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史十一讲

包邮国史十一讲

1星价 ¥35.8 (6.2折)
2星价¥35.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48058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10480584 ; 978-7-5104-8058-4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1.作者权威:张荫麟学贯中西,一生志在国史研究,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是梁启超、陈寅恪、钱穆、傅斯年、熊十力、贺麟、吴宓、陈梦家、顾颉刚等赞叹的史学奇才。

2.文史兼长:本书不仅考据扎实、史料丰富、深邃通俗、文采斐然,还于近代史学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张荫麟兼采中西史学研究方法之长,在为此书所写自序中阐明了自己的著史之法,列举了判断史事重要性的五种标准以及统贯“动态史”的四个范畴,对我们今天的史学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张荫麟熟读史料古籍,古文功底深厚且才情非凡,将一部严肃的史学著作写得辞藻警人、荡气回肠。

3.经典实用:本书是民国时期计划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是一本经典国史著作。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并肩的史学经典。

4.新增3.2万字。全新收录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和他为该书宋史部分撰写的三篇文字,即《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北宋的外患与变法》和《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5.名家力荐:

张君为清华近年学生品学具佳者中之**人,弟尝谓庚子赔款之成绩,或即在此一人之身也。——陈寅恪

张君天才英发,年力方富,又博通中西文哲诸科;学既博洽,而复关怀时事,不甘仅仅为记注、考订而止。然则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钱穆

张荫麟先生,史学家也,亦哲学家也。其宏博之思,蕴诸中而尚未及阐发者,吾固无从深悉。然其为学,规模宏远,不守一家言,则时贤之所夙推而共誉也。——熊十力

终能在史学界取得**流的地位。——贺麟

文笔流畅优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王家范

历史教科书中*好的一本“创作”。——陈梦家

不加脚注,不引原文,使有井水处,人人皆于史事。汉以前由张氏自撰。——顾颉刚

世人多惊羡其文笔之粹美,以为胜过一般文学创作,不知其字字珠玑,皆为潜心涵泳几经锤炼而后成。—— 张其昀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了从商朝到东汉前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一本独具一格的经典通史读物。作者依据自己的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各朝代重要的事件,着力叙述中国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全书内容丰富,不仅讲述王朝更迭、政治兴衰、社会变迁,也描述文化发展、商业经济,还介绍地域民俗、大众生活,可谓包罗万象。作者文史兼长,用文学化的语言将一部国史写得优美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处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使读者既能享受历史之美,又能领略文学之妙。

目录

◎图书目录

**讲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讲 周代的封建社会

**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讲 霸国与霸业

**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讲 孔子及其时世

**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讲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讲 战国时代的思潮

**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讲 秦始皇与秦帝国

**节 吕不韦与嬴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讲 秦汉之际

**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讲 大汉帝国的发展

**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讲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讲 改制与“革命”

**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内文节选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一)
当新莽之世及建武初二十年间,匈奴不断侵扰中国的边境。但这时期匈奴的强梁只是他将届末日之前的“回光返照”。约在建武二十年以降,“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二十四年,匈奴复分裂为南北。南单于复称“呼韩邪单于”,以所主南边八郡众四五万人降汉。汉朝听他们入居云中。其后南匈奴与北匈奴战失利,汉朝又让他们入居西河美稷(今山西汾县离石一带)。南单于派所部分驻北边的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西河及代八郡,为郡县侦逻耳目,以防北虏。汉廷在西河置官监督匈奴,并令西河长史领骑二千,驰刑五百人,以卫护匈奴,冬屯夏罢,岁以为常。这是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的事。
直至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以前,东汉对匈奴一向取容忍羁縻的态度。是年,明帝始大发缘边兵,遣将分道出塞,会合南匈奴,挞击北虏。北虏闻风渡大沙漠远去,汉军未得和他们的主力接触,只取了伊吾卢的地方。不数年后,北匈奴内部复起分裂,党众离叛,南匈奴攻其前,丁零攻其后,西域攻其右,鲜卑攻其左,内忧外患之余,加以饥蝗。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东汉第三帝)死,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南单于上书请求乘机灭北匈奴。适值窦太后兄窦宪犯了重罪,请求击匈奴赎死。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耿秉为副,将汉兵、南匈奴兵及其他外夷兵伐匈奴。次年,汉将所领的南匈奴兵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敌众溃散,降者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宪等登燕然山,立石刻铭而还。铭文的作者即著 《汉书》的班固,为东汉一大手笔,是役以中护军的资格从行。兹录铭文如下: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一作雷)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匈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内文节选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一)

