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5107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22851075 ; 978-7-5228-5107-5

内容简介

及物化现象是句法语义错配的典型代表,其生成机制是句法研究的焦点问题。本书采用事件结构理论框架,坚持句法和语义双向互动作用,在精细化描写的基础上,提出事件重构的及物化生成机制。事件重构包括两个过程,一方面事件结构影响句法结构的表达,基于宏事件的融合度和语言经济性,运动事件向句法结构选择性投射,形成及物化结构。另一方面,句法结构影响事件结构的性质,基于典型及物结构的强势类推,运动事件转向行为事件,*终实现形式和意义的一致性。及物化结构的认知机制具有普遍性,但不同语言中的及物化表现存在差异,原因在于各自的语言系统不同,事件能否重构受语言系统的制约,具有语言类型学差异。本书对句法-语义界面理论的探索做出了新尝试,建构了综合句法-语义界面理论模型,不仅有助于了解及物化句法-语义错配现象的本质,重新认识经典句法理论的适用性,更好地解决及物性转换问题带来的争议,同时对其他非常规结构的研究也具有启发作用,为作格化结构、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及物动词的宾语省略等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目录

导论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0.1 句法-语义错配现象  0.2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0.3 研究思路  0.4 研究意义  0.5 本章小结**章 英汉及物化现象界定  1.1 汉语及物化结构  1.2 汉语及物化结构的特征  1.3 英语及物化结构  1.4 本章小结第二章 及物化现象研究综述  2.1 句法研究  2.2 认知研究  2.3 语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句法-语义界面:事件结构  3.1 事件和事件结构  3.2 事件结构模式  3.3 句法-语义界面综合模型建构  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汉语及物化现象的界面研究  4.1 运动事件结构  4.2 及物化结构事件表征  4.3 语义语用限制  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英语及物化现象的界面研究  5.1 自移事件及物化现象  5.2 同源宾语及物化现象  5.3 反应宾语及物化现象  5.4 致使及物化现象  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英汉及物化语义拓展个案研究  6.1 “跑 NP”及物化的语义拓展  6.2 “走 NP”及物化的语义拓展  6.3 “run NP”及物化的语义拓展  6.4 “walk NP”及物化的语义拓展  6.5 本章小结第七章 及物性转换的共性与个性  7.1 及物性转换的表现  7.2 及物性转换机制  7.3 及物性转换的语言类型学分析  7.4 本章小结结论 及物化现象研究展望  8.1 主要发现  8.2 理论贡献  8.3 应用价值  8.4 今后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秀雪,语言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句法学、句法-语义界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 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获得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青岛社科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