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7951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A5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19795160 ; 978-7-5197-9516-0
本书特色
如果您是HR领域的专业人士,无论是否身处律所行业,本书都将为您提供HR各个模块的实际操作方法。
如果您新任管理者、合伙人,本书将在团队管理方面为您提供宝贵的启示。
如果您是一名律师或想成为律师的人,本书将帮助您打破信息差,为您提供职业发展和如何能够符合头部律所的团队要求的指引。
内容简介
本书详尽阐述了律师事务所所面临的五大核心挑战,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多样化、技术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突破管理上的瓶颈。作者还深入探讨了如何打造高效团队、实施精准招聘和有效的绩效管理,旨在提升团队的整体表现和效能。此外,本书还着重讨论了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与管理,强调了文化在组织成功中的核心作用,并提供了一系列文化落地的实用策略。书中借鉴了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为律师事务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提供了指导,确保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够有效地处理文化差异。无论是您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管理者、律师、HR专业人士,还是对法律行业充满热情的法学院学生,本书都将为您提供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工具,助您在团队领导和职业发展上获得启发,推动您和您的组织走向持续的成功和发展。
目录
**章 律师事务所的人才管理革命
001 破解法律行业:现代律师事务所面临的五大挑战
002 突破人力资源困境:律师事务所的四大管理难题
003 打造高效团队: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部的灵活构建
004 塑造卓越HR:律师事务所高效能HR的关键素质
005 驾驭AI浪潮:HR如何在AI时代保持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 开启业务之门:律师事务所的团队沟通策略
001 HR的业务智慧:律师事务所的业务矩阵解析
002 合伙人画像:顶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003 解码合伙人:如何洞悉合伙人的职业性格与需求
004 沟通的艺术——搭建与业务部门的高效合作桥梁
005 情感投资:与业务搭档共建信任与合作
006 战胜“责任病毒”:如何摆脱责任推诿的困境
第三章 招聘高手:律师事务所的人才选拔策略
001 业务需求与人才匹配:精准招聘的智慧
002 律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精英团队的基石
003 吸引**人才:律师事务所的招聘渠道与策略
004 找到*佳人选:全面招聘与评估技巧
005 聘用决策: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006 招聘误区:无意识偏见与个人经验分享
第四章 绩效管理:律师事务所团队效能提升策略
001 绩效管理困境:律师事务所面临的挑战与启示
002 重新定义成功:律师事务所的绩效管理新视角
003 绩效校准会:克服绩效数据的偏差
004 有效指导:提升团队绩效的秘诀
第五章 人才盘点:律师事务所的团队优化策略
001 人才盘点的重要性:律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
002 全面了解团队:人才盘点的策略与实践
003 激励与优化:人才盘点后的行动计划
004 体面离开:如何优雅地处理离职
第六章 文化传承: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与管理
001 文化管理误区:律师事务所的常见陷阱
002 文化的力量:律师事务所文化管理的意义与价值
003 文化落地三部曲:知、信、行的实践路径
004 HR的文化使命:如何在律师事务所践行文化
005 文化建设法则:适合律师事务所的策略
006 跨文化管理: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在律师事务所的应用
参考资料
相关资料
前 言
稻盛和夫曾说:“眼睛可以眺望高空,双脚却必须踏在地上。梦想、愿望再大,现实却是每天必须做好单纯、甚至枯燥的工作。”
转眼间,我已在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耕耘了八载有余。回首往昔,与法律行业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定。我的兄长,自毕业起便投身于资本市场的法律事务,随后由律师转型至法务,并*终踏上了创业之路。他职业生涯的每一步转变,每一次选择,都深深地触动着我。记得多年前,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分享着关于职业选择的故事。那些关于法律人纠结与迷茫的叙述,让我在还未踏入这个行业之时,便对律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知。我仿佛看到了法律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那份职业的重量与责任。
也许有人会好奇,我为何要撰写这样一本书?我的独到之处又在哪里?作为一名在大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的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HRBP),我有幸与多个业务部门紧密合作,经历过业务急速扩张和组织变革,招录了数千位律师,与近70位合伙人并肩作战。每位合伙人都领导着一个团队,这些团队的规模不一,从2人到4人的小团队到超过30人的大团队。作为业务合作伙伴,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每一个团队的组建、发展与壮大,也与他们一起面临过种种挑战。
