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77432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21774320 ; 978-7-5217-7432-0
本书特色
新华社、《人民日报》深度报道,百万网友含泪追更
内容源自中国人民大学患癌哲学教授朱锐生命*后一个月,在病房中的口述内容,以及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后一门哲学课,展现了一位哲学家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如果有一天我倒在讲台上,请不要为我悲伤,因为哲学家是不惧死亡的。我们谈论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
“我是癌症终末期的患者,按照医生的判断,我随时都可能走人,所以时间很紧迫,也正是因为这种紧迫感,让我觉得我应该跟大家分享我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以轻松的方式,谈大家一般不愿意谈,但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也算是我*后走之前对社会的关怀,还有我的爱。”
人生*后十场对话,直击生命深处的豁达
照见生命深处的豁达,重新理解生命、理解生活、理解自己
内容简介
“生死问题是哲学*大的问题,而我又恰好处于这样的生命历程中。按照医生的判断,我随时都可能走人,所以时间很紧迫,也正是因为这种紧迫感,让我觉得我应该跟大家分享我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我以轻松的方式,谈大家一般不愿意谈,但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也算是我*后走之前对社会的关怀,还有我的爱。”当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你就收到了哲学家朱锐留给世界的爱与告别。 被医学宣布仅剩数十天的生命,每天都在体验身体的疼痛与功能丧失,朱锐留下的文字直面每一步更接近死亡的进程。但他无所畏惧,并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带至人生*后时刻。他始终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谈论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这本书正是源自作者朱锐在生命*后的十日对谈,以及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后一门哲学课,汇集了他在哲学研究领域30余年的思考。 从大学教室到安宁病房,他将*后的时间转为生命的渡口,用哲学的理念和生命的实践阐明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死亡的积极性的理解,从古希腊“练习死亡”的哲辩到庄子“大化流行”的生死观,从存在主义困境到爱的终极释义,希望给予读者一个多元的生命视角,重新理解生命、理解生活、理解自己。用哲学和艺术的态度来直面生活中的终极挑战。
目录
导言 朱锐给我的生命教育/刘畅
**章 为什么哲学家不惧怕死亡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我的死亡“练习”
灵魂作为“参数”
第二章 区分“死”和“死亡”
死亡是生生不息的来源
变成“寄居蟹”
关于死亡,没有传记,只有小说
第三章 生命图景
翼装飞行
白霜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后的审判
灵魂的交流是*深的慰藉
第四章 我们不理解恐惧,是因为不理解身体
世界的可能性在身体的舞步中展开
*好的人生莫过于拥有一个强健的胃
爱是恶心的悬置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生命的洪流
第五章 生命图景中的时间
日历时间:作为生命体验的时间
事件时间:作为秩序的时间
身体时间:鳄鱼之眼
破解时间的暴政
第六章 生命的小大之辩
反抗吞噬一切的“大”
生命要比原子大
0.12像素的暗淡蓝点,让宇宙为之闪烁
在有限中寻找无限
第七章 拥有生命深处的豁达
看到生命的完整价值
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八章对话是*好的告别方式
爱是主体的退场
读书是*好的捷径
在重复性的工作里找到精神的自由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确定性
高欲望、低内耗的人生
后记 我想对你说/朱素梅
相关资料
生命的*后时光,他用身体力行的实践,直观呈现了“哲学家何以不惧怕死亡”的命题,让我们在热爱生命的同时,不再畏惧死亡。——《人民日报》·环球人物 他在疾病面前的豁达、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在课堂上展现出的生命力,不断感染和震撼着学生。一位哲学教授的“身体力行”,让生命燃至“*后一课”。——新华社对生命而言,死亡是一种程序。对人类来讲,死亡却可被赋予特别的意义。“朝闻道,夕死可矣”,朱锐的这部作品呈现的就是这个样子。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如果有一天我倒在讲台上,请不要为我悲伤,因为哲学家是不惧死亡的。
我们谈论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确定性。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惧怕那些不应该惧怕的事物,就是作茧自缚。
生命要比原子大。
关于死亡,没有传记,只有小说。
如果生活于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之中,那就是在消磨自己的生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只有有限的身体,才配拥有生命。
死亡是融入生命的洪流,是生生不息。“我是万千逸动的风”,这就是死亡的意义。
每个人都承载着宇宙的奇迹,这不是隐喻,而是事实性的描述;每个人的意识都是宇宙的奇迹,让宇宙为之闪烁,这不是诗意的语言,而是客观的描绘。
