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23239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21232394 ; 978-7-5212-3239-4
本书特色
沉浸式阅读:边听边玩,经典名著轻松读完。
精讲微课·精选名言·原文畅听
阅读训练营:精品课堂,读写能力快速提升。
阅读点拨·写作指导·经典精读
阅读工具包:高效便捷,阅读之旅异彩纷呈。
阅读打卡·阅读心语·错题收集
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主要写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城里,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人力车夫祥子在经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变成冷漠麻木、苟且偷生的“末路鬼”的悲剧故事。老舍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目录
目录
导 读 ………………………………………… 1
一……………………………………………… 1
二………………………………………………11
三………………………………………………19
四………………………………………………30
五………………………………………………39
六………………………………………………48
七………………………………………………58
八………………………………………………67
九………………………………………………77
十………………………………………………85
十一……………………………………………95
十二………………………………………… 104
十三………………………………………… 113
十四………………………………………… 123
十五………………………………………… 132
十六………………………………………… 142
十七………………………………………… 152
十八………………………………………… 163
十九………………………………………… 172
二十………………………………………… 182
二十一……………………………………… 192
二十二……………………………………… 201
二十三……………………………………… 211
二十四……………………………………… 219
相关资料
导 读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是新中国**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于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父母为他取名“庆春”。舒庆春上学后,为自己取字 “舍予”,此字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是他*常用的笔名,这一笔名,是他在 1926 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老舍出身贫苦,自幼爱憎分明,他总是能以强烈的正义感去观照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之为文学题材。老舍 1924年开始创作,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二马》《离婚》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樱海集》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
创作背景
这部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老舍怎么对洋车夫的生活如此了解呢?1936年,老舍从一位山东大学朋友那里听说了他雇用车夫的一段经历:这位车夫买了一辆“洋车”,不久之后便卖掉,如此这样三起三落,*终还是没能逃脱贫苦的命运。同样出身贫苦、饱尝艰辛的老舍对这位车夫的经历表现出了无限的同情,并在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开始慢慢体味像车夫这一类生活在黑暗、畸形、失衡的旧社会的劳苦群众。这些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经历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素材。后来,老舍的朋友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真实经历:该车夫被军队抓走后,他趁着军队转移时,竟然牵回了三匹骆驼。这个故事中的车夫便成了老舍笔下《骆驼祥子》的原型,他将骆驼和车夫结合在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的出场,并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熟悉的北京。
老舍酝酿写这部小说,于是到处打听骆驼的生活习性、洋车夫的生活状况,请教各位专家洋车夫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当然老舍写这部小说也不是从 1936年才开始的,他有独特的生活基础。老舍生于贫苦家庭,长于贫民大院,经历底层人民的一切困难,对京城贫民世界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了如指掌,他的哥哥和表哥就当过洋车夫,可以说老舍是伴着洋车夫长大的。他在《三年写作自述》中说:“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我才写出《骆驼祥子》。”
阅读价值
导 读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是新中国**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于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父母为他取名“庆春”。舒庆春上学后,为自己取字 “舍予”,此字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是他*常用的笔名,这一笔名,是他在 1926 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老舍出身贫苦,自幼爱憎分明,他总是能以强烈的正义感去观照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之为文学题材。老舍 1924年开始创作,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二马》《离婚》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樱海集》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
创作背景
这部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老舍怎么对洋车夫的生活如此了解呢?1936年,老舍从一位山东大学朋友那里听说了他雇用车夫的一段经历:这位车夫买了一辆“洋车”,不久之后便卖掉,如此这样三起三落,*终还是没能逃脱贫苦的命运。同样出身贫苦、饱尝艰辛的老舍对这位车夫的经历表现出了无限的同情,并在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开始慢慢体味像车夫这一类生活在黑暗、畸形、失衡的旧社会的劳苦群众。这些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经历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素材。后来,老舍的朋友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真实经历:该车夫被军队抓走后,他趁着军队转移时,竟然牵回了三匹骆驼。这个故事中的车夫便成了老舍笔下《骆驼祥子》的原型,他将骆驼和车夫结合在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的出场,并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熟悉的北京。
老舍酝酿写这部小说,于是到处打听骆驼的生活习性、洋车夫的生活状况,请教各位专家洋车夫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当然老舍写这部小说也不是从 1936年才开始的,他有独特的生活基础。老舍生于贫苦家庭,长于贫民大院,经历底层人民的一切困难,对京城贫民世界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了如指掌,他的哥哥和表哥就当过洋车夫,可以说老舍是伴着洋车夫长大的。他在《三年写作自述》中说:“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我才写出《骆驼祥子》。”
阅读价值
《骆驼祥子》主要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城里,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人力车夫祥子在经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变得冷漠麻木、苟且偷生的“末路鬼”的悲剧故事。北大教授钱理群、温儒敏等在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评价《骆驼祥子》是“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在老舍全部创作中是一座高峰”,它有着丰富的阅读价值。
