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平安广东建设的实践及路径研究(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广东研究丛书)

- ISBN:978721817790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218177908 ; 978-7-218-17790-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剖析广东省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著述。书中首先概述了“平安广东”建设的背景和目标,重点分析了广东省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犯罪、应对公共事件和推进法治等方面的成就,同时特别强调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在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协同作用。全书结合广东实践经验和案例,旨在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平安建设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借鉴。
目录
导 论
**章 政治安全:平安广东建设的根本
一 政治安全是平安广东的根本保障
(一)安全事关人类发展的基础
(二)政治安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三)政治安全事关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建设平安广东
二 政治安全的广东辉煌
(一)坚定不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铸牢立党兴党之基,构建理想信念制度化长效化机制
(四)高质量发展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政治安全建设再上新高度
三 平安广东建设高质量的政治安全
(一)继续推进自我革命,永葆政治安全建设的生机活力
(二)强化“五大思维”,建构政治安全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坚持法治引领,平安广东建设高质量政治安全
第二章 社会安全:平安广东建设的保障
一 社会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 平安广东建设的社会安全防控经验
(一)夯实平安广东建设体系,守护社会安全
(二)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践行社会安全“枫桥经验”
(三)组建“*小应急单元”,打通社会安全应急处理“*后100米”
(四)以法治力量为抓手,推动社会安全建设迈向新台阶
三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广东社会安全治理新格局
第三章 经济安全:平安广东建设的基础
一 经济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源头活水
二 经济安全促进平安广东建设的实践诠释
(一)巧用税收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二)优化知识产权政策,维护经济创新活力
三 经济安全促平安广东创造新辉煌
(一)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在开放和合作中谋求更高层次的经济安全
(二)以新兴产业创新为引擎,带动产业升级以谋求经济安全发展
(三)优化全省资源和优势配置,打造合力共襄广东经济安全盛举
第四章 文化安全:平安广东建设的载体
一 文化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 文化安全展现平安广东建设的文化景观
三 文化安全建设平安广东的文化自信
第五章 公共安全:平安广东建设的关键
一 公共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基础
(一)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是公共安全的基本遵循
(二)基层一线是公共安全的主战场
(三)新时代公共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二 公共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前沿阵地
(一)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公共安全挑战
(二)广东工业和人口交叉复杂带来的公共安全不确定
(三)广东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带来的公共安全挑战
三 新时代全力打造平安广东建设公共安全的新境界
(一)系统思维,打造全过程公共安全治理体制机制
(二)源头治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三)底线思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安全治理共同体
第六章 网络安全:平安广东建设的新空间
一 网络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大变量和*大增量
(一)网络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大变量
(二)网络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大增量
二 网络安全建设的平安广东实践经验
(一) 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顶层设计网络安全工作
(二)凝心聚力坚持正能量总要求,唱响网络安全主旋律
(三)持之以恒坚持筑牢网络安全屏障,营造网络安全生态
三 筑牢网络安全的平安广东新防线新格局新平台
(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激活改革动力,筑牢网络安全新防线
(二)推进“数字湾区”建设,激活开放动力,筑牢网络安全新格局
(三)提升技术赋能,激活创新动力,筑牢网络安全新平台
第七章 人民安全:平安广东建设的宗旨
一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平安广东建设
二 始终把人民安全作为平安广东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三 把人民安全提升到平安广东建设的全新高度
第八章 平安广东:新时代高质量安全建设的举措
一 坚持党对平安广东建设的全面领导
二 培育复合型专业化平安广东建设的人才队伍
三 遵循平安广东建设的内在规律
(一)推进平安广东建设的科学立法
(二)推进平安广东建设的严格执法
(三)推进平安广东建设的公正司法
(四)推进平安广东建设的全民守法
后 记
相关资料
一 经济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源头活水
2023年,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定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推动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大力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提质壮大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把新能源、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打造成新的万亿元级、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A。广东经济在平稳中继续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发展的安全稳定。经济安全作为一个专门问题进入人们视野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经济安全常常位列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之后,或被视为二者的附庸。由**次石油危机爆发引发的世界经济明显停滞,使得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有所提升。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使得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政策、产业、学界和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经济安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通常来说,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牢固掌握本国经济主权和经济命脉,自主决定本国经济制度、发展战略、自然资源利用和主要经济活动的权利不受侵犯,确保国家根本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第二,对外来说,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和危机可控的能力。对内来说,保证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危机管理能力和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能力。
从涵盖的领域来看,经济安全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主要是指金融、产业、粮食和能源等重大经济领域的安全。因为这些重大经济领域更容易形成安全风险洼地,从抓主要矛盾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来看,抓住这些重大领域的安全问题不松手,也就抓住了经济安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其中,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经济发展中风险程度*高的领域就是金融领域。金融资本具有流动灵活性、广泛性和脆弱性等特性,想要实现金融的绝对安全并不现实。加之金融衍生品渗透性极强,一旦某个衍生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会受到冲击,甚至恶化为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因此,金融安全在经济安全中至关重要。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在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中,要实现本国的产业安全,就需要强大的产业控制能力。而强化产业控制力,提高一国的产业安全水平,则需要系统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并使三者形成保障产业安全的合力。其中,产业链则强调分工水平和生产能力,供应链强调经济循环过程中的连接程度,价值链强调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附加值差异。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开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综合地位。维护产业安全,就是要打造较长产业链,孕育出更富多样性的行业;保障供应链的完备性、稳定性和及时响应速度,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可循环和可持续;保持产业处于价值链高段,把握住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产业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够为经济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是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
