礼涛执导,韩三平、刘德华联合监制,艾安军任总顾问;张涵予、黄轩、文咏珊等主演,刘德华特别出演。
三大男主角表演各有千秋:刘德华复古西装出镜,不改潇洒本色;张涵予一袭黑色皮衣,霸气十足;黄轩面色深沉,出手凶狠。
影片中,紧张激昂的BGM,爆炸、枪击、撞车的刺激场面令人大呼过瘾,也让人了解到导演和演员们的用心和付出。
真实案件打底,涉及年代、跨境等因素,为确保细节的真实性,主创研究海量资料。导演邱礼涛表示:“我是从90年代过来的,当时这个案件发生的时候很轰动。知道要拍这部电影时,也研究了很多资料,对这个案件我几乎已经成‘半个专家’了。”
作为“*懂爆破的男人”,导演邱礼涛表示,这次拍出警匪片的紧张感,还希望有更多突破。“希望能够拍出当时社会的面貌、人们的生活。”本片的联合监制韩三平表示,《莫斯科行动》的创作面临新冠疫情与国际局势的双重困难,但导演邱礼涛将类型片、动作片和一个真实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故事结合得非常好。他认为,这是一部类型和真实记录兼备,而且好看的电影,出品人、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也称,邱礼涛导演“交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他认为《莫斯科行动》是视觉、时尚、人性的“三重盛宴”。“片中很多震撼人心的场景,地下水宫、火箭基地都是参考历史资料一比一还原,还有地下赌场、莫斯科大剧院,当中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但非常精彩的故事。虽是正邪对立,但各个阵营都有丰富的人性深度可以挖掘。”
《莫斯科行动》是刘德华、张涵予两位演员的第四次合作。二十年前,在电影《天下无贼》中,刘德华和张涵予在火车上上演了一出抓捕好戏;二十年后,二人在本片中再续火车奇缘,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全新的追踪抓捕与对决较量。此次张涵予在电影中饰演北京铁路公安局的警察崔振海,带领抓捕小组进入陌生国度,伪装商人深入险境。
深入了解案情的张涵予表示他饰演的角色颇具挑战性,历史上的这一案件是我国警察**次出国办案,在当时需要面临各种类型的困难。“现在我们警察破案有很多高科技的侦查手段,且在不断进步,但是那时这帮老刑警破案完全是靠经验,靠胆识,靠多年跟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掌握了一套他们独特的侦查的手段。”
刘德华担任影片联合监制,并饰演瓦西里一角,“瓦西里同志”也是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中列宁身边那位智勇双全的警卫员的名字,同样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影视形象。瓦西里形象潇洒帅气,放荡不羁,驾驶摩托车在废弃下水管道中追逐打斗,似乎又游走于正邪阵营之间,瓦西里的身份很像是超级马里奥。相较于刘德华和张涵予的再续前缘,主演黄轩实现了在反派之路上零的突破。《莫斯科行动》是黄轩在电影生涯中,颠覆了以往他塑造的所有角色形象,首次在大银幕挑战反派角色,饰演劫匪头目苗青山。他饰演该角色其实是个“黑化版犯罪艺术家”,文艺优雅的伪装难掩凶狠残忍的本性,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奏鸣的是他内心的犯罪乐章。
为了更精准地呈现这个具有艺术气质的犯罪者,黄轩除观看真实的犯罪者采访,了解历史上的中俄列车劫案外,他还使用MBTI十六型人格类型理论,对属于INFJ型人格的苗青山进行分析和想象,将苗青山的人物形象构建完全。
电影《莫斯科行动》中的对决并非仅在警与匪两个阵营之间,更有各方势力介入,敌友难辨,斗智斗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带来更多看点。
文咏珊饰演珍珍,游走在几方势力中,带来意想不到的反转。文咏珊饰演的珍珍宛如一朵“烈焰玫瑰”,“她表面是一个非常风情的女人,但因为她有很多经历,所以真实状态下其实又有另一面,非常强大、聪明、独立”。
谷嘉诚饰演苗青山弟弟苗子文,跟哥哥的文艺不同,自己就是“人狠话不多”的正面硬刚型,而且该角色对哥哥无限崇拜,可谓地道的“迷弟”:“他做的很多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哥哥,算是爱恨分明。”