1.故事线索清晰,故事背景典型。祥子是全书的主人公,祥子的命运是全书的中心。小说以祥子买车、丢车的“三起三落”为叙事线索,展现祥子这个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完整性以及导致其*终悲剧的必然性。车是祥子的饭碗,祥子省吃俭用攒钱买了一辆新车,没多久就被大兵给抢了;他再次攒钱,拼命拉车,钱却被孙侦探给讹了;祥子婚后买了一辆二手车,继续拉车,没想到虎妞难产,祥子只好卖了车为其料理后事。在这个过程中,祥子也一步步由善良、勤快、老实的人变成了认命、麻木、堕落的人。在这个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的周围有各种生活场景和各阶层人物,组成了一幅北平市井生活画面,这里有祥子生活的圈子,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作者都做了细致的描写,全方位地展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使祥子这一悲剧人物的社会意义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
2.人物性格鲜明,人物描写细腻。老舍善于运用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首先他把祥子这个“小人物”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选择了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后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祥子不善言辞,没什么文化,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特别多地使用心理描写,善用生活实际进行形象的比喻,把祥子心里的苦痛、挣扎描写得栩栩如生。作品中的虎妞性格泼辣大胆,作者常常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塑造这个人物。除此之外,作品还刻画了残忍霸道的刘四爷、善良却可悲的小福子、生活窘迫的马家祖孙、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各色人物,都各具特点。
3.小说主题深刻,揭示社会悲剧的意义。作者将祥子放在军阀统治下的广阔社会背景当中,写到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生命的贱视,运用批判现实主义的写法,揭示了祥子命运悲剧的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展示了人物的悲剧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底层生活的百姓命运的关切和同情,批判了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批判了狭隘的个人主义,揭示了个人奋斗不能使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
4.了解书中的“京味”文化。作者在作品中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语言习惯都做了细微的描绘,散发着浓浓的“京味儿”。比如独特的儿化音,“赶明儿”“今儿个”,叙述语言中“杀好了腰”“腻烦”等都有明显的北京特色。作品中很多生活场景放在大杂院、车厂、茶馆等,也是北京文化特性的体现。
阅读方法
《骆驼祥子》共 24章,约22万字,篇幅适中,阅读时要做一个阅读规划。这是一部小说,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书目的**本。针对小说阅读,我们强调关注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并思考作品主题,建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这些要素做圈点批注。全书通读完成之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做一个深入的探究。
1.阅读规划。课标要求中学生阅读每分钟不少于 500字,22万字约需要7个小时读完。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建议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到1小时的阅读。那么全书读下来应该在两周之内即可完成。在阅读开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阅读打卡表,比如按照章节分,每天阅读两章,12天阅读完成。周末两天回顾总结,理出情节脉络、人物关系,发现疑惑、选择专题。
2.阅读实施。在具体阅读中要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圈点就是随手勾画,勾画的是作品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深有体会之处。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进行评价、分析、联想,或写出心得体会,或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具体圈点批注时可以自己设定一些符号,比如用圆点或圆圈表示好词好句,用问号表示质疑,用直线画下的句子是人物细节描写,用曲线画下的句子是环境描写等。符号设定之后,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不至于凌乱。下面举几个批注示例片段:
人物细节的批注
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地可以成为*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批注:祥子的外貌描写,突显他高大的身材,壮硕的体形,天真的性格,自信的风貌,“傻子似的”笑是对自己非常满意的表现,他坚信身体好、年轻是他生存下去的有力武器。体现他乐观自信的特点。
环境描写的批注
越走天越亮了;不错,亮处是在前面,他确是朝东走呢。即使他走错了路,方向可是不差;山在西,城在东,他晓得这个。四外由一致的漆黑,渐渐能分出深浅,虽然还辨不出颜色,可是田亩远树已都在普遍的灰暗中有了形状。星星渐稀,天上罩着一层似云又似雾的灰气,暗淡,可是比以前高起许多去。祥子仿佛敢抬起头来了。他也开始闻见路旁的草味,也听见几声鸟鸣;因为看见了渺茫的物形,他的耳目口鼻好似都恢复了应有的作用。他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虽然是那么破烂狼狈,可是能以相信自己确是还活着呢;好像噩梦初醒时那样觉得生命是何等的可爱。
批注:这一段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渐亮,黑暗退却,通过青草味、鸟鸣声侧面烘托出生机犹在,天亮而富有生机的景色烘托出祥子走出心理的迷茫,而有了坚定的方向,他活过来了,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他看到了希望。
3.专题探究。在通读全书、精批圈画之后,对整本书会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深入探究,写成读书报告。或几位对同一选题有兴趣的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报告进行分享展示。选题可以是自己发现的,也可以是老师推荐的,还可以是网络资源提供的,只要是感兴趣、有价值的都值得去做。比如结合主人公祥子的命运起伏,探究其悲剧原因,这是从人物分析的角度做深入探究。比如对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的语言特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专门探究作品里的“京味儿”语言,这是从语言特点的角度深入探究。角度很多,大家可以多多思考,多多实践。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新中国**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1924年开始创作,著有800余万字的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二马》《离婚》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樱海集》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
导读:
熊伟,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学科带头人。从教期间,多次获得市区级教学技能展示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奖。致力于阅读和写作教学,带领学生读整本的书,相信读书润泽生命,在读书和写作中听生命拔节的乐音。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生死场
¥16.4¥3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6¥55.0 -
东京梦华录
¥26.7¥46.0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9.5¥39.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1984-插图珍藏版
¥11.3¥29.8 -
人类酷刑简史
¥33.0¥59.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悉达多
¥14.3¥2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