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剑南诗解(精装)

包邮杜甫剑南诗解(精装)

1星价 ¥83.2 (6.5折)
2星价¥81.9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384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220138447 ; 978-7-220-13844-7

本书特色

《杜甫剑南诗解》不仅是对杜甫诗歌的一次全面解读,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与诗圣对话,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开启杜甫剑南诗的探索之旅,感受诗圣笔下的壮阔情怀与细腻情感。
书籍精美设计,书中插有周啸天手书杜诗及国画大师彭先诚创作的杜甫诗意画多幅,宣纸印刷,完美呈现,邮票打孔设计,方便读者取作书签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杜甫旅居巴蜀创作的全部诗歌的释读著作。乾元二年(759)十二月初,杜甫从同谷(甘肃成县)启程前往成都。成都是剑南道的首府。剑南道是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废州郡制设置的行政区,因位于剑门关南,故名。杜甫的成都诗,广义上应称杜甫的“剑南诗”。自剑南入蜀,杜甫在蜀地生活的六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其创作态度及艺术造诣,用杜甫自己的话加以概括,一句是“老去诗篇浑漫与”(《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也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一句是“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也就是对近体格律的细心推求;一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也就是要把诗句挂到别人嘴上。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
本书收入杜甫全部剑南诗共344题400余首。逐篇先作题解,表明写作时间,地点,缘起,酌情予以点评。次列正文。再作注释,以助阅读欣赏。

