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仪的伦理学视角

礼仪的伦理学视角

1星价 ¥9.5 (4.3折)
2星价¥9.2 定价¥2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40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9
  • 出版时间:2007-09-01
  • 条形码:9787500464051 ; 978-7-5004-6405-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礼仪的伦理学视角”的研究成果,致力于从伦理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礼仪。基本的思路是从分析礼仪道德在传统道德中的地位开始,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礼仪的道德本质、道德结构、道德功能及运行机制,全面地概括和整合礼仪的伦理道德内涵,揭示将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有机结合的道德功能的实现途径和机理,礼仪在传统和现代融合中的发展趋势。
全书共七章。**章主要阐述中国礼仪与道德融为一体的特征,分析我国礼仪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从伦理学角度研究礼仪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分析礼仪的源流和历代思想家对历史的论述,揭示礼仪在传统思想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三章主要阐述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礼仪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比较分析共性和个性,揭示礼仪是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之处;第四章主要阐述礼仪的道德精神,分析礼仪的道德本质、道德类型和道德机制,揭示礼仪道德的优势;第五章主要阐述礼仪道德的结构,分析礼和礼仪的层次性,揭示构成礼仪和礼仪道德的基本要素;第六章主要阐述礼仪教育的德育功能,分析礼仪的道德功能及实现途径,揭示礼仪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第七章主要阐述和谐社会的公民礼仪,分析中国礼仪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和谐社会对公民礼仪素质的要求,揭示加强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规律性。
作者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系统而深入地分析礼仪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1)礼仪是一种道德。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礼教”是“德治”的重要内容。
礼仪是蕴含伦理学意义的“仪”,它是“礼”德的表现形式,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善良的人性,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规范的人伦。“礼”和“礼仪 ”表现道德本质的方式是不同的。“礼”表现道德精神,“礼”是一种精神,而且是一种“善”的精神;“礼仪”表现道德行为,“礼仪”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善”的行为;“礼”通过“礼仪”表现出来,“善意”通过 “善行”表现出来。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与道德的关系如水乳交融。具体地说,礼是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仪是“礼” 德的表现形式;从领域、内容上划分,礼仪是社会公德,它的内容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层次、形式上划分,礼仪是行为道德,礼仪作为礼德的外部表现,主要是一种道德行为,礼仪的道德结构转换,遵循从礼德的意识到礼德的规范,再到礼仪行为的顺序,这是一个从思想观念到规范准则,再到行为活动的发展过程;从部门、行业上划分,礼仪是职业道德,它是蕴含着不同的职业的特征,适应不同的职业需要的礼仪。
(2)礼仪的道德机制。礼仪道德机制的实现,要求从社会的礼仪规范变成个体的礼仪意识和价值目标,*后变成个体的礼仪行为。首先,礼仪教育使人们接受礼仪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和价值目标,从而内在地要求人们发生礼仪行为;其次,礼仪管理使人们遵守礼仪道德规范,从而外在地要求人们发生礼仪行为;再次,礼仪教育和管理使礼仪规范变成社会的共同要求与个体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要建构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礼仪教育,使广大公民增强礼仪意识,掌握礼仪规范,学习礼仪准则,从而把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变成个人的礼仪行为。
(3)礼和礼仪的结构。“礼”和“礼仪”作为包含着精神的行为规范,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其一,礼的基本结构。包括礼、礼仪和礼教;其二,礼仪的基本结构,包括礼仪意识、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其三,礼仪道德的基本结构,包括礼仪道德意识、礼仪道德行为和礼仪道德习惯。礼仪道德意识、礼仪道德行为、礼仪道德习惯是礼仪道德活动的三维结构。礼仪道德意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道德的认识水平、情感趋同和内心信念,它是人们进行礼仪行为选择的内在机制,只有在礼仪道德意识的指导下,礼仪才是一种能动自觉的道德活动,礼仪道德并非抽象思辨的纯粹的社会意识,而是一种实践理性,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它才能发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完善人的本质的作用。礼仪道德的践履,使人们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在礼仪道德行为的实践中促进人与社会的完善,从而形成了尊礼重德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是对礼仪道德践行的一种特殊的调控机制,它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思想行为的客观的社会力量。
(4)礼仪的道德功能。首先是“行为调控”。礼仪道德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修正,从而将人们的行为控制在符合礼仪道德要求的范围内。其次是“人格完善”。礼仪道德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礼仪的意义、内容和作用,从而将礼仪的要求内化、沉淀、转变为人们的人格素质。礼仪道德功能的实现途径:一是以礼“引”德: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二是以礼“显”德:礼仪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水平;三是以礼“保”德:礼仪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5)和谐社会礼仪教育。和谐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礼仪文化追求“秩序”,要求人们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达到“安定有序”的目标;礼仪文化追求“尊重”,要求人们尊重他人,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达到“互爱互敬”的目标;礼仪文化追求“合作”,要求人们寻求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达到“团结协作”的目标。因此,礼仪素质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素质,礼仪教育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在礼仪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礼仪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重点,整合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安排好教育的内容。采取在教育内容上,实现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系统介绍与行业特点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在教育方法上,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
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礼仪,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从理论上看,开拓了礼仪研究的新领域,对礼仪进行伦理学分析是礼仪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将礼仪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致力于挖掘和阐述它的思想内涵,将增加礼仪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极大地丰富礼仪学的内容。从实践上看,为加强礼仪教育提供了思想素材,为加强道德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利用礼仪的传统积淀性、规范约束性和民俗渗透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目录

内容提要
**章 导言——一个法国人看中国礼仪
 1.1 一个法国人看中国礼仪
 1.2 我国礼仪研究的历史回顾
 1.3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历史的追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2.1 礼仪的源流
 2.2 历代思想家论礼仪
 2.3 礼仪在传统思想中的作用
第三章 世界的视野——东西文明交融的礼仪
 3.1 西方国家的礼仪和道德教育
 3.2 东方国家的礼仪和道德教育
 3.3 东西方礼仪教育之比较
第四章 本质的思索——蕴含道德精神的礼仪
 4.1 礼仪的道德本质
 4.2 礼仪的道德类型
 4.3 礼仪的道德机制
 4.4 礼仪道德的优势
第五章 结构的分析——礼仪内涵的三个层次
 5.1 礼的基本结构
 5.2 礼仪的基本结构
 5.3 礼仪道德的基本结构
第六章 功能的探索——礼仪的德育功能
 6.1 礼仪的道德功能
 6.2 礼仪道德功能的实现途径
 6.3 礼仪道德与职业道德
第七章 未来的展望——和谐社会的公民礼仪
 7.1 和谐:现代社会的特征
 7.2 中国的礼仪文化:和谐文化
 7.3 和谐社会的公民礼仪素质
 7.4 礼仪教育: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蒋璟萍,博士,1964年生于湖南道县。湖南女子大学督学、教授,礼仪教育研究所所长,并担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湖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礼仪教学与研究,擅长将礼仪学与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融会贯通,在礼仪和商业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方面有突出贡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礼仪的伦理学视角”,该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个礼仪研究项目。先后出版《礼仪的伦理学视角》、《诚信的伦理学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讲座》、《大学生创业环境论》等著作,主编教育部推荐教材《现代礼仪教程》。在《光明日报》、《管理世界》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7篇。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被评为“全国城市妇女巾帼建功标兵”,湖南省“三八红旗手”,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创造的“3+3”教学模式为高校礼仪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为全国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开设礼仪讲座近200场,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