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许知远现象级访谈《十三邀》时代偶像分辑。许知远历时4年,联手15位时代偶像,重建对话精神,陈冲作序推荐。

1星价 ¥23.4 (3.9折)
2星价¥23.4 定价¥6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3344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90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59833440 ; 978-7-5598-3344-0

本书特色

★ 15位时代偶像集体亮相,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年度钜献——时代偶像特辑;许知远策划/主创,陈冲作序推荐:
《十三邀》总播放量超 13 亿,数度引发破圈式全民讨论,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极大、口碑极好的访谈节目。图书版《十三邀》为4季内容首次全番结集,并打破4季区隔,重新划分主题。
本分辑人物包括张艾嘉、吴孟达、罗大佑、黑木瞳、倪大红、陈冲、张楚、于谦、俞飞鸿、木村拓哉、林志玲、姚晨、李宇春以及京剧谭门传人共15位在各阶段独领风骚的大众偶像,堪称一部娱乐工业的编年史。 ★ 当许知远遇见时代偶像,从时代与个人的双重角度切入偶像立场,打破大众娱乐与精英文化之间的次元壁
从传奇歌手到梨园子弟,再到银幕生涯跨越半个世纪的经典演员,在他们身上,“偶像”和“个人”的双层身份不断碰撞,偶像立场与许知远的知识分子话语相互交锋又融合,构筑出激荡又真挚的对话美学。
★ 树立人物访谈的新典范,以个体为样本,探讨大众文化的发展:
许知远以知识分子的独特视角,对谈15位娱乐界标志人物,涵盖影视、流行乐、摇滚、传统曲艺等领域,去符号化,尊重个体真实,找到真正丰沛的个人表达;也通过不断对话厘清自我,理解他人,折射时代心灵。 ★ 《十三邀》在割裂的时代重建对话精神,极大地扩展了知识分子的可能性:
对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十三邀》中,许知远通过对话的形式,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与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既跨界又自由,构筑了我们时代迄今为止*为盛大的一场对话的欢宴: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切入历史与当下的议题,从每一份珍贵的个人经验出发,抵达一个更宽阔的世界。 ★ 与视频截然不同的阅读美学:对话历时4年,文稿打磨历时1年,内容体量远超节目呈现;
跟剪辑后的视频相比,图书版《十三邀》更为细腻、全面地呈现访谈内容,记录下多个未能被视频呈现的精彩瞬间;
嘉宾个人年表+访谈视频二维码+新增大量注释+现场照片,构筑更为纵深的阅读场景;
许知远审视与每位对话者的关系,撰写点睛式人物侧写,亦可视为进入访谈之前的一次导览
通过书籍这一更为人性的中介,读者将不再只是对话的旁观者,而是深度的参与者。

内容简介


影响了几代文艺青年的罗大佑,其旺盛的创作灵感源自何处?
当陈冲从照亮整个时代的银幕美人变成了特立独行的女导演,岁月意味着什么?
堪称捧哏的*高境界的于谦,却从小害怕悲伤事物?
曾作为偶像符号登上《时代》杂志的李宇春,如何看待“偶像”的含义与责任?
……
许知远与15位国内外著名演艺界人士深入对话,集结成一本珍贵的时代偶像访谈录。从张艾嘉、罗大佑到张楚,从吴孟达、林志玲到李宇春,对话跨越国籍与时代,涵盖影视、流行乐、摇滚、传统曲艺等多个领域。
偶像是如何造就的?在备受大众瞩目的生活中,个体将如何突围?在对话中,他们回顾着个人的成长起落与时代的浪潮来去,审视着自己身上“偶像”与“个体”两种身份意识的对撞,甚至坦诚着自我的“伤口”与欲望。他们被大众文化所塑造,也重新定义着大众文化。而在许知远以知识分子视角切入的严肃话题里,他们也贡献着自己对娱乐工业与时代精神状况的思考。藉由这些精彩碰撞,我们得以窥见这些已成为时代符号的面孔之下,*为真挚、动人的个体表达。 ——“现在世界上的一切都薄了,我们的一切都在通货膨胀。 ”
——“所以在聊到“偶像”这个词的时候,有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少正面肯定,但是我心里还存有一份相信、一份肯定——就是我相信偶像是一定会有很强烈的精神力量。”

目录

自序 意外的旅程(许知远)

推荐序 礼物般的交谈时光(陈冲)


