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幸福的理财课

包邮通往幸福的理财课

1星价 ¥52.8 (7.7折)
2星价¥52.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7170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21771701 ; 978-7-5217-7170-1

本书特色

1. 月薪几千元也能玩转理财!“人大金课”教师肖刚从“认识钱、会花钱、钱生钱、能管钱、控制风险”五大维度,手把手教你理出**桶金,从此告别“月光族”。
2. 从“买房焦虑”到“消费贷陷阱”,给年轻人的理财避坑指南。掏空六个钱包买房值吗?消费分期是福利还是大坑?——你的灵魂拷问,这本书全接招!没有艰涩的金融术语,只有质朴温暖的文字,以及严谨的数据分析,教你做收获幸福的理财决策。
3. 肖刚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对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有深入的研究和投资实践经验,曾出版《量化投资分析与策略》等投资实践类图书。后开设中国人民大学首门财商类通识课程“财富管理与幸福”,该课程2023年被评为“人大金课”,深受学生好评,也是这本书的灵感源头。


内容简介

人大金融系副教授肖刚,给年轻人的理财入门读物。针对中国年轻一代的痛点问题与独有优势,帮助其建立积极财富观、掌握财富积累与管理方法,尽早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财富,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是让我们自由和幸福*重要的工具之一。但是,大多数人的教育中缺少了一堂有关管理财富的课程。尤其对年轻人来说,常常面临本金少的情况,所以会产生“无财不理”“上瘾存钱”“高风险投资”等带偏见或不合理的理财行为。 人大金融系副教授肖刚,基于多年专业投资及授课经验,结合中国当代年轻人*迷茫、*关心的问题,从“认识财富、合理使用财富、财富增值、财富管理、风险管理”五大维度,介绍了建立积极的财富观,以及正确积累和管理财富的方法与实践。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财富管理通识书。

