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22106630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04-07-01
  • 条形码:9787221066305 ; 978-7-221-06630-5

本书特色

《人文艺术(第5辑)》强调艺术研究在深度上的人文性和广度上的历史性,倡导以人文价值关怀为指向的: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个别形态及整体现象作严谨的学术追思,阐明艺术所置身的广阔文化背景,促成学术界与艺术界在思想层面上和精神层面上的交通。

内容简介

《人文艺术(第5辑)》》常设艺术研究、艺术历程、文化评论、形上言述、学典汉译五个栏目。“艺术研究”着重刊登以当代人文学术思想为参照探究艺术的人文性的纯粹学术论文。“艺术历程”为艺术家内在人文精神的表达,因而发表个别艺术形态艺术家的作品、札记、随想。“文化评论”把艺术的人文性探究根植于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对其中的文化思潮、文化学典及文化人展开深度的非意识形态化、非情绪化的评论。“形上言述”阐发作为当代人文学术根基的形上之必要性、可能性及方式等,在汉语学术中进一步注入纯粹超验的维度。“学典汉译”选刊汉语学界外的关于艺术及其人文学科的经典作品,以拓展汉语人文学术思想的横向视野。

目录

【艺术历程】70——代艺术家
江衡艺术作品
李川艺术作品
任前艺术作品
张华艺术作品
情景的图像
自由、非归化与匆忙之旅
从柏树林到寓所
破·行为之果
周斌艺术作品
闫城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的形式表达
快感与在场—读刘瑾的身体媒介实验
青春物语—比摄影更多的问题
刘瑾艺术作品
梁硕艺术作品
王卫艺术作品
张慧艺术作品
石青艺术作品
【艺术研究】个案阐释
物派艺术作品选
日本的物派
凭什么只能是行为的一关于余极的行为艺术
余极作品的只言片语
余极艺术作品
张友民艺术作品
永生与复活,转世与再生
流动:关于中国转型期艺术的对话
张念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的六种特性一对朱成作品的审视
朱成艺术作品及收藏
【文化评论】神学美学
现在:抒情诗的言说维度与超验关联
**种文类:抒情诗及对它的阅读
诗意何谓:现在的现在性与开头的意义
《诗篇》:抒情诗的*后归宿
【形上盲述】后现代视角
书写语言学的条件
文字的起源、媒介与我思的困境
阴影的变形一爱伦-坡,死亡与书写的文化沉思
历史逻辑的一般结构
【学典汉译】社会人文
社会科学与人文主义
展开全部

节选

正因为灵魂或绝对实体具有如上性质,所以尽管各项二元对立都曾遭到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的怀疑,但在始源的层面上,他们始终倾向于认为,它们是成立的。不过,正如《巴门尼得篇》所*终证明的那样,前述二元对立的论断*终是无法证明的,那么,绝对的本质同一性、从不在场的价值的始源、纯全的美和善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书写进可朽的、不统一的、无理智的、可分解的、从来都不可能保持自身一致的凡人的心灵的呢?——解构的建树性就恰恰表现在此处:
  在德里达看来,尽管所有的二元对立都是虚假的,尽管意义的踪迹由差异和差异的差异构成,但世界的原初起源仍然是可能的。这一可能性就是:在意义这一绝对的他者、书写者与书写的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本质”的反复。如果没有了这种反复,意义如何能一再地自我显现并与意义的领会者一再地照面?如果没有了这种反复,任何单个的书写行为如何可能被书写的接受者认可为书写行为?因此,如果存在着边界,那么任何边界都不发生在灵魂/肉体、神圣/凡俗、不朽/可朽、理智/情感、统一/分解、单一/复杂、善/恶、回忆/想起、言说/书写等等的“二元对立”之处,而只能发生在“绝对实体”自身之中,意义的重复显现本身之中。因而,所谓世界的原初起源,所谓存在的普全意义,就只能存在于世界、意义、自我与他者交互领会的时刻。不仅如此,连世界、意义、自我与他者自身也只能存在于彼此的交互发生之中。如是,所谓柏拉图文本的署名难题就得到了裁决;当代社会文本隐秘的构织原理和游戏规则也有了解读的可能。
  然而,如果说意义的绝对始源本身是交互发生的,如果书写本质上具有一种话语间性沟通式的处境,如何才能判定当代书写的有效性呢?在当代现实中,苏格拉底和德里达所梦想的那种写作是否还具有可能?

作者简介

查常平,主编。1966年生于重庆市。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日本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代表作品《日本历史的逻辑》,《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人文学的文化逻辑——形上、艺术、宗教、美学之比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