《莫斯科行动》众多幕后画面首度曝光。在“高燃开场”版特辑中,车辆追击紧张刺激,枪战肉搏精彩劲爆,爆炸场面壮观密集。导演邱礼涛表示,自己这次炸得爽,也希望观众看得爽:“电影里面很多场景,是我之前没想到有机会拍的。在我自己作为一个影迷的经验里,这些场面是从来没见过的,所以这次有机会拍这些场面非常兴奋。”
该片改编自震惊中外的“中俄列车大劫案”,讲述了案件发生后,中国警察跨国缉匪的故事。1993年,接连中国与欧洲的唯一陆路交通线——K3/4次往返北京—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上发生多起持枪暴力抢劫事件,中国警方介入跨国调查,誓要将凶手绳之以法。铁道公安为首的特战小队深入陌生国度莫斯科,伪装商人深入险境,目标只有一个:逮捕罪犯,并将其成功引渡回国。
本书揭秘的是三十多年前发生在北京到莫斯科的中俄国际列车上的一起十分特殊的震惊世界的犯罪案件。
在2011年6月,桂林警方在“清网行动”中抓获了在逃十八年的犯罪嫌疑人贾小明。贾小明曾是1993年震惊中外的“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的漏网之鱼,贾小明的归案,将尘封已久的“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再次带入公众的视野。
在桂林,五十二岁的贾小明戏剧性地进入警方视野。根据市民举报,警方发现居住在桂林市叠彩区芦笛路的一名中年男子,常年混迹于棋牌室、游戏厅,没有正当工作,形迹十分可疑。在其经常出没的一家游戏厅,警方将其当场控制。随后,通过上网比对,警方确认该男子正是被公安部网上通缉了十八年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参与了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的贾小明。
面对民警的讯问,贾小明始终坚称自己是桂林本地人,但却无法说出自己所持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终,当地民警用桂林方言提了一个问题,才使得一脸茫然的贾小明彻底露馅,还原了这个“列车劫匪”的本来面目。
贾小明生于北京,中学毕业后去通县插队,1978年回城,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工作。1979年,贾小明因扒窃被劳教两年。劳教结束后,在东单地区干起了个体户,主要销售服装。其间,他与一名比自己大十余岁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儿子。
1990年,贾小明发现身边很多人乘坐国际列车往俄罗斯倒服装,并且挣了很多钱,心动的他加入了远赴俄罗斯淘金的队伍。1991年,贾小明托人以留学名义申请办理了一张去匈牙利的护照,出国前,他与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
“我当时都是从木樨园进皮夹克,一趟跑下来可以净赚一万多呢!”落网后,谈到当年干倒爷的经历,贾小明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自称,1992年护照到期,他回到了北京。由于在桂林有亲戚,便决定去桂林发展。“我在桂林待了一段时间后,也听父母说过有公安部门来家找我,当时我就想肯定是因为当年我偷俄罗斯人钱包的事情被发现了。”贾小明说。
“隐居”桂林期间,贾小明改了名字。由于不敢找工作,他用从家里人带来的两万余元现金做起小买卖,并用表弟的名字开户炒股。“我开过饭店,开过发廊,都挣了不少钱。”几年前,贾小明在棋牌室打牌时,与一名比自己小十三岁的女子结识,并很快同居。
被抓获后,贾小明坚称自己从未参与过“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他信誓旦旦地说:“当时列车上根本就没有这种事情,我也没听说过,真的。”时隔多年,贾小明心存侥幸,以为死无对证。但他想错了。
无独有偶,2011年7月22日,当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犯罪团伙中的重要成员,公安部网上通缉要犯,外号“东城老七”的宗立勇在首都机场落网。