目录

第1章 理财要趁早
通货膨胀让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
理财是*好的副业
理财使财务自由成为可能
理财还是要靠自己
第2章 年轻就是资本
年轻人其实很有钱
复利偏爱年轻人
不要害怕亏损,年轻人有足够的容错率
努力工作,才能高效理财
财务自由,并不代表躺平
第3章 财富与幸福
幸福的人生需要经营
金钱是幸福的工具,而不是目标
金钱,如何让我们更幸福?
理财是马拉松,不是冲刺跑
做金钱的“管家”,不再为钱焦虑
第4章 赚钱之前,先学会花钱
高效储蓄,积累财富的**步
如何消费让你更有幸福感?
千万不要借贷消费
年轻人要不要尽早买房?
建立财富的保障层与增值层
第5章 更适合年轻人的财富增值之道:投资股票
股票的实际收益率更高
关于 A 股市场的常见误解
如何寻找 A 股的投资机会?
跟巴菲特学习股票商业分析
如何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
如何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
如何分析企业的现金流?
如何判断股票价格是否合理?
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股票投资策略?
第6章 资产配置,稳步积累财富
更有幸福感的理财,需要资产配置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如何设定合理的理财目标?
如何配置固收产品?
如何配置指数基金?
利用定投打破基金“一投就亏”的怪圈
第7章 做好风险管理,财富人生更安稳
理财一定要控制好风险
如何正确应对股市下跌并降低其对财富的影响?
情绪如何使我们在理财时犯错?
用保险“四件套”做好人生的风险管理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梁晶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前执行院长,知名教育家、出版家《通往幸福的理财课》这本书是作者基于其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的理财通识课创作而成,旨在向大众普及理财相关知识与方法,帮助大众提升人生幸福的高度。这本书不仅可以帮你提升金融素养,而且将帮助你对幸福与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识,*终通过科学理财,践行幸福人生!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并学会管理财富是金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带着这份责任感,肖刚老师经过四年精心打磨,成就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育历史上**门校级核心通识课“财富管理与幸福”,并基于课程内容创作了《通向幸福的理财课》。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理解财富,而且会让大家学会如何管理财富,为人生带来幸福。司马迁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人类天生有对财富的渴望和对幸福的向往。理财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大家需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通往幸福的理财课》以融入生活又高于生活、基于理财又超越理财的视角,为读者建立了理财的新思维框架,读来深有启迪和裨益!前言
我是 2007 年大学毕业的, 那一年工作很好找。但怀着金融报国的理想, 我选择出国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 一心想学习*前沿的金融知识, 回国帮助国家建立更完善的金融体系。这颗理想的种子埋在了我的心里, 一直鼓励着我。然而, 直到 2012 年博士毕业, 我也没有想明白, 到底怎样做才能“建立更完善的金融体系”。
回国工作了两三年后, 我对国内的金融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才意识到, 尽管我们有了庞大的银行体系、活跃的金融市场及众多上市公司, 但是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 我们依然缺乏面向大众的、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而要补齐这张拼图, 需要国家、金融机构和公众共同的努力。在公众层面, 我们需要普及财富管理的理念, 让更多老百姓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掌握财富管理的知识。 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当下, 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富管理, 为自己的老后人生提供充足的财务支持, 对于每个年轻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本书作为一本旨在向大众传递财富管理通识的书, 也是我学生时代理想的延续。
财富管理, 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 但若说起理财, 大多数人都不陌生。 那么, 财富管理与理财有什么关系呢? 日常生活中, 理财常被与投资联系在一起, 以致许多人以为理财就是通过投资来赚钱。 但实际上, 理财指的是对收入、消费、储蓄、借贷、投资等与钱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理财, 顾名思义, 就是管理财富, 也是本书中提到的财富管理, 其内容涵盖金钱的赚取与使用, 兼顾日常生活开支与长期财富增值, 可为个人与家庭的生活提供长远的财务保障。
事实上, 理财是一个伴随我们终身的行为。从孩童时代的压岁钱、零花钱, 学生时代的生活费, 工作之后的工资、奖金, 到退休后的养老金, 这一生之中我们都在与钱打交道。 当这些钱到达我们手里时, 它们就像种子, 若得到耕种和持续滋养, 假以时日, 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但即使是颗粒饱满的种子, 也可
能因为被扔在路边、被石头缝夹住而失去生命力。我们手中的财富也是有生命力的。科学合理的财富管理, 将有助于你实现财富长期、显著的增值,为你的未来提供开支上的保障, 也将帮助你在当下抱有美好的盼望。你在财富管理上付出的努力, 不仅会让你个人受益, 而且将为你的整个家庭提供庇荫。因此, 作为一本旨在传递正确财富管理理念和财富观、价值观的书, 本书发出了当下年轻人憧憬幸福生活、畅想美好未来的时代呼唤。
我在和朋友及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 发现许多人对理财感到茫然。我看到有些人在做储蓄、消费、买房、投资等决策时犯的错误, 对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且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这让我感到惊讶。我更惊讶的是, 尽管我是学金融的, 甚至有金融学博士学位, 但我在理财时也常常做出让自己感到懊悔的决策。因此, 我对人们在理财中遇到的困惑感同身受。我多么希望在自己更年轻的时候, 比如学生时代, 有老师能细致地告诉我如何打理好手中的财富。我希望有老师, 不仅教授我理财的知识, 而且从理念、认知上帮助我避免人性的弱点对理财带来的影响, 同时帮助我在实操层面有实质性的提升。

