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国别学(第五期)

包邮区域国别学(第五期)

1星价 ¥102.1 (8.1折)
2星价¥102.1 定价¥1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4605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100246057 ; 978-7-100-24605-7

本书特色

《区域国别学》辑刊服务于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旨在为区域国别研究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发表区域国别学领域的*新成果,探讨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理论、研究范式及研究方法,引领区域国别学的发展方向。本刊下设“专题”“历史与地理”“田野调查”和“评论与争鸣”等栏目。“专题”栏目深度挖掘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共享议题,围绕特定议题发表跨国别、跨学科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历史与地理”栏目重点关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时间与空间要素,兼具历史纵深与地理广延。“田野调查”栏目聚焦区域国别研究中的经验要素,涉及田野调查方法、理论、反思、实践四个纬度。“评论与争鸣”栏目是一个论辩的平台,相关学者可就特定学术观点、方法或理论进行讨论和批判。

内容简介

《区域国别学》(第五期)共收录9篇具有较高水准的学术文章。首先,本期策划了“非西方国家宪法研究”专题,其中的6篇文章以国别为基础,聚焦于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四大地区——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北非的若干国家,探讨了宪法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功能及特征等。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非西方国家宪法研究的丰富面向,旨在以此“抛砖引玉”,激发国内学术界有关这一领域更充分、更深入的讨论。其次,在“文学与文化”栏目中,学者在历史比较基础上探讨了根基派的正教“国民性”思想,并对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进行了评估。接下来,在“评论与争鸣”栏目中,两篇文章先是讨论了区域国别学视角下探索经济问题研究的系统思路,继而围绕叙事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和主体行动,探究了区域国别学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互嵌逻辑与经验。

目录

专题 非西方国家宪法研究 

专题导言

后穆巴拉克时代埃及工具性宪法研究

缅甸政治转型中的修宪问题——基于 2008 年《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的研究

摩洛哥宪法体制中的现代因素及其结构特征——以 1962 年宪制为例

南非宪法法院审查宪法:以宪法社会学为视角

司法赋权的功能与限度——以以色列宪法革命为例

宪法解释与基本权利的扩张——以印度*高法院隐私权判例为分析对象

文学与文化

主体性建构:根基派视阈下的俄罗斯正教“国民性”命题

评论与争鸣

区域国别学视角下的经济问题研究——思维、方法、实践和挑战

叙事视域下区域国别学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

征稿函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姜景奎,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和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高校外指委副主任委员、非通用语分指委主任委员,印度国家文学院阿南德·古马尔斯瓦米院士(Anand Coomaraswamy Fellow),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南亚语种学会会长,《南亚东南亚研究》“姜景奎专栏”主持人、《南亚学》主编、《区域国别学》主编等。研究方向包括印度文学文化研究、印度宗教研究、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等,发表专著6部、译著3部、辞书1部、教材一套(6册)、论文100余篇及编著20余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