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47007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11470072 ; 978-7-5114-7007-2

本书特色

本书可供油气勘探和开发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使用,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对其他学科领域的非专业人士了解沉积物和沉积岩结构的起源和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本书能为更深入地研究沉积作用,通过相分析认识古沉积环境提供可靠的依据。

内容简介

沉积构造地质学习及沉积专业方向的基础,如何快速提高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大量的观察和学习。本书为理解沉积构造形态和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基础参考资料或工具书,书中提供了大量彩色照片,例子既来自现今的沉积环境,也有来自古代的地层序列,便于读者快速理解。内容包括了层理、流体和泥沙的基本特性、侵蚀结构、泥页岩中的沉积构造、砂砾岩中的沉积构造、化学和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变形和扰动造成的结构、构造组合与环境解释等。

目录

 **章 沉积构造研究简介 1
1.1 本书的性质 2
1.2 沉积构造具有更广泛的地质背景 3
1.3 沉积构造与科学 3
推荐参考文献 6

 第二章 层 理 8
2.1 层理的性质 8
2.2 层理的意义 18
2.3 学习技巧 22
推荐参考文献 23

 第三章 流体、水流和沉积的基本性质 24
3.1 引言 24
3.2 低黏度流体和流动的性质 24
3.3 波浪 31
3.4 水流作用下沉积物的性质 32
3.5 侵蚀作用 35
3.6 沉积物的搬运方式 38
3.7 重力流沉积 39
3.8 火山碎屑密度流 47
3.9 学习技巧 48
推荐参考文献 49
 第四章 侵蚀构造 51
4.1 引言 51
4.2 底痕 52
4.3 现代和古代沉积物表面的小型构造 63
4.4 垂向剖面侵蚀特征 66
4.5 学习技巧 73
推荐参考文献 74

 第五章 泥、泥岩和页岩中的沉积构造 75
5.1 引言 75
5.2 结构和纹层 77
5.3 学习技巧 81
推荐参考文献 82

 第六章 砂及砂岩沉积构造 83
6.1 水成波状交错层理 83
6.2 水成沙丘、沙波、沙坝和交错层理 101
6.3 平坦地层和平行纹层 124
6.4 起伏光滑表面和纹层 127
6.5 丘状和洼状层理 128
6.6 块状砂层 130
6.7 正粒序、逆粒序、鲍马序列和混合事件层 131
6.8 风成地层和层理 135
6.9 学习技巧 159
推荐参考文献 160

 第七章 砾石、砾岩和角砾岩中的沉积构造 161
7.1 引言 161
7.2 分类 162
7.3 砾石沉积的形态和一般环境 164
7.4 结构、组构和构造:形成模式 167
7.5 块体性质和结构的形成过程 182
7.6 砾石构造的应用 186
7.7 学习技巧 187
推荐参考文献 187

 第八章 化学和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188
8.1 引言 188
8.2 化学沉淀 188
8.3 生物对沉积物的沉淀和结合作用 196
8.4 早期胶结 205
8.5 石灰岩中的其他层理现象 208
8.6 学习技巧 208
推荐参考文献 209

 第九章 变形及扰动构造 210
9.1 引言 210
9.2 物理作用导致的软沉积物变形 210
9.3 化学成因扰动构造 236
9.4 生物沉积构造:遗迹化石 250
9.5 学习技巧 279
推荐参考文献 279

 第十章 沉积构造组合与环境解释 281
10.1 引言 281
10.2 现代环境的制图 281
10.3 岩石序列剖面测量 282
10.4 岩石中垂向层序的解释 285
10.5 关键地层界面 289
10.6 沉积岩横向关系解释 291
10.7 学习技巧 299
推荐参考文献 300

 附录1 定向数据:采集、展示、分析和解释 301
 附录2 松散沉积物的取样和保存 307
 附录3 现今环境的研究方法 309
 附录4 遗迹化石研究技术 312
 附录5 沉积测井技术 314
 附录6 常见沉积岩性和构造的图例 317
 《沉积构造(第四版)》后记 319
 参考文献 32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元昊,男,1976年3月生,河南商丘人,汉族,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1995.9-1999.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察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9-2002.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构造地质学理学硕士学位。2005.9-2008.7,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获矿产普查与勘探工学博士学位。
2002.07-2017.05,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2017.06-至今,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含油气盆地构造、沉积、储层、成藏等方面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在石油学报、古地理学报等国内多个核心期刊及学术研讨会上共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获厅局级科技创新奖多次。教学上主要承担《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学》《事件沉积学》《石油勘探哲学与思维》等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