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13985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0,342页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59139856 ; 978-7-5591-3985-6

本书特色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所讲述的都是临床实践中真正有效的事情。如果您想成为能够通过这个过程进行治疗的临床医生,请认真阅读这本书,认真考虑眼前患者的现状,反复进行假说验证。

内容简介

本书就膝关节展开,强调组织推理的重要性,从临床中假说验证的重要性、临床推论中的评价、容易引起疼痛的组织的评估和治疗实践、可动域·改进灵活性和两个综合征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掌握膝盖中引起疼痛的组织,找到组织的机械原因,然后通过这个过程就能消除疼痛。

前言

原著前言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已经与患者打了大约30年的交道了。如果有人问我,在这30年 里,作为临床医生,我*看重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成长”。
我并没有特别的才能,手也不够灵巧,因此也没有掌握什么特别的技术。正因如此, 我只能靠着“想要在临床领域不断成长”的信念,一路走到今天。

目录

目 录



第 1 章 临床假设验证的重要性 1
1.什么是假设验证 2
1)组织学推测 3
2)力学推测 4
2.假设验证的重要性 6
1)有一些需要验证的病例 6
2)实际病例 8
3)假设验证的重要性 10

第 2 章 临床推测中的评估 11
1.评估病情时的三个级别 12
1)什么是三级评估 12
①**级评估 12
②第二级评估 13
③第三级评估 14
2)疼痛的“首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的概念 17
3)诊断的重要工具 20
2.正确进行假设验证的顺序 21
3.问诊 24
1)问诊的要点 24
2)问诊的意义 32
3)问诊后筛查工作的重要性 33
4.触诊 35
1)提高触诊技巧的秘诀 36
2)疼痛的好发部位 38

i 目 录

①膝关节前侧的触诊 38
②膝关节内侧的触诊 40
③膝关节外侧的触诊 43
④腘窝部的触诊 44
5.利用关节运动的评估法 47
1)通过关节运动可以施加哪些负荷? 47
①施加“伸长”负荷 47
②施加“压缩、收缩、弯曲”负荷 48
③施加“摩擦、滑动”负荷 49
④施加“收缩”负荷 49
2)利用关节运动可以评估哪些问题? 50
①硬度、松弛度 50
②疼痛 51
③肌肉力量 52
④感觉障碍 53
⑤不适感、摩擦音、恐惧感 54
6.膝关节的力学评估 55
1)非负重位的形态评估和活动度评估 55
①髋关节 55
②膝关节 58
③足部和踝关节 59
2)站立位体态评估 59
①站立相前半期反映的项目 60
②站立相后半期反映的项目 62
3)负重位应力测试 68
①双脚站立的knee-in、knee-out测试 68
②回旋测试 70
③交叉环绕和侧向环绕测试 71
4)动作分析 73
①容易陷入的3个误区 73

目 录 ii

②基本概念(倒立摆理论) 77
③核心肌群的观察方法 84
④基于关节力矩的动作分析 88
⑤我认为的动作分析是 93

第 3 章 评估和治疗易产生疼痛的组织 95
1.髌下脂肪垫 96
1)组织学评估 97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97
②通过伸展和屈曲压痛测试法进行评估 97
③膝关节伸展活动范围的左右差异的评估 100
④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 101
2)力学评估 103
①非负重位的形态评估 103
②站立位体态评估 107
③负重位应力测试 108
④动作分析 109
3)治疗实践 110
①改善髌下脂肪垫的柔韧性 110
②通过改善膝关节的扭曲,扩大髌下脂肪垫的移动路径 113
③松解髌下脂肪垫移动路径的周围组织 118
4)髌下脂肪垫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119
2.髌腱和髌骨支持带 120
1)组织学评估 120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120
②通过屈曲和伸展压痛测试法进行评估 121
③通过股直肌伸长测试(Ely测试的改良)进行评估 122
④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 123
2)力学评估 124
①非负重位的形态评估和可动特性的评估 124

iii 目 录

②站立位体态评估 124
③负重位应力测试 125
④动作分析 126
3)治疗实践 127
①改善股直肌的过度紧张及股四头肌的滑动性 127
②改善膝关节的过度伸展力矩 128
③改善其他力学负荷 133
4)髌腱和髌骨支持带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134
3. 内侧副韧带 135
1)组织学评估 135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135
②压痛的评估 135
③伸展测试的评估 136
④影像学检查 137
⑤活动范围评估 138
2)力学评估 139
①非负重位的形态评估和可动特性的评估 139
②站立位体态评估 140
③负重位应力测试 140
④动作分析 141
3)治疗实践 142
①改善滑动障碍,扩大活动范围 142
②改善膝关节的内翻及内旋力矩 144
4)内侧副韧带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147
4.半月板 148
1)组织学评估 148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148
②压痛的评估 149
③影像学检查 150
④肿胀的确认 151