这一年的7月22日,当年名叫“东城老七”的宗立勇在首都机场落网归案。他是“中俄列车大劫案”苗炳林团伙中的重要成员,是公安部网上通缉的逃犯。这天下午,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出境现场边检民警小王审查一男子证件时发现,护照名字与出境卡不符,该男子神情慌张露出马脚。
就是这名男子在办理出境手续时,迟疑了一下,将护照递到边检民警小王手里,就是这个动作,让边检民警警惕起来。
“去澳门干吗?”民警小王不露声色地问道。“去、去、去旅游。”该男子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北京好玩吗?”小王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好玩吗?”男子愣了一下,反问道。几番试探,民警觉得这个中年男人一定有问题,于是把他带到值班室。
小王说,发现该男子的护照用名是“李勇”,而在出境卡上填写的却是“宗立勇”。在系统内查询该名字,电脑上显示出“公安部通缉犯”。据介绍,当时值班室已悄然布置了控制区,防止男子逃跑。民警问道:“你的名字?宗立勇是谁?”听到宗立勇几个字,男子立刻大声嚷嚷起来,情绪激动地说自己是澳大利亚人,警方无权扣押他。
在宗立勇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有一本日历,他对边检民警说,这是为了记住日子,逃亡这么久,是数着日子过的。
宗立勇曾经很有名,他有个外号叫“东城老七”,在去莫斯科的北京倒爷中很有实力。十八年前,他揣着发财梦,以出国留学的名义办理护照去莫斯科做起了“倒爷”。当时,大量中国“倒爷”乘坐北京至莫斯科的3/4次国际列车,前往俄罗斯“淘金”。后来宗立勇跟着苗炳林团伙多次参与了以中国商人为目标,在列车入俄境内后实施的暴力抢劫。
当年,中俄警方联手摸清了在国际列车和莫斯科市内抢劫的苗炳林等四大主要犯罪团伙的基本情况时,其中的团伙主要成员宗立勇逃跑。1993年,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红色通缉令,全球缉拿宗立勇。
抢劫事发后,宗立勇“亡命天涯”,几乎走遍欧洲各国,他改名“李勇”,并于2006年潜回国内。宗立勇害怕行踪暴露,因此不敢找工作,一直靠赌博为生。前天他本打算去澳门赌博,但是在办理出境手续时,竟鬼使神差地在出境卡上填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宗立勇被北京边检总站移送至北京铁路警方。
也正是宗立勇的落网,引出中国十大奇案——“中俄国际列车抢劫案”。
邵迅落网
时间到了2011年的8月28日,这一天,是公安部网上通缉的中俄列车大劫案逃犯邵迅在广西南宁落网的日子,他是潜逃十八年隐姓埋名,终于没有逃过法网恢恢的*后一名非京籍的特大跨国抢劫团伙骨干之一,他的罪恶是死有余辜的,如果在十八年前落网,他是必定被判处死刑的。
8月28日,这天一早,邵迅很早就起了床,他心里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要有什么事情发生,近些日子他一直失眠,还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成了“鬼剃头”,他知道“心狱”对他又开始发威了。莫名的恐惧心理让他痛苦不已,他想再一次拿出一笔钱做慈善捐款,好像每次捐款后他心里的罪孽感就能够减轻一些。他知道自己信佛才能得到佛祖保佑,活到现在真的是自己命大,若不然自己早就成了骨灰。他侥幸能够逃亡到今天,不仅没被抓住,还更名改姓做生意发了财,他成了当地一家经营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大老板,有人称他林总。他结交了一些商界的朋友哥们儿,人们都认为这个说话有些上海口音的富商“林永海”人非常老实厚道,也很讲究大方。