当新莽之世及建武初二十年间,匈奴不断侵扰中国的边境。但这时期匈奴的强梁只是他将届末日之前的“回光返照”。约在建武二十年以降,“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二十四年,匈奴复分裂为南北。南单于复称“呼韩邪单于”,以所主南边八郡众四五万人降汉。汉朝听他们入居云中。其后南匈奴与北匈奴战失利,汉朝又让他们入居西河美稷(今山西汾县离石一带)。南单于派所部分驻北边的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西河及代八郡,为郡县侦逻耳目,以防北虏。汉廷在西河置官监督匈奴,并令西河长史领骑二千,驰刑五百人,以卫护匈奴,冬屯夏罢,岁以为常。这是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的事。

直至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以前,东汉对匈奴一向取容忍羁縻的态度。是年,明帝始大发缘边兵,遣将分道出塞,会合南匈奴,挞击北虏。北虏闻风渡大沙漠远去,汉军未得和他们的主力接触,只取了伊吾卢的地方。不数年后,北匈奴内部复起分裂,党众离叛,南匈奴攻其前,丁零攻其后,西域攻其右,鲜卑攻其左,内忧外患之余,加以饥蝗。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东汉第三帝)死,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南单于上书请求乘机灭北匈奴。适值窦太后兄窦宪犯了重罪,请求击匈奴赎死。乃拜窦宪为车骑将军,耿秉为副,将汉兵、南匈奴兵及其他外夷兵伐匈奴。次年,汉将所领的南匈奴兵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敌众溃散,降者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宪等登燕然山,立石刻铭而还。铭文的作者即著 《汉书》的班固,为东汉一大手笔,是役以中护军的资格从行。兹录铭文如下: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一作雷)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匈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次年,宪方遣班固等招降北匈奴,而南匈奴深入追击,北单于大败,受伤遁走,其阏氏及男女五人皆被虏。宪见北胡微弱,便想趁势把他灭掉。次年遣耿夔将精骑八百出居延塞,直奔北单于廷于金微山。汉兵凌厉无前,斩杀五千余级。单于领数骑逃亡,他的珍宝财畜尽为汉兵所得。夔等追至去塞五千余里而还。单于远走,当时汉人不知其下落。近今史家或疑四世纪末叶侵入欧洲而引起西方民族大移徙之“匈人”,其前身即此次北单于率以远遁之残众云。但据《后汉书·耿夔传》,是时从北单于逃亡的不过“数骑”,其后裔如何能成为偌大的势力?故吾人于此说不无疑问。北单于既走,其余众降汉,后复叛,为汉所破灭。

耿夔灭北匈奴之后三年,即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亦把西域完全平定。班超,平陵(今陕西兴平)人,班固之弟。超之始露头角是在永平十六年伐匈奴之役。是役超为“假司马”,领兵击伊吾卢,战于蒲类海,斩虏很多,因被朝廷赏识。东汉自取伊吾卢后,乃开始经营西域,因派班超往使鄯善(即楼兰)。班超初到,鄯善王敬礼备至,后来忽然疏懈,超料定北匈奴有人派来,鄯善王因而动摇,考问服侍的胡奴,果得其实。于是把他关起来,尽召随从的吏士三十六人共饮,酒酣,说道:“你们和我都身在绝域,想立大功以取富贵。现在虏使才到了几天,鄯善王的态度便大变,假如他奉令要把我们收送匈奴,又为之奈何?”吏士都道:“现今处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班超便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为今之计,只有趁

夜放火袭攻虏使,他们不知我们人数多少,必然大起恐慌,可以杀尽。把虏使一行诛灭,鄯善破胆,便功成事立了。”是夜班超领众直奔虏舍,适值有大风。他令十人携鼓藏虏舍后,约定一见火起即擂鼓呐喊,其余的人尽持刀剑弓弩,夹门埋伏。于是乘风放火,前后鼓噪。虏众慌乱。班超亲手格杀三人,吏士斩虏使并从士三十余级,余下的一百人左右通通烧死。明日,班超传召鄯善王,拿虏使的首级给他看。鄯善全国震怖,即纳王子为质,归服汉朝。事变的经过奏上朝廷,朝廷便令超继续往使其他诸国,以竟前功,并要给他增兵。他说:原有的三十六人就够了,倘有不测,人多反而为累。

是时于阗新破莎车,雄霸天山南路,而服属匈奴,匈奴遣使监护之。超离鄯善,西至于阗,其王待他甚冷淡。于阗俗信巫。巫者说:神怒于阗王向汉,要他取汉使的?马来献祭。他便向班超求马。超秘密探知这事的详情,便答应他,却要那巫者亲自来取。一会巫者果到,班超立即把他斩首,拿他的首级送给于阗王,并责备他。他早已知道班超在鄯善的伟绩,见了巫者血淋淋的首级,更加惶恐,便攻杀匈奴的使者而投降于班超。超厚赏王以下,优加抚慰。