前言
我是 2007 年大学毕业的, 那一年工作很好找。但怀着金融报国的理想, 我选择出国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 一心想学习*前沿的金融知识, 回国帮助国家建立更完善的金融体系。这颗理想的种子埋在了我的心里, 一直鼓励着我。然而, 直到 2012 年博士毕业, 我也没有想明白, 到底怎样做才能“建立更完善的金融体系”。
回国工作了两三年后, 我对国内的金融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才意识到, 尽管我们有了庞大的银行体系、活跃的金融市场及众多上市公司, 但是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 我们依然缺乏面向大众的、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而要补齐这张拼图, 需要国家、金融机构和公众共同的努力。在公众层面, 我们需要普及财富管理的理念, 让更多老百姓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掌握财富管理的知识。 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当下, 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富管理, 为自己的老后人生提供充足的财务支持, 对于每个年轻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本书作为一本旨在向大众传递财富管理通识的书, 也是我学生时代理想的延续。
财富管理, 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 但若说起理财, 大多数人都不陌生。 那么, 财富管理与理财有什么关系呢? 日常生活中, 理财常被与投资联系在一起, 以致许多人以为理财就是通过投资来赚钱。 但实际上, 理财指的是对收入、消费、储蓄、借贷、投资等与钱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理财, 顾名思义, 就是管理财富, 也是本书中提到的财富管理, 其内容涵盖金钱的赚取与使用, 兼顾日常生活开支与长期财富增值, 可为个人与家庭的生活提供长远的财务保障。
事实上, 理财是一个伴随我们终身的行为。从孩童时代的压岁钱、零花钱, 学生时代的生活费, 工作之后的工资、奖金, 到退休后的养老金, 这一生之中我们都在与钱打交道。 当这些钱到达我们手里时, 它们就像种子, 若得到耕种和持续滋养, 假以时日, 就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但即使是颗粒饱满的种子, 也可
能因为被扔在路边、被石头缝夹住而失去生命力。我们手中的财富也是有生命力的。科学合理的财富管理, 将有助于你实现财富长期、显著的增值,为你的未来提供开支上的保障, 也将帮助你在当下抱有美好的盼望。你在财富管理上付出的努力, 不仅会让你个人受益, 而且将为你的整个家庭提供庇荫。因此, 作为一本旨在传递正确财富管理理念和财富观、价值观的书, 本书发出了当下年轻人憧憬幸福生活、畅想美好未来的时代呼唤。
我在和朋友及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 发现许多人对理财感到茫然。我看到有些人在做储蓄、消费、买房、投资等决策时犯的错误, 对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且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这让我感到惊讶。我更惊讶的是, 尽管我是学金融的, 甚至有金融学博士学位, 但我在理财时也常常做出让自己感到懊悔的决策。因此, 我对人们在理财中遇到的困惑感同身受。我多么希望在自己更年轻的时候, 比如学生时代, 有老师能细致地告诉我如何打理好手中的财富。我希望有老师, 不仅教授我理财的知识, 而且从理念、认知上帮助我避免人性的弱点对理财带来的影响, 同时帮助我在实操层面有实质性的提升。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钻研, 自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财富管理通识课程“财富管理与幸福”。从2021年到 2024 年, 我连续7个学期教授这门课, 选课人数也从*初的30人上升到了 330 人。这是人大历史上首门财富管理通识课程, 并在 2023 年入选了“人大金课”, 被列作本科生的通识核心课程。在这门课上, 我不仅教学生财富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 也花了很多时间和学生一起讨论财富管理所需要的品格、心态、 价值观和财富观。作为老师, 每一次讲授这门课, 都是对我自己的一个激励, 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财富与人生的意义。因此, 我基于这门课程的内容创作了本书, 它不仅是一个财富管理通识教育的载体, 也代表了我作为一名大学老师, 对于帮助更多人, 特别是年轻人, 通过财富管理获得幸福、成就人生的使命担当。
财富管理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在第1章, 你将读到, 通过财富管理, 你能从容应对通货膨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以及在当下更有勇气去抵御“内卷”对身心的消耗。尽管年轻人对财富管理有诸多顾虑, 但我在第2章还是鼓励他们尽早开始。财富管理就像播种, 越早播种, 就越早享受复利的奇妙功效, 实现财富的增值。年轻人不仅需要有理财的意识与勇气, 更需要有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因此, 你在第3章将读到财富管理所需要的品格, 深刻理解财富的意义, 以及如何用“管家”心态打理所拥有的财富。前3章的内容是基本功, 将为你做财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第4章, 你将学习到财富管理相关的知识, 包括如何通过合理的消费和高效的储蓄为财富管理提供好的开始。在第5章, 你将系统学习股票投资的知识。 很多人对国内A股市场有误解。通过这一章的学习, 你将消除这些误解, 并认识到A股市场独特的优势和实实在在的投资机会。在这一章, 你还会学习到股票的分析思路, 并掌握搭建选股策略的方法。通过股票投资的丰厚收益实现财富的显著增值, 是财富管理的重中之重。有很多年轻人钟爱固收类产品, 也买基金, 第6章就专门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讲解这些资产的选择和配置方法, 帮助你更清楚地理解固收这类产品在理财中的定位, 并解决基金投资者中普遍存在的“一投就亏” 的问题。在第7章, 你将学习到在财富管理中控制风险的方法, 比如如何降低股市下跌及情绪波动对财富的影响, 以及用保险 “四件套” 做好人生的风险管理。
