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总论卷

包邮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演变与终结·总论卷

1星价 ¥106.5 (6.7折)
2星价¥106.5 定价¥1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9288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0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208192881 ; 978-7-208-19288-1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近代企业制度从萌芽到转型的全过程。本书打破传统经济史研究的单一视角,结合制度经济学与历史社会学方法,深入剖析洋务运动、民族资本崛起、战时经济等关键节点,揭示政策、资本、文化如何交织塑造企业形态。作者从典型案例切入,探讨官商博弈、家族治理、外来资本渗透等复杂机制,还原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适合经济史学者、企业管理研究者及对近代社会转型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稿中提出,中国近代企业制度演变尽管从一开始就存在 “国有还是私有”、“国营还是民营”、“从下到上还是从上到下”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历史选择,但是从制度变迁的发生路径上看,近代中国企业制度的发生和形成无疑具有外生性和内延性的双重特征,它们表明,任何即使再具创新意义的外来经济制度要在中国土地上真正发扬广大,都有一个如何与传统衔接、过渡以及*终实现本土化的问题。“公私合营”之实现,既是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及工人阶级发挥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私营工商业以及私营工商业者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作用。

作者简介

张忠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与演变研究”首席专家。 方书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企业、产业、贸易与经济空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13篇)。出版《华南近代经济地理》(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个人学术专著4部。
刘岸冰,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哲社规划项目等10余项。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上海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主要著作有《“公私合营”与中国企业制度变革研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源流研究》等,另主持或参与其他著述9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