永平十七年,汉使复置西域都护。是年班超去于阗,从间道至疏勒。先是,龟兹倚仗匈奴的威势,雄据天山北路,攻破疏勒,杀其王,而立龟兹人兜题以代之。超既至疏勒,先派属吏田虑去招兜题,并嘱咐他道:“兜题本非疏勒种,国人必不替他出死力,他若不降,便把他拘执。”兜题果然无意归降,田虑便乘他无备把他缚了,他左右的人惊骇而散。班超赶到,召集疏勒将吏,宣布龟兹无道之状,改立旧王的侄子忠为王,疏勒人大悦。忠和官属请杀兜题,班超却把他放了,遣送回国。

永平十八年,明帝去世,章帝继位,龟兹和焉耆乘中国的大丧,攻杀都护陈睦,于是班超孤立无援。龟兹、姑墨屡次出兵攻疏勒,班超率着那三十几个吏士,协同疏勒王拒守了一年多。章帝初即位,见他势力单薄,怕蹈陈睦的覆辙,便召他回国,疏勒都尉见留他不住,拔刀自刎。他行到于阗,于阗的王侯以下号泣留他,抱住他的马脚。他于是复回疏勒。时疏勒已有两城降于龟兹,和尉头国连兵。班超捕斩叛徒,击破尉头,杀了六百多人,疏勒复安。

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率领疏勒、康居、于阗和拘弥兵一万人攻破了姑墨(时姑墨附龟兹,其王为龟兹所立)的石城,斩首七百级。

班超想趁势平定西域诸国,上疏请兵。五年,朝廷派弛刑及应募千人来就。先是,莎车以为汉兵不出,降于龟兹,而疏勒都尉番辰亦反叛。

援兵既至,超击番辰,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获生口甚众。超欲图龟兹,建议先联乌孙,朝廷从之。八年,拜超将兵长史。九年,又给他增兵八百。超于是征发疏勒、于阗兵击莎车。莎车秘密勾结疏勒王忠,啖以重利,忠遂反叛。超改立疏勒王,率效忠的疏勒人以攻忠,相持半年,而康居派精兵助忠,超不能下。是时月氏新和康居联婚,相亲善。超派人带了大批的锦帛送给月氏王,请他晓谕康居罢兵,果达目的。忠势穷,被执归国。其后三年,忠又借康居兵反,既而密与龟兹谋,遣使诈降于超。超知道他的奸谋,却装着答应他。他大喜,亲来会超,超暗中布置军队等待他。他到,设筵张乐款待他。正行了一轮酒,超呼吏把他缚起,拉去斩首。继击破他的部众,杀了七百多人,疏勒全定。次年,超征发于阗等国兵二万五千人复击莎车,而龟兹王遣左将军征发温宿、姑墨、尉头兵合五万人救莎车。超召集将校和于阗王等商议道:“现在我们兵少,打不过敌人,计不如各自散去,于阗军从这里东归,本长史亦从这里西归,可等夜间听到鼓声便分途进发。”同时暗中把夺得的生口放了。龟兹得到这消息大喜,自领万骑在西界拦截班超,而命温宿王领八千骑在东界拦截于阗军。超探知他们已出发,密令诸部准备,于鸡鸣时突袭莎车营。敌军大乱四窜。追斩五千多级,获马畜财物无算。莎车穷蹙纳降,龟兹等各自散去。班超由此威震西域。

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超又定月氏。先是,月氏以助汉有功,因求汉公主,为超所拒绝,因怀怨恨。是年派其副王领兵七万攻超。超的部众自以人数单少,大为忧恐。超晓谕军士道:“月氏兵虽多,但越过葱岭,经数千里而来,并无运输接济,何须忧惧呢?我们只要把粮食收藏起来,据城坚守,他们饥饿疲困,自会投降,不过几十天便了结。”月氏攻超不下,抄掠又无所得,超预料他们粮食将尽,必向龟兹求援。于是伏兵数百,在东界等候。果然遇到月氏派去龟兹的人马,带着无数的金银珠玉。伏兵把他们解决了。班超把使人的首级送给月氏副王。他看了大惊,派人请罪并求放他生还。班超答应了他。月氏由此慑服,每年纳贡。永元三年,即耿夔灭北匈奴的一年,龟兹、姑墨、温宿皆向班超投降。朝廷拜超为西域都护。超设都护府于龟兹,废其王拘送京师,而另立新王。是时西域五十多国,除焉耆、危须、尉犁因从前曾攻杀都护,怀着贰心外,其余尽皆归附汉朝。其后,永元六年这三国亦为班超所平定。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1923年考入清华学堂,入学之初即因学术文章受到梁启超激赏。1929年毕业后公费赴美留学,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哲学和社会学并提前完成学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后相继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1942年10月在遵义去世。

张荫麟学术研究领域甚广,治史十九年发表论著近二百篇,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1935年,他应国民政府之聘,编撰了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史纲》。此书文史兼长,于现代史学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张荫麟先生不仅学术贡献卓越,且教书极为用心,为中国史学界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