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

1星价 ¥13.2 (5.5折)
2星价¥13.2 定价¥2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9897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252 页
  • 出版时间:2007-08-01
  • 条形码:9787801989741 ; 978-7-80198-974-1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内容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2.1 对第三产业的辨证理解
2.2 第三产业的分类
2.3 有关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2.4 有关第三产业与就业变动的理论
2.5 有关第三产业与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论
2.6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态势
3.1 全球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3.1.1 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3.1.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呈现新经济特点
3.1.3 第三产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不断加强
3.1.4 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加快
3.2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3.2.1 发展速度高于整个经济发展速度
3.2.2 结构比例不断趋于合理
3.2.3 内部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3.3 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3.3.1 产出结构演变趋势
3.3.2 就业结构演变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4.1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方法论
4.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原则
4.5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
4.5.1 结构优化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作用
4.5.2 阻止第三产业相对生产率较快下降
4.5.3 带动服务业出口较快增长和出口结构优化
4.6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4.6.1 需求结构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4.6.2 供给结构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4.6.3 产业政策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4.6.4 高新技术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4.6.5 市场化进程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4.6.6 工业化水平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4.6.7 城市化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4.6.8 国际贸易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概况及成效
5.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5.2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5.2.1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5.2.2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
5.2.3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5.3.1 产出结构的演变趋势
5.3.2 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5.4 与相近发展水平国家产业结构比较
5.4.1 三大产业结构比较
5.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5.5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投入产出的有效性分析
5.5.1 投入状况
5.5.2 产出分析
5.5.3 基于DEA的黑龙江省投入产出有效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模式
6.1 内部结构优化的总体构想
6.2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战略产业的选择
6.2.1 战略产业的提出
6.2.2 战略产业的特征与选择原则
6.2.3 战略产业指标体系的确立
6.2.4 灰聚类分析法在战略产业选择中的应用
6.2.5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战略产业的确定
6.3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6.3.1 产业结构升级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6.3.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的相关分析
6.3.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若干特征
6.3.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度化的方向
6.4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模式
6.4.1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的结构模式
6.4.2 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并兼顾其他产业发展的模式
6.4.3 四层次高度化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预测与调整
7.1 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趋势分析
7.2 产值结构模型拟合、预测及调整
7.2.1 模型选择
7.2.2 模型中自变量的选择
7.2.3 产值结构预测与调整
7.3 就业结构模型拟合、预测及调整
7.3.1 就业结构模型拟合
7.3.2 就业结构预测与调整
7.4 内部各产业比例结构优化结果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对策
8.1 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原则
8.2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8.2.1 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共同发展之路
8.2.2 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推动第三产业各行业协调发展
8.2.3 加快城市化步伐
8.2.4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8.2.5 加快第三产业法制建设
8.2.6 扩大对外开放
8.2.7 加强第三产业的人才培育与引进
8.2.8 政策支持第三产业薄弱部门发展
8.2.9 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第三产业素质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
    机理分析
4.1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两方面内
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主要是解决提高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
合质量的问题,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是解决怎样促使整个结构
从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发展的问题。从动态观点看,产业结构是
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体系。由于技术进步、收入增加、需求变化
等因素的作用,产业结构系统内各部门就必然会产生一个此消彼
长的过程,原有的关系与比例就可能变得不合理、不协调,因此
需要经常地调整。这种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到合理的调整过程就
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在合理化的基础上向高度化迈进的过程
就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比重下降,新兴产
业比重上升;相应地,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和
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同时,中介服务机构增多,服务项目
细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的附加值率上升,如此,等等。
    l_第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合理化主要是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
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关于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判断标准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观
 点不尽一致。主要有以下三种:
    国际基准。即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标准。这种
标准产业结构是通过各国同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统计回归分析
而得出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这种模型是以某一时期的统计资料
测算的。但是,由于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较大,
如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扩展等,很
难以该标准模型判断经济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产业
结构是否合理。因此,这种标准模型只有在条件大体相似且变化
不大和时间相近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适应程度作为产
业结构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
合理;反之,则不合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为了满足不断增长
的需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个基准是有道理的。但是,单独以此基准或将其绝对化,则会
忽视产业结构素质和现有资源条件的约束,而陷于追求短期利
益、忽视长远利益的被动局面。
    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均衡的规模比例作为判断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是在各产业协
调发展基础上进行的,产业间保持比例平衡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
条件。然而在经济非均衡增长条件下,这种产业间比例平衡都是
经过调整才实现的,而且是短暂的现象。因此,不能将产业间比
例平衡绝对化,认为何时何地产业结构都要保持这种比例平衡才
是合理,如果这样,会使经济走上在低水平的基础上重复循环的
缓慢增长的轨道。另外,将此基准视为唯一的测定产业结构合理
化的标准,其弊端较多,尤其是容易忽视创新,限制和延缓产业
结构高度化进程,影响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此外,在我国理论界对产业的合理化结构还有许多其他的说
法,比如轻型结构、高效结构、开放结构、自我调节型结构、可
 变性强结构。以上这些表述,都有一定道理,都是针对某种倾向
而提出的。比如,轻型结构是为纠正过去那种重工业过重的重型
结构而提出来的;开放型结构是为纠正过去那种闭关锁国的封闭
型结构而提出来的;自我调节型结构是为纠正过去那种适应性差
的结构而提出来的;其余以此类推。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说法
进行综合分析,还感到不够全面。它们没有提出判定合理与否的
*终标准,以及表示这种*终标准的基本方面。轻与重、高与
低、封闭与开放、可变性强与弱,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重型结
构不合理,轻型结构也很难说就一定合理,轻也有个轻到什么程
度才合理的问题,开放与可变性也同样有个适度的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是合理的呢?其判断标准应
该是什么呢?如果缺乏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调整产业结构就必
然会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不仅难以做到合理化,反而可能会造
成比例失调、产业结构发生逆转等问题,给经济发展增加矛盾和
困难。
    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有时效性的经济现象,对
它不能仅从一个时点来观察分析,应从一个时间系列来观察分
析,而无论从一时或一个发展过程来看,*能表明产业结构合理
化的标志应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产业结构的耦合质量
    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由于各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组合方法
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由各产业间的不同联系方
式和组合方法所决定的产业结构系统的资源转换能力和综合产出
能力,就是产业结构的耦合质量。一般来说,一个产业结构系统
的资源转换能力和综合产出能力越强,该产业结构系统的耦合质
量越高,产业结构就更合理。因此,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
理,可以用该产业结构是否具有相当的耦合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
检验标准。



作者简介

p>李丽,女,l 9 7()年出生,
河南人。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
工程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现
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
济系副主仟,讲师。串要i井授课
程:证券与期货市场,微观经济
学等。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
学、证券期货市场、流通理论。
主要著作有: Asynthetic  evaluat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National Center Urban-- The application of
factor analy si s method、《黑龙江省城镇居民边际
消费倾向分析》、《灰聚类在第二产业内部战略产业
选择中的应用》、《大庆市全面实现小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