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吕著中国通史(图文导读版)精--吕思勉历史著作集/吕思勉著 张国刚导读

- ISBN:978710116686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703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101166866 ; 978-7-101-16686-6
本书特色
◎原作者享誉史林,久为读者青睐。吕思勉先生深受顾颉刚、谭其骧、杨联陞、严耕望等史学名家大家之赞誉,如顾颉刚赞为“全国中精熟全史者唯此一人”,谭其骧称“能如先生之于书几无所不读,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者,吾未闻有第二人”,严耕望先生更是推许其为民国四大史学家之一。所撰二十种左右的教科书,大多自出版以来再版不断。
◎名家倾情撰写导读,纵论其学术地位。新版特邀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先生撰写导读,宏文从中国现代学术两大转变着眼,指出吕思勉先生与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顾颉刚、陈寅恪、傅斯年、郭沫若、范文澜等均为**次转变的重要代表人物。吕思勉先生既接受了新学的洗礼,又保持着浓厚的旧学传统,著述多持平允之论,在当今具有重读、再读的价值。
◎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备,文化史经典读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作者有意将上编“中国文化史”置于下编“中国政治史”之前,一反传统史书的旧体例。作者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与文化有关,因此他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广义文化史中,使得上编涉及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共十八个专题,内容广博,条理清晰,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备,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史经典读本。
◎还原历史场景,甄选一百七十余图。在当今视觉时代之下,“无图不成书”,“无图不读书(通俗类)”。此次新版配有与书中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一百七十余幅,不仅来源广,而且类型多,涉及绘画、书法、壁画、石刻、旧刻本、手稿、老照片、年画、版画、漫画,等等。版式美观,文图交辉。
内容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家”。《吕著中国通史(名家导读版)》是“吕思勉历史著作集”的一种,拟请著名历史学家、虞云国教授进行导读,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本书的特点、影响,以及吕思勉历史研究的价值等。当代名家学者导读前辈历史名著,相当于不仅给读者提供智慧宝藏,还给配送了一把打开宝藏的钥匙,对更好理解历史有很好的帮助。同时,本书将采用适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的新版式,打造一套高品质、高质量的历史文化大众读本。
前言
绪 论
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他,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问题,在略知学问的人,都会毫不迟疑地作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什么叫做前车之鉴呢?他们又会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昔人所为而得,我可以奉为模范;如其失策,便当设法避免;这就是所谓“法戒”。这话骤听似是,细想就知道不然。世界上哪有真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远者且勿论。欧人东来以后,我们应付他的方法,何尝不本于历史上的经验?其结果却是如何呢?然则历史是无用了么?而不知往事,一意孤行的人,又未尝不败。然则究竟如何是好呢?
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该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没有两件真相同的,执应付此事的方法,以应付彼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于包含众事之理,以应付事实,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见的,舍事而求理,无有是处。所以我们求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事实。
目录
导读 张国刚
自序
绪论
上编 中国文化史
**章 婚姻
第二章 族制
第三章 政体
第四章 阶级
第五章 财产
第六章 官制
第七章 选举
第八章 赋税
第九章 兵制
第十章 刑法
第十一章 实业
第十二章 货币
第十三章 衣食
第十四章 住行
第十五章 教育
第十六章 语文
第十七章 学术
第十八章 宗教
下编 中国政治史
第十九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二十六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二十八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二十九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三十三章 晋初的形势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兴亡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五十一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乱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曾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至1951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51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历史学一级教授。1957年病逝于上海,享年74岁。2018年,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推出的首批“上海社科大师”。吕思勉先生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教学,为教学与研究互动之楷模。学术体系博大精深,贯通与专精兼具,在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民族史、文学史、文字学等领域皆有建树。教学之余,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社会史》《中国民族史》《吕著史学与典籍》《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后被汇集为《吕思勉全集》。
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所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入选“2016中国好书”。主要著述包括《〈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西文化关系史》《唐代藩镇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资治通鉴启示录》等。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中国历史常识
¥17.9¥49.8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