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儒学(第十四辑):江南儒学的源与流

包邮现代儒学(第十四辑):江南儒学的源与流

1星价 ¥79.4 (8.1折)
2星价¥79.4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4637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100246378 ; 978-7-100-24637-8

本书特色

《现代儒学》第十四辑聚焦于“江南儒学的源与流”。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自成立以来就将开展江南儒学领域的研究作为工作计划,每年召开江南儒学研究的会议,发表了何俊《江南儒学的构成与创化》等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因此这一辑收录的文章如何俊教授的《明代理学的正学》、蔡家和教授《牟宗三先生以二元论释孟的创新》、杨自平教授《由陆、王论为学及治〈易〉实践探究心学义下的“道问学”》都有很高的质量,体现了哲学工作的前瞻意识。而本辑关于“东亚儒学”、越南《文公家礼仪节》的传播、朝鲜学者李滉和魏伯珪对《孟子》解读等的研究,与吴震教授主编的《东亚〈家礼〉文献汇编》交相辉映,反映出现代儒学在国际视域中也是一学术热点。

内容简介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现代儒学》第十四辑的主题为江南儒学的源与流。先秦时期言游道启东南,系儒学生根江南之肇始;北宋时程颢弟子杨时南归,则有“吾道南矣”之谓;明末大儒陈子龙曾讲“有吴风教固殊”,可见江南儒学自有其悠久传承与丰厚内涵。上海儒学院自成立以来就将开展江南儒学领域的研究作为工作计划,每年召开江南儒学研究的会议,发表了何俊《江南儒学的构成与创化》等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本辑文章经上海儒学院师生精心汰择,荟萃了各位学者不同视野下江南儒学的研究进路,充分反映了学界有关江南儒学*新的学术进展,有力推进了这一问题的拓展与深化。

目录

专题:江南儒学

明代理学的正学 /何俊

“道不可传”论的展开及其对儒学现代转型的启示 /王宇

元明之际朱学正统论的困与新——以方孝孺正统思想为中心 /金紫微

工夫视域下的“心”论——以吕祖谦的《论语》诠释为例 /王若诗

管志道的乾元性体说:以顾管之辩为中心 /张亦辰

易代时刻的隐秘心曲:论毛奇龄对胡安国的批评 /秦行国


宋明理学研究

牟宗三先生以二元论释孟的创新 /蔡家和

由陆、王论为学及治《易》实践探究心学义下的“道问学” /杨自平


东亚儒学研究

从“港台新儒学”到“东亚儒学”:略论儒学在台湾的传承变迁 /李彬 高明俊

《文公家礼仪节》对越南家礼文献的影响探析 /〔越〕武越鹏

“经典修辞学诠释”和“儒学之道”——以朝鲜学者李滉和魏伯珪的《孟子》解读为中心 /〔韩〕柳旻定


青年学者论坛

荀子“仁义礼法”之四位一体刍议 /邵海根

“闲邪在乎存诚”:王弼对教化政治的构想与论证 /魏誌宏

“大一统”论在汉代的儒法沟通探析——以董仲舒为例 /魏姝

“化性”与人的自我生成——从荀子论“质具”问题说起 /许骁

江南儒学的兴起、思想旨趣与立足文明的指义 /陈耀辉


学界动态

中国哲学发展前景的展望——张汝伦、唐文明、孙向晨、丁耘四人谈 /范旭

《望川集》与《知宋·宋代之儒学》新书研讨会纪要 /张露


书评

东亚礼乐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评《东亚〈家礼〉文献汇编》 /殷慧  刘文鹏

探寻周代之易 ——评夏含夷教授新著《〈周易〉的起源及早期演变》 /郝苏彤

稿约与稿例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这一辑《现代儒学》的主题聚焦于“江南儒学”。在**个栏目“江南儒学”中,我们总共收录了五篇文章。江南儒学的研究历程已经持续了七个年头,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并未过多地将明代的江南儒学作为关注重点。这是因为明代的江南儒学是非常复杂的,晚明的儒学虽然产生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乃至“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的弊端,但纵观整个明代的江南儒学,它的发展并没有脱离客观的历史知识与哲学精神,因此也没有脱离整个江南儒学的思想底色。正因如此,我们在这一栏目中收录了两篇有关方孝孺的文章,以作为对从新的视角理解明代江南儒学精神的探索。

何俊教授的《明代理学的正学》一文,全面梳理了方孝孺的学术思想,并揭示了刘宗周和黄宗羲作为思想巨子,他们对方孝孺的推崇,足以提醒现代学者意识到朱子学对于明代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我们将王宇教授对“道不可传”的研究文章、金紫微博士以方孝孺思想为中心,而对“元明之际朱学正统论的困与新”的讨论文章,也放在了这一栏目,以方便关心这个话题的学者们做进一步探讨。

此外,作为阳明学传承的地域之一——浙东,我们也同样收录了两篇文章,分别是王若诗、秦行国博士对吕祖谦、毛奇龄的研究,两位学者都采取了文献学的方式为我们理解浙东学派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为复旦大学校设研究院,是从事儒学研究和传播的学术机构,以继承和阐扬中华文明传统、探索江南儒学的学术精神、推动儒学现代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全球地位为使命。上海儒学院的院长为陈来教授,执行副院长为吴震教授。《现代儒学》第十五辑由何俊教授担任主编。何俊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思想史研究,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学社、清华国学研究院、台湾大学东亚儒学研究中心等访问学人,日本文部省重大研究领域海外学术评议人。代表作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南宋儒学建构》《事与心:浙学的精神维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