这些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赋予了我独特的视角,能够深入观察和分析不同规模团队的协作方式和管理策略。在这些团队中,有的管理者不仅业绩斐然,还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培养多位合伙人;与此同时,也有团队经常面临人才流失、运作失灵的困境。这种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样的差异?目前,市面上的书籍多从律所合伙人或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而从HR角度的深入剖析则相对较少。我坚信,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我们日复一日地处理和思考着人与事的复杂关系,一定可以从我们的视角为管理者提供更为丰富和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作出更有效的决策。
在与法律出版社的编辑朱老师交流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您的书目标受众是谁?”这个问题使我深思,因为本书虽然以HR的视角为主,但它的内容和见解却是为所有对组织中不同角色的人沟通、团队管理、职业发展感兴趣的人士所准备的。
如果您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者,您手中的这本书将为您揭示如何根据组织规模、发展阶段定位人力资源部门,以及适合律师事务所的HR专业人士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让HR真正作为事务所“资源”推动业务的持续发展。
前 言
稻盛和夫曾说:“眼睛可以眺望高空,双脚却必须踏在地上。梦想、愿望再大,现实却是每天必须做好单纯、甚至枯燥的工作。”
转眼间,我已在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耕耘了八载有余。回首往昔,与法律行业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定。我的兄长,自毕业起便投身于资本市场的法律事务,随后由律师转型至法务,并*终踏上了创业之路。他职业生涯的每一步转变,每一次选择,都深深地触动着我。记得多年前,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分享着关于职业选择的故事。那些关于法律人纠结与迷茫的叙述,让我在还未踏入这个行业之时,便对律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知。我仿佛看到了法律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那份职业的重量与责任。
也许有人会好奇,我为何要撰写这样一本书?我的独到之处又在哪里?作为一名在大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多年的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HRBP),我有幸与多个业务部门紧密合作,经历过业务急速扩张和组织变革,招录了数千位律师,与近70位合伙人并肩作战。每位合伙人都领导着一个团队,这些团队的规模不一,从2人到4人的小团队到超过30人的大团队。作为业务合作伙伴,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每一个团队的组建、发展与壮大,也与他们一起面临过种种挑战。
这些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赋予了我独特的视角,能够深入观察和分析不同规模团队的协作方式和管理策略。在这些团队中,有的管理者不仅业绩斐然,还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培养多位合伙人;与此同时,也有团队经常面临人才流失、运作失灵的困境。这种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样的差异?目前,市面上的书籍多从律所合伙人或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而从HR角度的深入剖析则相对较少。我坚信,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我们日复一日地处理和思考着人与事的复杂关系,一定可以从我们的视角为管理者提供更为丰富和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作出更有效的决策。
在与法律出版社的编辑朱老师交流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您的书目标受众是谁?”这个问题使我深思,因为本书虽然以HR的视角为主,但它的内容和见解却是为所有对组织中不同角色的人沟通、团队管理、职业发展感兴趣的人士所准备的。
如果您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者,您手中的这本书将为您揭示如何根据组织规模、发展阶段定位人力资源部门,以及适合律师事务所的HR专业人士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让HR真正作为事务所“资源”推动业务的持续发展。
在中国,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和人力资源部配置千差万别。小型律所可能没有专门的HR部门,合伙人需要亲力亲为地进行团队管理和招聘,依赖个人的直觉和经验。即便是设有HR部门的中型或大型律所,HR的价值也常常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利用。HR部门在许多合伙人眼中,往往只是处理简历、办理入职、管理行政事务的成本中心,而非战略资源部门。面对这样的现状,您可能会感到困惑:HR部门的真正价值何在?我们应该如何定位HR的角色?是由业务部门的合伙人直接管理,还是由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对于规模较小的律所,是否还有必要设置HR角色?如果需要,这个角色应承担哪些职责?本书将通过探讨HR部门的灵活构建,为您提供启示和答案。