目录

目 次


剑门  _001
鹿头山  _002
成都府  _004
酬高使君相赠  _006
卜居  _007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
营茅屋赀  _008
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  _009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_010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
数百栽  _011
诣徐卿觅果栽  _012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_012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_013
堂成  _014
蜀相  _015
石笋行  _017
梅雨  _018
有客  _019
江村  _020
江涨  _021
为农  _022
宾至  _023
狂夫  _024
田舍  _025
恨别  _026
野老  _027
云山  _028
遣兴  _029
遣愁  _030
杜鹃行  _031
戏韦偃为双松图歌  _032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_033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_034
北邻  _036
南邻  _037
过南邻朱山人水亭  _038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_039
赠蜀僧闾丘师兄  _040
泛溪  _042
出郭  _044
散愁二首  _045
建都十二韵  _046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_048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_049
村夜  _050
西郊  _051
寄杨五桂州谭  _052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
相忆见寄  _053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_054
寄赠王十将军承俊  _055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_055
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  _056
游修觉寺  _057
后游  _058
遣意二首  _059
漫成二首  _060
客至  _062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_063
绝句漫兴九首  _065
春夜喜雨  _067
春水  _068
春水生二绝  _069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_070
江亭  _071
早起  _072
落日  _073
可惜  _073
独酌  _074
徐步  _075
寒食  _076
石镜  _077
琴台  _078
水槛遣心二首  _079
进艇  _080
少年行二首  _081
朝雨  _082
晚晴  _083
江涨  _084
高楠  _085
恶树  _086
一室  _087
所思二首  _088
闻斛斯六官未归  _089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
陶王二少尹  _090
野望因过常少仙  _091
丈人山  _092
寄杜位  _093
送裴五赴东川  _094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_094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_09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097
石犀行  _098
逢唐兴刘主簿弟  _100
敬简王明府  _101
重简王明府  _102
百忧集行  _102
徐卿二子歌  _103
戏作花卿歌  _105
赠花卿  _106
赠虞十五司马  _107
病柏  _108
病橘  _110
枯棕  _111
枯楠  _113
不见  _114
草堂即事  _115
徐九少尹见过  _116
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
待聊寄此作  _117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
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_118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
(共用寒字)  _119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
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
简李公二首  _120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
自成都回  _121
少年行  _122
魏十四侍御就弊庐相别  _123
赠别何邕  _124
绝句  _125
赠别郑赴襄阳  _125
重赠郑  _126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
却归聊寄此诗  _127
送段功曹归广州  _128
江头五咏  _129
畏人  _131
屏迹三首  _132
野望  _133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_134
严中丞枉驾见过  _135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_136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_138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
奉答二绝  _139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
乳酒一瓶  _140
三绝句  _141
戏为六绝句  _142
戏赠友二首  _144
野人送朱樱  _145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
酒馔(得寒字)  _146
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
(得空字)  _147
大雨  _148
溪涨  _150
大麦行  _151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_152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
楼宴(得心字)  _154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_155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_156
观打鱼歌  _157
又观打鱼  _158
越王楼歌  _159
海棕行  _160
姜楚公画角鹰歌  _161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_162
光禄坂行  _163
苦战行  _164
去秋行  _165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
使窦侍御  _166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_168
题玄武禅师屋壁  _169
悲秋  _170
客夜  _171
客亭  _171
奉赠射洪李四丈(明甫)  _172
秋尽  _173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_174
玩月呈汉中王  _176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
公学堂遗迹  _177
陈拾遗故宅  _178
谒文公上方  _179
寄高  _181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  _182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
五里山水作  _183
过郭代公故宅  _184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_186
通泉县署屋壁后
薛少保画鹤  _187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高顶宴姚
通泉晚携酒泛江  _188
野望  _190
渔阳  _191
赠韦赞善别  _19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_192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_193
远游  _195
柳边  _195
花底  _196
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  _197
奉送崔都水翁下峡  _198
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
弟赴成都府  _199
题县郭三十二明府
茅屋壁  _200
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
(得山字)  _201
泛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因寄岑
中允参范郎中季明  _202
送路六侍御入朝  _202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_203
泛江送客  _204
双燕  _205
百舌  _206
上牛头寺  _206
登牛头山亭子  _207
望牛头寺  _208
上兜率寺  _209
望兜率寺  _210
甘园  _211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
四使君登惠义寺  _211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
(得峰字)  _212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_213
又送  _214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
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_215
送何侍御归朝  _216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
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  _217
倚杖  _218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
窦使君三首  _218
陪王汉州留杜绵州
泛房公西湖  _220
答杨梓州  _221
得房公池鹅  _221
舟前小鹅儿  _222
官池春雁二首  _223
投简梓州幕府兼
简韦十郎官  _224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
因寄苏使君  _224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_225
寄题江外草堂  _226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得开字)  _228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得风字)  _229
台上(得凉字)  _230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
崔都督赴州  _231
喜雨  _232
述古三首  _233
章梓州水亭  _235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
(得凉字)  _236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_237
送窦九归成都  _238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_239
客旧馆  _240
有感五首  _240
棕拂子  _243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_244
送元二适江左  _245
与严二郎奉礼别  _246
九日  _247
薄游  _248
薄暮  _248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
赴任青城  _249
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
惜别之作  _250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
县(得昏字)  _251
放船  _252
严氏溪放歌行  _253
愁坐  _254
警急  _255
王命  _256
征夫  _257
西山三首  _258
对雨  _259
遣忧  _260
巴山  _261
发阆中  _262
赠裴南部  _263
冬狩行  _264
山寺  _266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  _268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
府诸公(得柳字)  _269
早花  _271
岁暮  _272
江陵望幸  _273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
聊示此诗  _274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
入京二首  _275
伤春五首  _276
送李卿晔  _279
城上  _280
天边行  _281
收京  _282
释闷  _283
忆昔二首  _284
阆山歌  _287
阆水歌  _288
赠别贺兰铦  _289
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
(得芜字)  _290
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  _291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
家亭子二首  _292
泛江  _293
暮寒  _293
游子  _294
滕王亭子二首  _295
玉台观二首  _296
奉寄章十侍御  _297
南池  _298
奉寄别马巴州  _300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_301
奉待严大夫  _302
渡江  _303
别房太尉墓(在阆州)  _303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
蜀山行三首  _304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
严郑公五首  _306
春归  _308
归来  _309
草堂  _310
题桃树  _312
四松  _313
水槛  _315
破船  _316
奉寄高常侍  _317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_318
登楼  _321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_322
寄邛州崔录事  _323
王录事许修草堂赀
不到聊小诘  _324
绝句二首  _325
归雁  _326
绝句六首  _326
黄河二首  _328
绝句四首  _329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_330
扬旗  _332
严郑公阶下新松
(得沾字)  _333
严郑公宅同咏竹
(得香字)  _334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_335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
画马图  _337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_340
立秋雨院中有作  _341
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_342
宿府  _343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_344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_345
到村  _347
村雨  _348
倦夜  _348
寄董卿嘉荣十韵  _349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
泛舟(得溪字)  _350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
十韵(得忘字)  _351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_352
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  _354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_356
怀旧  _358
别唐十五诫因寄
礼部贾侍郎  _359
初冬  _361
寄贺兰铦  _361
观李固请司马弟
山水图三首  _362
送王侍御往东川
放生池祖席  _364
至后  _365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
简院内诸公  _366
营屋  _366
除草  _368
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_369
春日江村五首  _370
长吟  _372
春远  _373
绝句三首  _374
三韵三篇  _375
莫相疑行  _376
赤霄行  _377
闻高常侍亡  _379
去蜀  _38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啸天,字欣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所获其他奖项有《诗刊》首届诗词奖**名、第五届华夏诗词奖**名、2015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