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配式路桥技术研究

包邮装配式路桥技术研究

1星价 ¥142.8 (8.5折)
2星价¥142.8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925110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15925110 ; 978-7-5159-2511-0

内容简介

本书以道路交通建设为宏观背景,紧密追踪并融合了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新进展,系统而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装配式路桥技术的探索与研究。书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涵盖五大类别、十五项已突破的关键技术,较为系统地解决了应急运输交通领域的问题或难题。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装配式网架桥梁、装配式箱型铝合金桥梁、装配式X型铝合金桥梁、装配式充气桥梁、平时隐形应急时快速架设的缆索支撑桥梁、装配式UHPC桥梁、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倒刺锚杆、装配式排洪渠、装配式帐篷索、装配式Π型挡土墙等多项技术,形成了一个丰富且实用的技术体系。本书旨在为路桥建设与交通运输保障领域的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及实践者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指南,并为提升我国的路桥建设技术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贡献力量。

前言

装配式技术是指一种将工业化生产的产品部件通过可靠的装配方式,按照标准化程序现场装配成型的施工作业技术,可以实现像组装积木一样快速对部品部件进行组合,达到建造速度快、受天气制约小、绿色环保、节省劳动力的效果。装配式路桥技术则是指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装配技术,是满足道路工程建设快速、环保、经济等要求的关键技术,也是应急态道路抢修抢建、交通要道震损重构的关键技术。

针对路桥装配技术领域车辆运输亟须解决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不足的现状,以道路交通建设为背景,紧密结合国内外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著者深入开展了系列装配式路桥技术研究,提出了五类十五项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装配式路桥技术体系,较为系统地解决了应急运输交通领域的相关问题或难题。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系列快速架设的装配式桥梁、快速架设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快速架设的装配式挡土墙、快速架设的装配式排洪渠、快速架设的帐篷索,以及快速施工的倒刺锚杆等五大类装配式技术。相关研究成果申请多项国家专利。


衷心感谢北京交通大学高日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邓宗才教授给予的长期支持与协作。

谨以此书献给为我提供人生舞台的单位,给予帮助的领导、同事们,以及在道桥领域工作的同行们。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关键技术及创新3
第2章装配式空间网架桥梁结构研究4

