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洞察: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

- ISBN:978757661057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76610574 ; 978-7-5766-1057-4
内容简介
城市阴影区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内部空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带来的看见现象,具体表现为建设形态低矮无序、公共设施零散不足、建筑风貌老旧破碎、承载业态低端散乱等特点。随着数字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部各类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逐渐从静态等级化向动态网络化转变。相应地,城市阴影区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处于城市内部空间等级体系下的静态空间实体,而是作为城市动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邻近的城市中心区和其他片区产生动态变化联系。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城市阴影区在城市动态网络结构中的空间模式与消解机制,有利于准确把握城市阴影区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科学合理地提出城市阴影区的治理对策,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数据科学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并进一步为研究城市阴影区的空间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数据和技术基础。城市大数据及其分析方法既能在总体层面将其放置于城市大环境中,通过对整体大趋势的研判与预测,研究其处于整体层面的地位,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及动态变化趋势;同时也能通过大小数据的结合,对其空间边界、类型划分、空间特征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分析。 基于此,本书首先建构了城市阴影区的动态结构发展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城市空间形态与手机信令大数据等多源数据,依托GIS、Python、Ucinet等技术平台,提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本书从空间联系强度、空间联系距离与空间联系方向三个维度定量解析城市阴影区作为城市整体动态网络节点的基本空间属性特征,归纳总结出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的十二项特征,进而提出城市阴影区动态结构模式的六大规律及动态消解机制。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6.9¥59.0 -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大家小书
¥14.7¥36.0 -
故园惊梦
¥53.8¥88.0 -
了不起的建筑师
¥65.9¥138.0 -
营造法式
¥54.9¥98.0 -
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
¥58.2¥88.0 -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乡土漫谈(精)/大家小书
¥15.8¥39.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为建筑看相
¥17.6¥45.0 -
城市化-城市地理学导论-(原书第3版)
¥35.2¥90.0 -
重新设计城市-原理.实践.实施
¥20.7¥58.0 -
现代建筑
¥47.9¥114.0 -
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
¥23.0¥58.0 -
居家风水
¥26.1¥68.8 -
艺苑畅游丛书-锦彩纹饰
¥21.9¥5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中国人居印象75年(1949-2024)
¥44.5¥58.0 -
未来人居: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设计竞赛作品精选集
¥124.8¥158.0 -
建筑4.0——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进技术、工具与材料
¥94.7¥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