如果您是HR领域的专业人士,无论是否身处律所行业,本书都将为您提供HR各个模块的实际操作方法。在人工智能(AI)的浪潮冲击下,HR从业者自身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惑。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并非通过简单的“你们应该看到我的价值”的呼喊来实现,而是需要我们首先转变思考方式,然后再投入实际工作中,实实在在地为业务部门解决问题。转变思考方式的**步,就是不再将自己局限于职能部门的角色,而是将自己视为业务部门的一部分,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深入理解我们内部客户(管理者、员工)的需求和痛点,并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要深入了解这些痛点,首先需要建立起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桥梁。本书将作为一本HR人员的实操指南,从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打开业务的大门、赢得合伙人的信任,到如何选拔合适的组织人才、考核他们的绩效、进行人才盘点,再到如何打破“大锅饭”文化、激励核心人才、优化不适合的人员,以及HR如何践行企业文化、进行跨文化管理等方面,为您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具体的操作步骤。
如果您是新任管理者、合伙人,本书将在团队管理方面为您提供宝贵的启示。新晋管理者或合伙人在管理团队时都会面临挑战,而将这些挑战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分工协作,以实现*终的业务目标。《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财力、战略或技术,而是团队协作这一根本要素。团队协作的力量既强大又难以实现。“协作”一词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与团队成员的日常沟通、理解年青一代的思维模式、搭建合理的团队结构以及识别和激励那些真正为团队创造价值的成员,平稳优化那些不胜任和不适合团队的人等多个层面。在本书的各个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实用的策略和见解,帮助您在团队管理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如果您是一名律师或想成为律师的人,本书将帮助您打破信息差,为您提供职业发展和如何能够符合顶级律所的团队要求的启示。可能您目前还处在选择职业赛道的十字路口,到底要不要选择或继续做律师?顶级律所的合伙人、律师都是什么样子呢?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才能进入这样的平台,获得今天的成就呢?如果您已经加入律所开始工作、实习了,那么该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如何汇报工作,并*终获得合伙人和带教律师的青睐?本书将通过一些小故事与您分享攻略。
虽然上面提到了“启示”和“指南”等词汇,但我认为“分享”和“讨论”更符合本书的本意。学海无涯,职业探索无止境,个人认知水平是没有边界的。本书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更希望的是本书哪怕只是引发了大家对这一话题的思考,甚至能够指出我的不足,都是我巨大的荣幸。
作者简介
张海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英国杜伦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曾在德国曼海姆大学商学院进行交换学习,师从德国知名学者Torsten Biemann教授。作者积累了超过10余年国际化企业、国内头部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连续两年荣获知名媒体评选的“*佳法律雇主招聘官”称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4开特种纸 红皮烫金版
¥8.6¥18.0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7¥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8.3¥27.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注释本(第四版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全新修订)
¥34.3¥68.0 -
法律的悖论
¥30.9¥49.8 -
活的法律:那些永恒的法史瞬间
¥15.0¥39.0 -
师范生教育政策与法规
¥15.7¥45.0 -
民法典
¥20.7¥42.0 -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31.4¥49.8 -
要件审判九步法
¥31.6¥45.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9.4¥28.0 -
人人都该懂的法庭科学
¥24.6¥59.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含司法解释 2025年版
¥19.1¥42.0 -
人民法院案例选 2024年 第4辑 总第194辑
¥33.3¥66.0 -
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 社会与女性
¥54.7¥79.0 -
招标投标典型案例评析(二)
¥37.0¥60.0 -
正义的回响
¥32.4¥4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8.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