本书从构思到写作, 毫无疑问是一个领受恩惠的旅程, 我得到了许多人的鼓励和支持。梁晶老师、庞虹老师、祝小芳老师、扈企平老师是我从教生涯的引路人。他们就像灯塔一般, 让我懂得身为人师, 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而且要肩负起塑造灵魂、启迪人生的崇高使命。我也十分感谢我的朋友郭锐老师,和他的数次讨论帮助我对财富管理的理解从知识层面提升到了品格和价值观、 财富观的高度。人大外国语学院的黄晓敏老师和李华老师对讲课的热情和对提升教学质量的执着一直激励我永不懈怠、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本书特别得益于我能够在人大持续开设“财富管理与幸福”这门课, 而这离不开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老师、应用金融系主任谭松涛老师的大力支持, 以及我的同事黄继承老师、殷轶瑾老师和方坤老师的鼎力相助。我也十分感谢历年来上过这门课的学生, 他们用心的听讲、认真的讨论给了我很多鼓励。这门课往年的助教也给了我非常多的协助, 他们是: 江一帆、曹智宁、商紫帆、毛涵洁、杨盛琦、王颖、汤璐、唐于程、孙鹤溪、潘丝雨、汪亚平等。
本书得以出版, 也离不开中信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吴长莘编辑为我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建议, 拓宽了我的思路, 以及许志编辑给了我诸多指导和帮助。
*后感谢的是我的妻子, 张方志女士。她无怨无悔的付出和一以贯之的支持与爱, 使我得以前行不辍。
精彩文摘
节选自**章的**、第二节
理财, 对于每个年轻人都意义非凡。通过理财, 你更有可能从容应对通货膨胀、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 也更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 实际上, 理财是你*好的副业, 理财收益能成为你长期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财不仅为你提供财务保障, 也让你对生活保持美好的期待。
**节 通货膨胀让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我们都希望成为时间的朋友。 然而, 我们手里的钱会因为通货膨胀, 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贬值。通货膨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 它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 受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 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等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呈现逐步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侵蚀着你的财富
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
2000—2003年, 我在上高中时, 午饭在学校旁边的快餐店吃, 3元可以买两荤一素。 每次打饭的阿姨都会递给我两个沉甸甸的白色一次性饭盒, 一盒装饭, 一盒装菜, 且时常有豆泡烧肉、狮子头这样的菜品。
2003—2007 年, 我读大学时, 3元只能买一份荤菜, 连一个小碗也装不满。
2012 年, 我参加工作时, 同样是3元, 只能买一份素菜。
2024 年, 3元在食堂连一份素菜也买不了了。
在铸币或纸币盛行的时候, 人们的财富可能会因为货币本身的磕碰磨损而减少。 现在我们已经很少使用硬币和纸币, 财富的形式更多是手机上显示的一个数字。 但你是否意识到, 即使这个数字不发生变化, 其对应的实际价值, 也会因为通货膨胀的存在而逐渐降低。也就是说, 通货膨胀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我们的财富。钱, 越来越不值钱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自2000年以来, 我国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平均为 2.17%。 在过去23年的时间里, 累计通货膨胀水平达到63. 49%。这意味着, 同样的100元, 现在相比23年前, 价值已经折损了超过 63% !
通货膨胀增加了你的开支
通货膨胀不仅侵蚀我们的财富, 也显著增加未来的开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特别是服务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明显高于物价平均的上涨水平。以理发为例, 2012年我刚来到北京, 一家理发店每次理发是10元。此后每年, 理发的价格都会上涨。到2023年, 同一家店的同一位师傅, 理发的价格已经上涨到35元。然而, 即使上涨了这么多, 这家店的理发价格依然是附近*便宜的!
通货膨胀使人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而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许多新需求被激发出来, 开支也随之增多。大家买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 价格也越来越高; 给父母买的保健品越来越多, 给孩子买的教育产品也越来越丰富, 这些都带来了支出的持续增加。
然而, 尽管物价上涨、开支增加, 但工资的上涨速度却相对较慢。这就导致我们的存款不断减少, 而财务上的紧张带来的就是对当下和未来的焦虑。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从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看, 这是一句大实话。我们手里的钱因为通货膨胀价值日渐折损。因此,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尽早开始理财, 以应对通货膨胀对我们的财富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
人口老龄化正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3 年年底,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高达 15. 4% , 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国家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当作国家重大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 也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特别是和每一个年轻人紧密相连, 其影响会伴随我们终生。