原来本已经安排好了这天上午在广西南宁青秀区五象广场附近的金融大厦的慈善捐款助学公益活动,他是这次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慈善捐款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8点钟整,他出现在了活动现场,只见他上身穿白色圆领短袖衫,下身是蓝黑色牛仔裤,脚穿天蓝色运动鞋。他看到其他出席参加活动的领导和老板也陆续往主席台这边走,活动开始时间定在8点半,“林永海”抬手看了一下表,这时有几个陌生人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已经被控制住,一个中年汉子出示警官证,道:“我们是北京铁路公安局侦查员,这是网上通缉你的通缉令,邵迅,请你跟我们走。”面前的这位中年汉子就是现任北京铁路公安局刑侦处副处长李秋旺,十八年了,他从未停止过对“中俄列车大劫案”逃犯的追缉,邵迅,终于落到了他的手上。
这个“林永海”没有吭声,没有反抗,他知道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看到周围出现了许多警察,他来不及对自己公司的下属说什么,就被带上了悄然开过来的一辆警车。
会场上,一时消息哗然,富商正要给贫困学生捐资助学,还没来得及出席慈善捐款助学活动,突然,几名警察来到活动现场,秘密将他带走。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个愿做善事的林老板会犯法。
但是,当警车戛然停在南宁铁路公安处讯问室门口,这个“林永海”的双手被戴着手铐,坐在被讯问人的位置上时,自此,邵迅这名慈善富商的真实身份彻底现形了。
在8月28日9点到10点10分的一个多小时内,让我们看看邵迅都说了什么。这是北京铁路公安局刑侦处副处长李秋旺和北京铁路公安处刑警张洪方的讯问笔录。
犯罪嫌疑人:林永海,男。
问:我们是北京铁路公安局侦查员,现在依法对你进行讯问,你要如实回答问题,不得隐瞒,谎报,对与案件无关的问题你有权拒绝回答,你听清否?
答:我听清了。
问:你有无其他名字及外号?
答:有,我的真实姓名叫邵迅。
问:出生日期?
答:1970年10月11日出生。
问:民族?
答:汉族。
问:出生地?
答:上海。
接下来邵迅向警方交代:他现在的户籍所在地是在广东省增城市荔城街荔城大道147号,现在租住在广西南宁市凤和花园。家庭成员有:母亲姓刘,今年65岁;妻子姓王,今年28岁;儿子刚1岁半。
他的简历是1977年至1985年在上海上小学、中学,1985年至1987年在上海体校柔道队学习,1987年至1991年无业,1991年至1993年在莫斯科经商。面对北京铁路公安刑警,他知道自己再也逃脱不了,他只有交代自己真实身份。他原来真实的名字叫邵迅,1970年7月20日出生,户籍地:上海市徐汇区宛南四村14号。上世纪90年代因在莫斯科市内参与抢劫被通缉。当时的女友袁某被抓后,管片的民警到家找过他,他就感觉到公安机关正在缉捕他。他从离开上海,就开始了逃亡生涯。邵迅不敢在上海露面,同时也为了心理得到一些救赎,就跑到安徽小九华山的庙里当和尚。想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捕,也为了赎罪,他待了近两个月,寺院住持方丈见他成天心神不定的样子,说他“尘缘未尽”,劝他离开。于是邵迅偷渡到香港,在表兄的酒楼里打杂。在香港打工一年后,邵迅发现香港人喜欢到深圳的夜总会消费,于是1995年回到深圳开了一家夜总会,挣了些钱后,又开了酒楼和美容院。此时,他为了躲避抓捕,早已经改名叫林永海。为了让自己的新身份合法有效,2005年,邵迅找到一个香港朋友,在广东省增城市上了户口,身份得以漂白。在深圳经商多年后,邵迅的资产已达到上千万元。他到南宁注册公司销售保健品。
这是一张十八年前北京铁路公安局发出的逮捕证,因为时间已久而纸张已经变得发黄,上面印着:北京铁路公安局逮捕证,京铁公捕第10号。经北京人民检察院北京铁路运输分院批准,兹派本局工作人员姜战林,程亚力对居住在上海市静安区皖南村204楼105室的邵迅进行逮捕。北京铁路公安局局长单玉圭于1993年7月17日签发。
就是在这份北京铁路公安局提请批准逮捕书上,详细罗列着邵迅所犯的累累罪行,这里摘录如下:
京铁公捕第10号,人犯邵迅,男,现年24岁,上海市人,无业,汉族,现住上海市静安区皖南村204楼105室。简历:1977年至1982年在徐汇淮海中学上学;1985年至今待业。根据本局所获证据材料证实人犯邵迅犯有以下罪行:一、1993年3月,邵迅伙同黄亚军、董振江、牛永利、徐刚(均在押)、李德民、朱兴金在莫斯科市一处居民房间,持刀抢劫几名中国上海青年美元2000余元、人民币1000余元;二、1993年3月,邵迅伙同黄亚军、朱兴金、李德民、杨彤在莫斯科市一处居民房内持刀抢劫三名中国上海人1000余美元;三、1993年4月,邵迅伙同徐刚、杨彤、苗炳林等人在莫斯科东方旅馆持刀抢劫三名中国上海人10000美元;四、1993年1月6日,邵迅伙同李德民等五人在莫斯科一处民房持刀、瓦斯枪等凶器抢劫中国福建马建伟等四人的14480美元、金戒指两个、手表两块(价值人民币3000余元);五、1993年5月,邵迅伙同徐刚在莫斯科自己租住的一处民房内将两名中国上海人骗到房中持刀将两人捆绑抢劫7000美元。