一 经济安全是平安广东建设的源头活水
2023年,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定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推动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大力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提质壮大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把新能源、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打造成新的万亿元级、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A。广东经济在平稳中继续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发展的安全稳定。经济安全作为一个专门问题进入人们视野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经济安全常常位列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之后,或被视为二者的附庸。由**次石油危机爆发引发的世界经济明显停滞,使得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有所提升。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使得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政策、产业、学界和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经济安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通常来说,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牢固掌握本国经济主权和经济命脉,自主决定本国经济制度、发展战略、自然资源利用和主要经济活动的权利不受侵犯,确保国家根本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第二,对外来说,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和危机可控的能力。对内来说,保证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危机管理能力和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能力。
从涵盖的领域来看,经济安全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主要是指金融、产业、粮食和能源等重大经济领域的安全。因为这些重大经济领域更容易形成安全风险洼地,从抓主要矛盾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来看,抓住这些重大领域的安全问题不松手,也就抓住了经济安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其中,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经济发展中风险程度*高的领域就是金融领域。金融资本具有流动灵活性、广泛性和脆弱性等特性,想要实现金融的绝对安全并不现实。加之金融衍生品渗透性极强,一旦某个衍生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会受到冲击,甚至恶化为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因此,金融安全在经济安全中至关重要。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在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中,要实现本国的产业安全,就需要强大的产业控制能力。而强化产业控制力,提高一国的产业安全水平,则需要系统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并使三者形成保障产业安全的合力。其中,产业链则强调分工水平和生产能力,供应链强调经济循环过程中的连接程度,价值链强调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附加值差异。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开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综合地位。维护产业安全,就是要打造较长产业链,孕育出更富多样性的行业;保障供应链的完备性、稳定性和及时响应速度,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可循环和可持续;保持产业处于价值链高段,把握住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产业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够为经济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是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
粮食和能源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基础。粮食非一般商品,而是战略物资和政治手段。粮食安全历来是头等大事,这个问题要是处理不好,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问题就可能接踵而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资源是财富的来源,水、煤、石油、天然气、风能和核能等资源和能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物质。抓住了资源安全,就抓住了经济安全的命脉。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中国号”这艘巨轮仍然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威胁和风险也在空前加剧。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经济安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经济发展能否兼顾安全,使得更为安全的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在传统国家安全模式中,政治和军事安全居于首要位置,经济安全为政治安全的实现提供综合国力支持,为军事安全的保障提供装备和资源补给。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国家间的较量转战经济领域。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贸易摩擦、经济危机和制裁时有发生,贸易战争一触即发,对各国经济安全产生威胁。由此,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不断攀升。经济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领域的安全就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和尊重经济安全的基础地位。
经济安全作为*具政治基本价值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事实上,国家安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安全领域各有侧重,密切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这五个方面共同构筑起国家安全体系的整体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基本取向。经济安全不仅本身在理论和实践深层次上难以把握,而且又与其他安全领域密不可分,需要应对多类并存的安全问题外溢。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我国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造成重大冲击,带来巨大损失,便是这一点的明证。而美国近年来掀起对华科技“脱钩”潮,采取各种方式限制中外科技交流合作,试图从根源上抑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威胁我国科技安全,这必然也会对经济安全造成影响。此外,诸如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引发的生态安全风险、不断爆发的地区冲突引起资源供应安全等风险,都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由此可见,各领域的潜在风险极易产生蝴蝶效应,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因此,应将经济安全放在基础性地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此外,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中国经济安全保障问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中国经济安全保障立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旗帜鲜明提倡“人民安全”,将人民安全作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核心价值。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重大问题,本质上都是为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将人民利益作为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这正是中国经济安全保障有别于国外的*大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获得前所未有大发展。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明显上升,国际大环境带来的外部冲击经济风险趋升,发达国家与我国经贸博弈增加,新兴经济体对我国追赶挤占,单边主义带来的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泛滥,以安全为主导的竞争苗头快速上升。与此同时,我国处在发展模式转型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关键期,国内过去长期积累的矛盾风险及新兴的不稳定因素凸显出来。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在聚焦“领头羊”“火车头”目标,瞄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守经济安全,守好国家经济发展的“南大门”,是新时代广东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
作者简介
王仕民,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马克思主义工程专家,广东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