2.1装配式空间网架桥梁结构体系4

2.1.1空间网架结构4

2.1.2横梁5

2.1.3桥面承载板6

2.1.4空间网架装配拼接的考虑7

2.1.5带有加强弦杆的空间网架结构7

2.1.6张弦空间网架结构8

2.2结构受力分析8

2.2.1跨径60 m空间网架结构力学分析9

2.2.2跨径60 m带有加强弦杆空间网架结构力学分析11

2.2.3跨径60 m张弦空间网架结构力学分析13

2.2.4跨径80 m空间网架结构力学分析15

2.3空间网架桥和现有装配式公路钢桥的对比19

2.4小结19
第3章应急用轻型、快速架设的桥梁结构体系研究20

3.1结构体系设计理念21

3.1.1主缆21

3.1.2横梁及端部固定装置21

3.1.3桥面承载板23

3.1.4桥梁配重24

3.2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验算24

3.2.1整桥受力分析24

3.2.2横梁结构分析31

3.2.3桥面承载板结构分析32

3.3小结34
第4章快速架设的装配式高强铝合金桁架桥梁承载能力研究36

4.1引言36

4.2快速架设的装配式高强铝合金桥梁结构型式37

4.3快速架设的装配式高强铝合金桥梁承载性能研究39

4.3.1模型参数39

4.3.2跨径20 m铝合金桥梁承载性能40

4.3.3跨径32 m铝合金桥梁承载性能42

4.3.4跨径40 m铝合金桥梁承载性能45

4.3.5跨径52 m铝合金桥梁承载性能47

4.3.6车桥动力分析50

4.4小结54
第5章快速拼接的装配式箱型铝合金桥梁结构研究55

5.1快速拼接的装配式箱型铝合金桥梁结构型式55

5.2快速拼接的装配式箱型铝合金桥梁结构承载性能研究58

5.2.1模型参数58

5.2.2加载作用分析59

5.2.3结构稳定性分析64

5.2.4结构自振频率与模态65

5.3小结66
第6章快速架设的装配式X型桥梁结构研究67

6.1快速架设的装配式X型铝合金桥梁结构型式67

6.2快速架设的装配式X型铝合金桥梁结构承载性能研究69

6.2.1整体结构受力分析69

6.2.2整体结构加载作用分析70

6.2.3桥面承载板受力分析76

6.2.4结构自振频率与振型76

6.2.5结构稳定性分析78

6.3小结79
第7章装配式超高性能混凝土快速拼接桥梁研究81

7.1引言81

7.2装配式超高性能混凝土快速拼接桥梁结构体系82

7.3结构受力分析84

7.3.1板单元结构受力分析84

7.3.2块体单元结构受力分析87

7.4小结94
第8章快速架设的充气膜组合受力桥梁结构研究95

8.1引言95

8.2快速架设的充气膜组合受力桥梁结构型式95

8.3快速架设的充气膜组合受力桥梁结构承载性能研究97

8.3.1**种组合型式97

8.3.2第二种组合型式105

8.3.3结构稳定性分析110

8.4小结111
第9章快速架设的环状充气式桥梁结构研究112

9.1快速架设的环状充气式桥梁结构型式112

9.2快速架设的环状充气式桥梁结构体系承载性能研究114

9.2.1计算模型114

9.2.2跨向单环承载力分析114

9.2.3跨向双环承载力分析115

9.2.4跨向多环承载力分析117

9.3小结120
第10章快速架设的筒状充气式桥梁结构研究121

10.1快速架设的筒状充气式桥梁结构型式121

10.2快速架设的筒状充气式桥梁结构承载性能研究123

10.2.1计算模型123

10.2.2快速架设的筒状充气式桥梁静力分析124

10.2.3快速架设的筒状充气式桥梁显示动力分析128

10.3小结133
第11章快速架设的跨越桥涵装配式结构研究135

11.1结构型式一——跨中销棒锁定的承载结构135

11.1.1结构型式135

11.1.2承载能力分析138

11.2结构型式二——由引道板和承载板构成的承载结构144

11.2.1结构型式144

11.2.2承载能力分析146

11.2.3跨越较大跨径桥涵的探讨149

11.3结构型式三——装配式支撑承载结构155

11.3.1结构型式155

11.3.2承载能力分析156

11.4小结162
第12章装配式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164

12.1引言164

12.2装配式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165

12.2.1平面布置165

12.2.2企口接缝构造166

12.2.3预应力钢筋布设166

12.3装配式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167

12.3.1计算模型167

12.3.2工况分析168

12.4小结172
第13章新型装配式Π型挡土墙研究174

13.1引言174

13.2Π型挡土墙结构型式174

13.2.1结构型式一——结构单元之间独立支撑174

13.2.2结构型式二——结构单元通过填土支撑175

13.3Π型挡土墙支挡能力研究177

13.3.1结构型式一的支挡能力研究177

13.3.2结构型式二的支挡能力研究183

13.3.3支挡能力总结185

13.4两种Π型挡土墙特点对比及造价经济性分析187

13.5小结187

第14章新型山区道路拓宽方案研究188

14.1新型路基拓宽方案结构型式189

14.2新型路基拓宽方案结构承载性能研究192

14.2.1计算参数192

14.2.2计算模型193

14.2.3枕梁埋深0.8 m整体承载能力分析194

14.2.4枕梁埋深1.6 m和2.4 m整体承载能力分析198

14.2.5承载梁抗倾覆稳定性验算202

14.3新型路基拓宽方案和传统挖方方案经济性对比203

14.4小结203
第15章新型装配式索结构研究204

15.1引言204

15.2新型装配式帐篷索结构型式204

15.3新型装配式帐篷索结构承载性能研究208

15.3.1计算参数208

15.3.2计算分析模型209

15.3.3索结构承载能力分析210

15.4帐篷结构风载荷体型系数计算214

15.5小结216
第16章新型倒刺锚杆结构研究217

16.1倒刺锚杆结构构造217

16.2倒刺锚杆承载性能研究218

16.2.1计算模型218

16.2.2工况一——不考虑注浆时插入与拔出承载力分析219

16.2.3工况二——考虑注浆时插入与拔出承载力分析222

16.3小结224
第17章某场地高边坡和洪水综合治理工程研究225

17.1引言225

17.2工程概况226

17.3场地东侧高边坡治理227

17.3.1边坡地质情况227

17.3.2边坡稳定性计算227

17.3.3边坡治理设计228

17.4场地南侧山谷来洪治理230

17.4.1百年一遇洪水计算230

17.4.2排洪渠断面尺寸确定231

17.4.3排洪渠平面、纵断面设计231

17.5场地南侧滑坡体及高边坡治理233

17.5.1滑坡体变形特征233

17.5.2滑坡体稳定性分析233

17.5.3滑坡体后方高边坡稳定性分析234

17.5.4南侧滑坡及高边坡治理设计234

17.6小结237
参考文献238
附录A相关专利列表243
附录B相关专利内容24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立乾,研究员,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国家文物局方案审核专家,从事特种工程结构理论及实践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