上述事实证明人犯邵迅犯有抢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0条之规定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特提请批准逮捕。时任北京铁路公安局局长:单玉圭。时间是1993年7月17日。
时隔十八年,这张纸张泛黄陈旧的逮捕证终于签上被逮捕人的名字:邵迅。时间是2011年8月30日22时20分。
这可是一场跨世纪的追捕,北京铁路公安局的局长已经换了六任,一些当年的刑警们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退休,还有的已经因病离世。但是,北京铁路公安局网上通缉的在逃人员邵迅的名字却在北京铁路刑警的心中久传不忘。邵迅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他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蒸发了吧。
在公安部开展的清网行动中,在逃人员登记信息表上邵迅的名字赫然可查,而因为有全国的网上追逃通缉令,化名“林永海”的邵迅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一直暗流汹涌。2011年6月22日,上海铁路公安局经过秘密侦查发现,居住在上海市静安区皖南6村204楼的邵迅父亲因肝癌病逝,其母亲到户籍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登记的住址是深圳市布心山庄。为什么他的家庭住址变更到深圳?那里的什么人与邵迅是什么关系、邵迅的母亲在接受警方调查时口口声声说自从1993年邵迅出国就再也没见过邵迅,那她又是和谁在联系?北京铁路警方经过进一步调查得知,邵迅父亲在深圳病逝,其父母在布心山庄的房子已经出租,但一名叫林永海的男子曾收过房租。警方调取林永海的户籍资料,发现林永海就是邵迅。
从此,潜逃十八年的跨国犯罪通缉逃犯邵迅进入了警方的追捕视线。而此时,2009年改名叫林永海的邵迅已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注册了一家销售保健品的公司。十八年来,邵迅的家从不安装门铃。“他说当年在莫斯科抢劫时,他就负责按门铃。回国后,他就怕听到门铃响,一听门铃响就哆嗦。因为怕警察来抓他,所以他听到警车响就躲,见到警察就心惊肉跳。”“他这些年一直在做慈善,希望赎罪。”从1998年邵迅助养贫困学生上学,捐助狮子会白内障复明工程,曾被南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荣誉证书。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曾多次匿名捐款近百万元。
2012年1月11日,逃亡十八年后的邵迅,站在了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的刑事被告人席上。检方指控邵迅涉嫌在莫斯科参与抢劫十起。邵迅说,其实在被警方抓获前他就有预感,大把地掉头发,成了“鬼剃头”,因为信佛,他觉得自己是因果报应,“年纪大了,也跑不动了,被抓也就踏实了”。邵迅承认所有指控,称“愿接受任何惩罚”。
庭审时,邵迅对公诉人宣读、举证十起抢劫案的诸多细节时,一再重复“记不太清了”,但没有异议,自愿认罪。“这一次要把之前的罪给赎了。近二十年来我每天都在忏悔,愿接受任何惩罚。”邵迅说。邵迅的律师称,被告人热心公益事业,“汶川地震时,他匿名捐款近百万,只可惜拿不出证明”。到案后,被告人能主动坦白全部罪行,其子年仅1岁多,希望法院轻判。
那是一场噩梦。1992年的邵迅刚刚二十出头,当时大批中国人从国内购买服装后乘坐火车去莫斯科销售,邵迅也借了点钱当起了国际“倒爷”。**次倒货他带了羽绒服去,卖得很顺利。1993年年初,他买了一大包羽绒服第二次去俄罗斯,没想到刚到莫斯科的晚上,住在朋友徐刚家就被抢了。
徐刚正是“国际列车抢劫案”的主犯之一,他承认,当时抢劫邵迅就是做了个“局”,让他身上没钱,不得不加入他们的团伙,目的就是想拉邵迅入伙。
