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太白别传

包邮李太白别传

1星价 ¥45.7 (7.9折)
2星价¥45.7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9101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2,10,380页
  • 出版时间:2004-05-01
  • 条形码:9787020191017 ; 978-7-02-019101-7

内容简介

本书为考证李白生平事迹的学术性传记。其所以取名“别传”者,盖欲有别于两《唐书》、《唐才子传》等传统典籍中的李白传记,也有别于作者早年撰写的文学性较强的《李白传》。该书以年代为次序,分十三章,每章结合生平事迹、作品介绍李白生平,力求言之有据。

目录

目录


从《李白传》到《李太白别传》 薛天纬

凡例

引言


**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蜀中生活及创作

一 名号不少,家世难明,生地未定

二 少作甚多,兼好剑术,又慕神仙

三 出游成渝,初事干谒

四 习业养性大匡山

五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第二章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初入长安始末

一 初游江东

二 西至安州,入赘许府

三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

四 出游京畿

五 斗鸡徒、游侠儿、五陵豪

六 《蜀道难》别解

第三章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长啸复远游

一 黄金买醉未能归

二 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三 北游太原

四 “万里征”(上)

五 “万里征”(下)

第四章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移家东鲁

一 东鲁行

二 学剑欤?投亲欤?

三 东鲁沙丘与东鲁南陵

四 漫游东鲁兼及旁郡

五 穷与鲍生贾

六 以持盈法师达

第五章 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再入长安

一 待诏翰林

二 遭谗被疏

三 天子呼来不上船

四 决意还山

五 言温室树

六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解

第六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去朝十年

一 李杜初逢(上)

二 李杜初逢(下)

三 南下吴越

四 怒飞鸣镝

五 《古风》二首之苦心

......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蜀中生活及创作

一 名号不少,家世难明,生地未定

李白,字太白。李阳冰《草堂集序》云:“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其名号不少,兹略述如下:
唐人平辈之间习称行第,太白行十二,故时人称之为李十二。如王昌龄有《巴陵送李十二》诗,杜甫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
天宝初,秘书监贺知章与白相遇于长安紫极宫,既奇其姿,复赏其文,称之为“谪仙人”。见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故世称“李谪仙”。
天宝初,曾奉诏入翰林院,时称“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亦见以上诸序文。故世称“李翰林”或“李供奉”。
天宝中期,一度奉佛,曾自号“青莲居士”。见《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故世称“李青莲”。
代宗广德初,拜为左拾遗,时白已没。见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简称《李白新墓碑》)。故世亦有称其为“李拾遗”者。
其家世惝恍难明。王琦所撰《李太白年谱》云:“据太白诗文自叙,系出陇西汉将军李广之后,于凉武昭王为九世孙。当隋之末,其先世以事徙西域,隐易姓名,故唐初以来,漏于属籍。至武后时,子孙始还内地,于蜀之绵州彰明县内之青莲乡家焉。因逋其邑,遂以客为名,即太白父也。”此段介绍,虽有所本,但疑问亦多。有清一代,似无人注意及此。近世以来,始有异说,陈寅恪先生首开其端,胡怀琛、詹锳、俞平伯等人随继其后。新中国建立以来,亦不绝如缕。八十年代以后,异说尤多,层出不穷,迄今未已。
李白家世,出于李白本人所述而为当时亲友所记载,并流传至今者,主要有以下二《序》,兹摘其有关段落如下。
一、李阳冰《草堂集序》云:

**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蜀中生活及创作


一 名号不少,家世难明,生地未定


李白,字太白。李阳冰《草堂集序》云:“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其名号不少,兹略述如下:

唐人平辈之间习称行第,太白行十二,故时人称之为李十二。如王昌龄有《巴陵送李十二》诗,杜甫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

天宝初,秘书监贺知章与白相遇于长安紫极宫,既奇其姿,复赏其文,称之为“谪仙人”。见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故世称“李谪仙”。

天宝初,曾奉诏入翰林院,时称“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亦见以上诸序文。故世称“李翰林”或“李供奉”。

天宝中期,一度奉佛,曾自号“青莲居士”。见《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故世称“李青莲”。

代宗广德初,拜为左拾遗,时白已没。见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简称《李白新墓碑》)。故世亦有称其为“李拾遗”者。

其家世惝恍难明。王琦所撰《李太白年谱》云:“据太白诗文自叙,系出陇西汉将军李广之后,于凉武昭王为九世孙。当隋之末,其先世以事徙西域,隐易姓名,故唐初以来,漏于属籍。至武后时,子孙始还内地,于蜀之绵州彰明县内之青莲乡家焉。因逋其邑,遂以客为名,即太白父也。”此段介绍,虽有所本,但疑问亦多。有清一代,似无人注意及此。近世以来,始有异说,陈寅恪先生首开其端,胡怀琛、詹锳、俞平伯等人随继其后。新中国建立以来,亦不绝如缕。八十年代以后,异说尤多,层出不穷,迄今未已。

李白家世,出于李白本人所述而为当时亲友所记载,并流传至今者,主要有以下二《序》,兹摘其有关段落如下。

一、李阳冰《草堂集序》云: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阳冰,白之从叔,晚途知己。宝应元年(762)为当涂县令,白从军半道病还,往依之,枕上授简,托其为序。


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云: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传正其父范伦与李白为挚友。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传正为宣、歙等州观察使,访白亲属于当涂,遵照白之遗愿改葬青山,并为其新墓碑作序铭。

李白家世,出于李白本人所述而见诸其诗文者,兹摘其有关段落如下。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

此书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李白时年三十岁,赘于安州许氏,为故相许圉师孙婿。

《与韩荆州书》云: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此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时李白三十四岁。韩荆州即韩朝宗,以荆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白往谒之,并作此书以上之。

......

作者简介

安旗,满族,1925年生于四川成都。家境贫寒,早年经历曲折,学习艰苦。1946年奔赴延安。1953年任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1957年调西安作家协会,开始从事文艺评论写作。1959年调回成都,在四川省文联任职。1979年调至西北大学中文系任教,此后一直专注于李白研究,曾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李白纵横探》《李白传》《李白诗秘要》《李太白别传》等,主编撰著的《李白全集编年笺注》是当代李白集整理代表性成果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