目 录 iv

⑤活动范围测试 151
⑥麦氏征试验 152
2)力学评估 154
①站立位体态评估 154
②负重位应力测试 154
③动作分析 155
3)治疗实践 157
①改善活动范围 154
②改善半月板的力学负荷 159
4)半月板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163
5.鹅足 165
1)组织学评估 165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165
②压痛的评估 165
③影像学检查 166
④肌肉伸长测试 166
2)力学评估 169
①非负重位的形态评估和可动特性的评估 169
②站立位体态评估 169
③负重位应力测试 169
④动作分析 170
3)治疗实践 172
①改善股薄肌的过度紧张和伸展性 172
②改善膝关节过度外旋的力学负荷 174
4)鹅足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176
6.半膜肌 178
1)组织学评估 178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178
②压痛测试的评估 178
③半膜肌伸展测试的评估 179

v 目 录

④活动范围评估 180
⑤影像学检查 181
2)力学评估 181
①站立位体态评估 182
②负重位应力测试评估 182
③动作分析 183
3)治疗实践 184
①半膜肌和腓肠肌的过度紧张和滑动性的改善 184
②膝关节外旋的力学负荷的改善 186
③站立相末期(TSt)脚后跟离地延迟的改善 188
4)半膜肌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190
7.隐神经 191
1)组织学评估 191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191
②压痛测试和牵引测试的评估 192
③疼痛诱发试验(隐神经的滑动试验) 193
④影像学检查 194
2)力学评估 195
①站立位体态评估 195
②负重位应力测试 195
③动作分析 197
3)治疗实践 198
①缝匠肌的过度紧张和伸展性的改善 198
②皮肤和肌膜滑动障碍的改善 199
③迈步相初期(ISw)髋关节屈曲力矩增大的改善 201
4)隐神经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201
8.髂胫束 203
1)组织学评估 203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203
②压痛测试和握持测试的评估 203

目 录 vi

③伸长测试的评估 204
2)力学评估 206
①非负重位的形态评估和可动特性的评估 206
②站立位体态评估 207
③负重位应力测试 207
④动作分析 208
3)治疗实践 209
①包括附着肌群在内的髂胫束整体伸展性的改善 210
②髂胫束和股骨外髁的滑动性改善 212
③减小膝关节外翻力矩 213
④减轻髋关节内收位负荷 215
4)髂胫束综合征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216
9.腘肌 219
1)组织学评估 219
①从问诊中了解到的事情 219
②压痛测试的评估 220
③影像学检查 220
2)力学评估 221
①非负重位的形态评估和可动特性的评估 221
②站立位体态评估 223
③负重位应力测试 224
④动作分析 225
3)治疗实践 226
①改善膝关节外旋的力学负荷 226
②后外侧支撑结构等膝关节后方软部组织僵硬度的改善 229
③促进膝关节屈曲时的内旋运动 230
4)胭肌和胭肌腱的评估和治疗总结 231

第 4 章 活动范围和柔韧性的改善 235
1.改善活动范围和柔韧性的重要性 236

vii 目 录

2.膝关节伸展受限的改善 241
1)按部位划分限制因素 241
①确认 241
②存在限制因素的部位 242
2)对伸展限制的评估和治疗实践 244
①髌前且在髌骨下方感觉到受限时 245
②髌前且在髌骨上方感觉到受限时 247
③髌后且在内侧感觉到受限时 250
④髌后且在外侧感觉到受限时 252
⑤髌后且在中央感觉到受限时 255
3)改善的注意事项 256
①“目标”组织的变化 256
②对疼痛的关怀 257
③膝关节的外旋操作 258
3.膝关节屈曲受限的改善 261
1)生活中必要的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 261
2)按部位划分限制因素 263
①确认 263
②按部位划分限制因素 264
3)对屈曲受限的评估和治疗实践 265
①髌前且在髌骨上方感觉到受限时 266
②髌前、髌骨附近及下方感到受限时 270
③髌后且在外侧感觉到受限时 272
④髌后且在内侧感觉到受限时 275
⑤髌后且在中央感觉到受限时 277
4)改善的注意事项 278


第 5 章 两种综合征 281
1.膝关节过度外旋综合征 283


目 录 viii

1)概要 283
2)疼痛的发生机制 284
①主要由大腿内旋引起的过度外旋 284
②主要由大腿外旋引起的过度外旋 285
3)评估 291
①非负重位的形态评估和可动特性的评估 291
②站立位体态评估 293
③动作分析 294
4)治疗实践 295
①共同的练习 295
②抑制大腿内旋的练习 297
③抑制大腿外旋的练习 299
2.骨性关节炎 302
1)概要 302
2)力学负荷 303
①膝关节内翻 303
②膝关节外旋 304
③膝关节的胫骨外侧移位 305
3)疼痛的发生机制 307
①髌下脂肪垫 309
②半膜肌 311
③内侧关节间隙的关节囊 312
④后外侧支持结构 314
⑤鹅足 315
4)评估和治疗的流程 316
①评估和治疗的基本概念 316
②评估和治疗的流程 317
5)活动范围和硬度的改善 319
①改善髌骨下移 319
②改善髌骨外侧支持带周围的滑动性 321

ix 目 录





③改善股四头肌和髌上囊的滑动性 323
④改善腘窝外侧组织的滑动性 325
6)对疼痛组织的组织学改善方法 327
①内侧关节间隙部的关节囊 328
②后外侧支持结构 329
7)对疼痛组织的力学改善方法 329
①站立相末期(TSt)足部动作的改善 329
②躯干功能的改善 330
③其他力学方法 334
8)总结 336

参考文献 337

后记 34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園部俊晴,Condition Lab康复实验室所长,物理治疗师。专注于整形外科领域的治疗,涉及足部、膝部、股关节、腰部等。 李远辉,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主持省厅级、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厅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含SCI文章)。 夏振兰,主管护师,2012年硕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原**军医大学),现工作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创骨关节外科,大外科护士长。 袁惠萍,2008年本科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原广州医学院),现工作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管护师。 陈小春,2019年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目前就职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