因为自己的上海人身份,邵迅在团伙中负责敲门,俗称“点道的”。每次他都选择那些来自上海或者南方的“倒爷”,使用上海话敲开门,团伙其他成员闯入抢劫财物。因为很多被抢者都与邵迅相识,怕他们回国后找自己麻烦,邵迅和其他同伙商议好,假装自己也是受害者,一进门他就趴到地上,由其他人威胁抢劫。
到了1993年5月份,中国铁路警方组成专案组抵达莫斯科,对“国际列车抢劫案”中在火车上和莫斯科市内抢劫的四个犯罪团伙实施抓捕,此时邵迅刚刚回国,他的女友以及徐刚等人都落了网。
检方指控,1993年1月6日11时,邵迅伙同朱某等四人,持刀、瓦斯枪闯入马某等四人在莫斯科的住处,对四人捆绑蒙眼和殴打,抢走1.4万美元及手表、金戒指、金项链等物。同年3月至5月间,邵迅共参与抢劫十起,抢劫总价值2.18万余美元、7600余元人民币、50余万卢布及金戒指、金项链、手表等物品。
对于检方的指控,邵迅表示没有意见,“很多起我真的是后来看到起诉书才知道,时间太长有点模糊了,里面很多人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他同时说,检方能提供出证据,所以他不否认。
公诉人认为,邵迅参与暴力抢劫,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并潜逃十八年之久。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潜逃期间热心公益,确有悔过之心。建议法院以抢劫罪,酌情从轻判处其无期徒刑。
*后对法庭陈述时,邵迅语气哽咽地说:“对我之前的犯罪,我很后悔,每天都在忏悔赎罪,只是捐款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对被害人造成的心理伤害我深表歉意,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北京铁路中级法院判决邵迅犯抢劫罪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自1999年10月,公安部在全球通缉的“中俄列车大劫案”逃犯白慧钧、钟继泉在乌克兰被抓获引渡回国,到2006年北京警方在一家商场门口抓捕了从俄罗斯潜回北京的牛顿团伙成员曹宏。
再到2007年公安部网上通缉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在逃嫌犯张闻敏在上海黄桦路一民宅落网。
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发生在中俄列车上的系列大劫案,在国内外被列为四大要案之一,也被称为中国十大奇案。
“中俄列车大劫案”时间表
◆ 1993年5月26日—5月31日四伙劫匪轮番登上K3次列车实施抢劫、强奸。此前劫案也多有发生。
◆ 1993年6月—1994年4月中国警方成立专案组,在北京、莫斯科等地缉捕嫌疑人。
◆ 1994年4月四大团伙及其他零散抢劫罪犯共六十多人受审并被判刑。其中三十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含死刑),十四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四大团伙头目牛顿、苗炳林、赵金华、朱兴金均被判处死刑。
作者简介
艾安军 Ai Anjun 笔名安轩,男,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铁路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北京铁路公安局政治思想研究会秘书长等。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无处藏身的百万富翁》、《枪神》、短篇小说《杨柳青青》《斩断魔爪》、纪实文学《中俄列车大劫案》《神奇的铁鹰》《扼住黑色的潜流》《京广铁路爆炸案侦破纪实》、电影剧本《蓝盾》、《中俄列车大劫案》、电视剧本《蓝盾》《铁鹰》《人生双行线》等。作品《铁鹰》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燃烧的永远是热血》获全国铁路第八届文学优秀奖。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