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5731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301357316 ; 978-7-301-35731-6

本书特色

1. 收录18篇*能体现兰克史学精神的作品;
2. 呈现兰克对近现代欧洲列强政治博弈的深刻洞见;
3. 为国内史学界和读者大众提供全面了解兰克史学的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兰克史学文选第二辑,导言由德国史学理论家约恩·吕森和斯特凡·约尔丹撰写,介绍了兰克的生平,并评述兰克的重要著作和史学思想,为读者大众了解兰克和兰克史学提供了帮助。正文收录体裁多样、主旨丰富的十八篇文章:有诗作、信函、著作前言、遗作草稿、讲座导言、杂志文章等等,从中可管窥兰克的“历史神学”、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和普遍历史理论,了解他对客观性、个体性的认知,对人类精神活动的哲学观点,以及对历史学家特殊任务和特殊素养的总结。 虽然兰克《全集》多达54卷,但他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散布于诸多论著之中,他本人从未作专门著述。本套“兰克史学文选”收录体现兰克史学精神的篇章,自德文译出,为国内史学界提供全面了解兰克史学的路径。

目录

编者导言/约恩·吕森 斯特凡·约尔丹 1

未完成的作品 001
致弟弟海因里希的一封信 003
《罗曼与日耳曼族群史》前言 007
致弟弟海因里希的书信 011
理论的影响 018
论精神活动 023
关于世界史的理念的讲座的导言 028
列强——历史观点的未完成作品 047
当代史讲座导言 093
政治对话 099
历史与政治的关系和区别 132
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的近代史讲座的导言 146
古代世界的历史讲座导言 155
中世纪史讲座导言 164
历史委员会备忘录 171
《17世纪英国史》第8卷导言 179
沉 思 183
口述记录摘要 185

附 录 190
译后记 19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
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19世纪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兰克年轻时受到良好的文科教育,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中学,后为柏林大学教授。他一生著述颇丰,《全集》有54卷,述及西方历史的诸多政治实体,如日耳曼族群、教皇、德意志、法国、英国等,对历史、哲学、国家、民族等有着深刻洞见。
译者
王韶阳,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00年至2007年留学德国,获波鸿鲁尔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并于马格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深耕德语教学多年,先后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年度教学成果奖,参与《基础德语》教学改革与一流课程建设。
燕宏远,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先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研究、教学和翻译工作。
齐树仁,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外事部门、驻联邦德国使领馆工作。

作者
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19世纪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兰克年轻时受到良好的文科教育,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中学,后为柏林大学教授。他一生著述颇丰,《全集》有54卷,述及西方历史的诸多政治实体,如日耳曼族群、教皇、德意志、法国、英国等,对历史、哲学、国家、民族等有着深刻洞见。


译者
王韶阳,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2000年至2007年留学德国,获波鸿鲁尔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并于马格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深耕德语教学多年,先后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年度教学成果奖,参与《基础德语》教学改革与一流课程建设。
燕宏远,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先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研究、教学和翻译工作。
齐树仁,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外事部门、驻联邦德国使领馆工作。


校者
杨璇,历史学博士,202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19世纪德国史学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