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包邮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1星价 ¥92.2 (7.2折)
2星价¥92.2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28964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28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313289643 ; 978-7-313-28964-3

本书特色

1.出版60年再版15次,全球11种语言译本,至今仍为军政关系研究中*具影响力的著作!

2.基辛格同窗、福山之师塞缪尔·亨廷顿处女作!一部颠覆认知的硬核经典,读懂军队与国家的深层逻辑,被誉“军政研究天花板”。

3.从德国悲剧到美国危机,军政失衡如何引发灾难?亨廷顿以全球视野解析历史案例,揭秘军政关系的永恒难题!


内容简介

1951年,杜鲁门总统因麦克阿瑟将军不服从指挥而解除了他的职务,这一重大事件激发了亨廷顿的灵感,促使其撰写了个人的**本学术专著来思考这一问题:在一个信泰自由主义的民主社会里,国家究竟应该与代表着保守主义的军队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亨廷顿在历史语境中对军事职业的形成进行梳理,指出军事职业不仅有独特的专业技能,还通过其独有的责任和内在的科层制组织自治同其他职业区分开,因此需要将军政关系作为国家政制结构的关键问题加以处理。通过历史的与比较的考察,军政关系的基本理想类型被界定为“主观文官控制”与“客观文官控制”,前者将能够控制军事权力的文官集团权力*大化扩展,后者则*大化军事职业主义。在此基础上,亨廷顿指出,处理军政关系的根本在于意识形态,从自由主义转向保守主义是保障军事安全的必要条件。

本书在 1957 年甫一出版即引起广泛的讨论与争议一举奠定了亨廷顿的学术地位,已再版15次,至今仍为军政关系研究中*具影响力的著作,也始终是政治学领域的经典作品。


目录

导论 国家安全与军政关系

军政关系的至关重要

**编 军事制度与国家:理论与历史的视角

**章 军人作为职业

职业化与军队

职业的概念

军事职业





第二章 西方社会军事职业的兴起

一种新的社会类型

雇佣军与贵族军官

18世纪的贵族制军事

职业化的理想:军事技艺与天赋

职业主义的起源

职业化制度的出现(1800—1875)

欧洲职业主义:厄普顿将军的总结(1875)

职业伦理的塑造: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战争的独立性与从属性

第三章 军事思维:军事职业精神中保守的现实主义

军事思维的含义

职业化军事伦理

第四章 权力、职业主义与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军政关系

多样化的文官控制

军政关系的两个层次

客观文官控制的平衡

军政关系的模式

第五章德国与日本:军政关系的实践

德国与日本的模式

德国:军事职业主义的悲剧

日本:军国主义政治的持续


第二编 美国的军事权力:1789—1940年的历史经验

第六章 意识形态的常态:自由主义社会对抗军事职业主义

美国军政关系的历史常态

自由主义在美国的盛行

面对军事事务的自由主义进路

自由主义政治中的军事英雄

第七章 结构的常态:保守主义宪法对文官控制

客观文官控制在宪法中的缺席

制宪者与文官控制

民兵条款与军事联邦主义:帝国之内的帝国

权力的分立:国家武装力量的双重控制

统帅条款:政治-军事的科层制

文官控制与宪政政府

第八章 内战前美国军事传统的根源

美国军事思维的三条脉络

联邦主义的失败:汉密尔顿夭折的职业主义

技术主义

平民主义

职业主义

第九章 美国军事职业的创建

商业和平主义的主导:工业主义与军事主义的对峙

孤立年代:黑暗与光明

创新的核心:谢尔曼、厄普顿、鲁斯

职业主义的制度

美国军事思维的形成

第十章 新汉密尔顿主义妥协的失败(1890—1920)

新汉密尔顿主义的本质

马汉与伍德:军方评论家的悲剧

早夭的社会认同(1918—1925)


第十一章 军政关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稳定

商业自由主义及其改革派的敌意与军事职业主义

改革自由主义:军事主义的实用对待

军事制度

美国军事伦理(1920—1941)


第三编 美国军政关系的危机(1940—1955)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权力炼金术

总体战中的军政关系

宏观战略中的军事权威与影响力

军方对战时权力的调整

经济动员中的军政关系

和谐与争端的产物

第十三章 战后十年的军政关系

军政关系的选择

关于军政关系的战后视角

美国社会中的军方影响力

第十四章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政治角色

政治角色:独立实体与拥护者

杜鲁门政府的参联会

朝鲜战争:将领、军队与公众

艾森豪威尔政府前两年的参联会

结论

第十五章 分权与冷战中的国防

分权的影响

权力分立vs职能分立

分权vs军事职业主义

分权vs战略一元主义

第十六章 军政关系的部门结构

战后十年的组织问题

参联会:法律形式与政治现实

审计长:国防部的超我

部长的角色

职务的需求

第十七章 走向新的平衡

安全的必要条件

意识形态环境的改变

保守主义与安全

军事典范的价值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塞缪尔·亨廷顿,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16岁入耶鲁大学,两年半即提前毕业,加入美军参加二战。战争结束后,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23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与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同窗。1957年,亨廷顿出版个人**本专著《军人与国家》,此书观点激怒了自由主义的政治学界,因而与布热津斯基一同离开哈佛入职哥伦比亚大学。1962年,哈佛大学聘请亨廷顿为终身教授,直至荣休,培养了包括弗朗西斯·福山、扎卡里亚在内的一批著名政治学者。曾任约翰逊、卡特政府顾问,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累计出版著作 17部,其中*著名的作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被译为 39种文字,被誉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知识界的巨匠之一”。

译者简介:

李晟,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繁荣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