赡养老人的财务压力显著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 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 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1990年, 我国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6. 4 岁, 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0. 5 岁。到了2020年, 我国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到73. 6岁, 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到 79 岁。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小区里, 经常能遇见 80 多岁、精神矍铄的老者,
他们能自己买菜做饭、独立生活, 而且充满活力。
长寿是一种莫大的祝福。中国人常说“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 孝敬老人是自古就有的意识和观念。这也意味着, 当父母逐渐变老, 我们做子女的就需要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赡养老人会带来不小的财务压力,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保健费用。年纪的缘故, 父母身体里各种营养元素都在流失。他们需要补充必要的保健品, 比如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鱼油、防止骨质疏松的钙片等。 此外, 定期的深度体检、肿瘤筛查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 护理费用。当老人因身体的问题, 不方便买菜做饭, 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时, 就需要有人长期陪护照顾。一般来说, 护理老人通常由子女来承担。人们常说“养儿防老”, 孩子小的时候, 父母带; 父母老了, 就由子女来照料。但子女如果还有工作, 往往就需要聘请保姆来帮忙照顾, 或是将父母送到专业的养老中心。 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
第三, 医疗费用。 这是赡养老人所需开支的“大头”。随着年龄的增长, 细胞的老化更有可能引发重大恶性疾病。尽管很多治疗都有医保报销, 但在实际看病过程中, 个人承担的费用依然是非常多的。 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医保报销的比例有限, 大多只能报60%~70% , 剩余的30%~40% 依然要自己来负担。 比如, 治疗癌症的开销通常是30万元, 这就意味着自己还得出10万元左右。
2. 医疗升级也会带来更多的费用。在一些大城市的知名医院,患者很多, 挂号通常比较困难, 做 CT 等检查也要排好几个星期。但当病情紧急、治疗不能再拖延时, 为了让老人能及时得到治疗, 子女就不得不挂特需号或住国际医疗部。这些
费用都是不能报销的, 需要完全自费。
3. 特效药的价格昂贵。许多大病、罕见病的特效药并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 而很多老人也过了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年龄, 不能购买相应的保险去报销这些特效药的费用, 只能自费。
2020 年, 我国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接近 2 亿。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 到2035年,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增长到3. 5 亿, 并在2050年接近 4. 5 亿, 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7%。这也意味着, 到2050年, 我国每3个人里, 就有一位是达到或超过65岁的老人。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 人们对保健、护理、医疗的需求也会增长。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 赡养老人的费用将在未来30年里大幅增加。
然而, 如今的80后、90 后, 甚至0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 这意味着尽管赡养父母的财务支出将来会大幅增长, 但承担赡养义务的子女却只有一位。落在当代年轻人肩上的赡养责任之重可想而知。
养老金储备不足,个人养老压力增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我们个人退休养老所需的资金储备也不断上升。当下, 我们的父辈依然是通过国家建立的社保体系养老金, 支撑老后生活。在这个社会保障体系中, 工作的人通过缴纳五险一金, 为这个社保体系提供资金, 用于支付老年人的养老金。我国现在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占比是15%左右, 按当前的人口结构, 对应每位老年人的养老支出, 差不多有5位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在提供支持。
老年人口迅速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退休, 但是劳动人口却在逐步减少。预计到2050年, 支持每位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所对应的劳动年龄人口只有1. 5位, 比现在下降了超过 70% !
未来,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 将直接影响社保体系对个人养老金的支持力度。可以确定的是, 当代年轻人需要更多地通过个人财富的积累去应对退休之后的各项开支。所以你现在就需要制订财富管理计划, 为退休养老做财务准备。
随着寿命的延长, 我们的财务负担也越来越重。在漫长的岁月中, 相比父辈, 我们需要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 为更长的退休养老生涯做更充足的财务准备, 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在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下, 当代年轻人只有尽早开始理财, 让财富的雪球早一点滚起来, 才能为今后做更加充足的财务准备, 让自己在面对赡养的重担和自身的养老时, 能从容应对。

作者简介

肖刚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
开设中国人民大学首门财商类通识课程“财富管理与幸福”,该课程2023年被评为“人大金课”,因理论联系实际,讲授生动有趣,涵盖使年轻人受益终身的理财通识,以及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财富观,深受学生好评。获“明星教师”“年度*佳教师”“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