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45384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18453849 ; 978-7-5184-5384-9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乳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乳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其各项理化指标及功效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骆驼乳作为我国民族乳制品中不可缺少的特色制品得到了更好的研究和开发机会。骆驼乳是一种具有独特营养价值的乳制品,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 健康功效而备受青睐。它不仅可以帮助改善消化系统、骨髂系统、皮肤状态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本书主要介绍骆驼乳的营养组成、理化特性、微生物组成,以及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骆驼乳品质的影响;并结合骆驼乳在人类肠道菌群失衡、糖尿病、肝病、肾损伤等重大疾病方面的辅助功效作用,以新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辅以翔实的科研数据、大量的实物描述和图片 展示,总结归纳骆驼乳营养与功效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骆驼乳的科研人员以及骆驼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目录

第1章 骆驼泌乳概述
第1节 骆驼的乳房结构及泌乳特性
一、骆驼的乳房结构
二、骆驼的泌乳特性
第二节 骆驼泌乳量的影响因素
一、品种及个体
二、胎次
三、泌乳期及泌乳频率
四、挤乳方式
五、母驼乳房的形态结构
六、饲料营养
七、季节
八、环境
九、健康状况
十、饮水状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骆驼乳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
第1节 骆驼乳的物理性质
一、骆驼常乳的物理性质
二、泌乳期内骆驼乳物理性质的变化
第二节 骆驼乳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分析
一、骆驼乳化学组成分析
二、不同泌乳期骆驼乳化学组成变化
第三节 不同地区及不同品种双峰驼乳化学组成分析
一、中国不同地区双峰驼乳化学组成分析
二、中国不同品种双峰驼乳化学组成分析
三、蒙古不同地区双峰驼乳化学组成分析
四、蒙古不同品种双峰驼乳化学组成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骆驼乳中的微生物
第1节 原料乳中的微生物
一、影响原料乳微生物组成的因素
二、原料乳微生物组成
三、原料乳微生物研究方法
第二节 冷藏对骆驼乳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影响
一、原料骆驼乳冷藏过程中主要理化性质变化
二、原料骆驼乳冷藏过程中相关可培养微生物的变化
三、原料骆驼乳冷藏过程中关键酶的变化
四、原料骆驼乳冷藏过程中各成分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骆驼乳营养成分多组学研究
第1节 骆驼乳蛋白质组学研究
一、蛋白质定量及SDS-PAGE质量分析
二、蛋白质质控鉴定信息
三、主成分分析(PCA)
四、蛋白质组间差异表达分析
五、差异蛋白GO功能分析
六、差异蛋白KEGG通路分析
七、小结
第二节 骆驼乳脂质组学研究
一、样本质控
二、骆驼乳中脂质鉴定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多元统计分析
四、不同泌乳期骆驼乳组间差异脂质分析
五、小结
第三节 骆驼乳代谢组学研究
一、质控分析
二、鉴定代谢物结果的分析统计
三、主成分分析
四、正交偏*小二乘分析
五、组间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六、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
七、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八、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
九、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骆驼乳功效成分研究
第1节 骆驼乳中的生物活性肽
一、骆驼乳中生物活性肽的分类
二、骆驼乳源生物活性肽的制备
三、小结
第二节 骆驼乳中乳脂肪球膜的组成
一、不同乳源MFGM脂质组学分析
二、不同乳源MFGM蛋白质组学分析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骆驼乳的加工特性
第1节 均质对骆驼乳蛋白的影响
一、均质对骆驼乳理化性质和蛋白质结构特性的影响
二、均质对骆驼乳蛋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三、小结
第二节 热处理对骆驼乳蛋白的影响
一、脱脂牛乳与脱脂骆驼乳的热稳定性及蛋白质差异分析
二、不同加热强度及热加工工艺对骆驼乳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三、不同加热强度及热加工工艺对骆驼乳蛋白结构的影响四、不同加热强度及热加工工艺对骆驼乳蛋白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五、小结
第三节 均质和热处理对骆驼乳体外消化特征的影响
一、均质和热处理对骆驼乳各消化样品结构影响的比较分析
二、均质和热处理对骆驼乳脂肪消化特性影响的比较分析
三、均质和热处理对骆驼乳蛋白质消化特性影响的比较分析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骆驼乳的功效
第1节 骆驼乳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一、骆驼乳对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二、骆驼乳对肠上皮细胞蛋白通透性的作用
三、骆驼乳对结肠炎小鼠炎症的作用
四、小结
第二节 骆驼乳的降糖作用
一、骆驼乳对型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二、骆驼乳对型糖尿病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第三节 骆驼乳的肝脏保护作用
一、肝损伤概述
二、骆驼乳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三、骆驼乳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四、骆驼乳对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第四节 骆驼乳的肾脏保护作用
一、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二、骆驼乳对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三、骆驼乳对小鼠急性肾损伤的转录组学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吉日木图 内蒙古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骆驼生物特性、基因组以及产品开发等科研工作。承担国际、国家级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主编书籍10部;参与制定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13项。

明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教授。从事骆驼基因组、乳和肉功能研究及产品开发等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多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篇;主编专著1部。

斯仁达来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后。从事骆驼肉品质营养特性及产品开发等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多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参编专著5部;参与制定团体标准15项。

伊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骆驼纳米抗体与骆驼乳产品开发等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多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专著1部。

何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骆驼乳深加工机制研究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多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主编专著1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