张艾嘉:我妈说我这个人一辈子做不了明星

吴孟达:演员就是骗子,我骗了几代人

罗大佑:这个世界还需要我们来抗议吗

黑木瞳:我*近一次失败,是三十多年来**次睡懒觉

倪大红:与时代差了半拍,对我是一种眷顾

陈 冲:我喜欢那些不实用的激情

张 楚:我与自己的个人缺陷战斗一生

于 谦:小时候我*大的愿望,就是当动物饲养员

俞飞鸿:没有好或不好,现在所有的一切我都很坦然

木村拓哉:二十岁的我小看了这一切,八十岁的我希望还很帅

林志玲:“志玲姐姐”是我一辈子的志业

姚 晨:我更像是一个被选择的人

李宇春:我是一个符号,但我一直在向前走

京剧谭门:所谓传承,既有压迫又有诱惑,还有一种自觉的使命感


展开全部

节选

1.
许知远:作为一个母亲的能力跟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能力,你觉得自己哪个更厉害?
张艾嘉:从来也没觉得自己厉害过。做母亲的话,我觉得我做得还不错。作为创作者,我一直希望自己保持一个小孩子的状态。 2.
许知远:演成功者和演失败者,哪个对你吸引力更大?会觉得失败者有更丰富的层次吗?
吴孟达:每一个角色都有过去,都是故事。而失败者就更容易 多加点思考或者想象进去。这个世界,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很多,也不要以正常的角度去猜,有些角度是想象不到的。 3.
许知远:你失眠的原因是什么呢?
罗大佑:我这个人有时候想得多一点,忧国忧民之类的。世界真的在产生巨大的改变,我们从宗教世界十字军东征的这种仇恨的报复行为开始,到整个世界因为产能过剩,全球化造成的好处跟坏处,再到英国的脱欧、特朗普的当选,整个世界跟我们那个时候想象的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不觉得现在有人认识这个世界。 4.
许知远:你的表演很好,但是特别大的名声倒来得相对比较晚, 有时候会觉得和时代有一种错位的感觉吗?
倪大红:也许就是因为错开的这种节奏,让我还能够静下来,这就足矣。差这半拍是对我的一种眷顾。其实从中戏毕业以后,我 这些年*大的一个支撑,是还没有离开演员这个职业,在我完成的 这些角色当中,可能还能具有我自己的风格式样。 5.
许知远:你什么时候意识到电影应该是更诗歌性的,而不是散文,不是小说?
陈冲:好的作品不跟你解释任何东西,在那么模糊的状态下,有一份准确性,然后给你带来震憾,直入你的灵魂。这不就是诗歌吗?这才是电影的力量,而不是用台词去叙事。我肯定是做不到的,但这是我的理想。 6.
许知远:现在心里的世界中*美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
于谦:*美的场景就是把我一个人放在深山老林。真的,城市喧嚣、钢筋水泥我是*烦的,我之所以住在市中心就是因为我儿子上学。 7.
许知远:你现在身上有没有什么特质是自己很不喜欢、想克服的?
俞飞鸿:没有了,现在所有的一切我都很坦然,这就是我,没有好和不好。我喜欢自己的成长过程,也喜欢自己现在的这个状态。 8.
许知远:你觉得做事情被他人理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吗?你被他人理解的需求强吗?
木村拓哉:我并不特别想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如果能和大家感同身受当然是好的,也就是能相互理解的状态。被人喜欢只是一种结果。以让对方喜欢自己为前提去做什么事情,我觉得是不对的,不过有一些的确是礼节性的。 9.
许知远:你现在有感觉到自己的某种衰老吗?不好意思。
林志玲:我觉得*怕的就是随着年纪增长,开始觉得说,我没有什么感受,这些我都吃过做过看过,我为什么要去尝试。你失去了感受力,失去了冒险力的时候,我觉得那就是你开始衰老了。 10.
许知远:现在世界上的一切都薄了,我们的一切都在通货膨胀。
李宇春:是,就是越来越薄了。所以在聊到“偶像”这个词的时候,有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少正面肯定,但是我心里还存有一份相信、一份肯定——就是我相信偶像是一定会有很强烈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谈话节目《十三邀》《十三游》主创。
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青年变革者 》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韩等多种版本。 “这些对话以四卷本的形式出现在眼前时,给我带来另一种慰藉。我的印刷崇拜再度被唤醒,似乎认定唯有印在纸上,才更可能穿越时间。比起节目,它更像是我的个人作品,我们的对话也以更全面的样貌展现出来。”
——许知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