#我们传统上都认为“大知”是好事儿,“小知”则是不好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对的。舍小而取大是一种比较片面的思维方式。在今天,有一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生活哲学,我们姑且称之为麻雀主义——过小日子。我生活的天地就在我的后院,这在西方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运动。有人说,“大”是一种资本的变身,是跨国公司的表象,麻雀主义要反抗的就是这种吞噬一切的“大”。麻雀主义不是“躺平”,更不是“卷”。所谓的“卷”实际上是在否定自己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意义。麻雀主义也不是混日子,而是一种“小”意识的觉醒:在后院种几株南瓜,几根胡萝卜,过一种自给自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宣布将自我隔离在商业世界、消费世界这种资本控制一切的霸权主义之外。麻雀主义是积极的,代表了一种现代的环保意识的,甚至是自在自为的人格意识的解放。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大”就盲目地崇拜它,因为“小”就盲目地鄙视它。实际上,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是“小”的。很多城里的人渴望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回到农村;渴望的不是大江大河,而是小溪。个人体验离不开这样的“小”。特别是在今天,在“大”主义控制一切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真正重视个人体验,并且在个人体验之中构建自己的“大”,这将是一种艺术的自我救赎之道。
如果有一天我倒在讲台上,请不要为我悲伤,因为哲学家是不惧死亡的。
我们谈论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确定性。
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惧怕那些不应该惧怕的事物,就是作茧自缚。
生命要比原子大。
关于死亡,没有传记,只有小说。
如果生活于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之中,那就是在消磨自己的生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只有有限的身体,才配拥有生命。
死亡是融入生命的洪流,是生生不息。“我是万千逸动的风”,这就是死亡的意义。
每个人都承载着宇宙的奇迹,这不是隐喻,而是事实性的描述;每个人的意识都是宇宙的奇迹,让宇宙为之闪烁,这不是诗意的语言,而是客观的描绘。
#我们传统上都认为“大知”是好事儿,“小知”则是不好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对的。舍小而取大是一种比较片面的思维方式。在今天,有一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生活哲学,我们姑且称之为麻雀主义——过小日子。我生活的天地就在我的后院,这在西方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运动。有人说,“大”是一种资本的变身,是跨国公司的表象,麻雀主义要反抗的就是这种吞噬一切的“大”。麻雀主义不是“躺平”,更不是“卷”。所谓的“卷”实际上是在否定自己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意义。麻雀主义也不是混日子,而是一种“小”意识的觉醒:在后院种几株南瓜,几根胡萝卜,过一种自给自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宣布将自我隔离在商业世界、消费世界这种资本控制一切的霸权主义之外。麻雀主义是积极的,代表了一种现代的环保意识的,甚至是自在自为的人格意识的解放。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大”就盲目地崇拜它,因为“小”就盲目地鄙视它。实际上,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是“小”的。很多城里的人渴望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回到农村;渴望的不是大江大河,而是小溪。个人体验离不开这样的“小”。特别是在今天,在“大”主义控制一切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真正重视个人体验,并且在个人体验之中构建自己的“大”,这将是一种艺术的自我救赎之道。
#当我们走向社会时,我们不要过度夸大自己的困难或者不公正的待遇,也不要过多地蔑视自己的成就。我们都应该致力于做一个平凡但是大写的人。很多人会忘记社会之大,有各种各样的空间允许每个人自由发挥,有人又会忽视社会之小,在这样大的场景中,平凡才是终极真理,个人生命的体验才是*宝贵的。关注自己的意识,关注意识内容的修缮,让自己纯洁地感受世界。大家要相信自己的渺小不是卑微,因为恰恰是渺小的个人能凭借心中的道德律,媲美浩瀚的星空。我想这才是小大之辩的至理。庄子、薛定谔及暗淡蓝点,指向的可能都是这个道理。
作为*后一课,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稍微有点儿空洞的大道理。事实上,对我个人来说,这完全不是空洞的道理。刘备在去世之前跟他的儿子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实际上也是小大之辩,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理。
作者简介
朱锐(1968-202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曾担任美国森林湖文理学院哲学系终身教授、神经学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横跨哲学、艺术学、神经生物学,在心灵哲学、神经美学、比较哲学、古希腊哲学等研究领域做出积极贡献。
在生命的*后一轮春夏,他带病讲课,探讨自己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7.4¥49.8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6¥36.0 -
谈修养
¥7.0¥20.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5.3¥45.0 -
好的孤独
¥12.5¥36.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