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0957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04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117095761 ; 978-7-117-09576-1

本书特色

全书共10章,分为调经、
崩漏、带下、种子、妊娠、
临产、产后、乳病、肝气
病、隐病等,举妇科常见病
证,首述总论次论原因、症
象、治疗(治法)、处方,
并将自己多年的体会,以
“按”的形式加在有关方、
药之后,很有临床参考价
值。
  书后另附美容术一章,分
列20节,介绍了有关美容知
识、皮肤保健,以及常见皮
肤病的治疗等。
  杨氏著作颇丰,尤在妇科
方面造诣较深,本书是杨氏
妇科治疗经验的总结,但书
中有关中西医汇通的观点仅
供参考。

内容简介

《妇科经验良方》共10章,分为调经、崩漏、带下、种子、妊娠、临产、产后、乳病、肝气病、隐病等,举妇科常见病证,首述总论次论原因、症象、治疗(治法)、处方,并将自己多年的体会,以“按”的形式加在有关方、药之后,很有临床参考价值。书后另附美容术一章,分列20节,介绍了有关美容知识、皮肤保健,以及常见皮肤病的治疗等。杨氏著作颇丰,尤在妇科方面造诣较深,《妇科经验良方》是杨氏妇科治疗经验的总结,但书中有关中西医汇通的观点仅供参考。

目录

**章 调经总论 经病与生殖 经病之种种 调经之大要 **节 经行先期 甲 血热内壅之经行先期 乙 郁怒不舒之经行先期 丙 气血虚弱之经行先期 第二节 经行后期 甲 血室虚寒之经行后期 乙 生冷寒滞之经行后期 丙 血热内炽之经行后期 丁 痰浊阻滞之经行后期 第三节 经行无定 甲 经行若断若续 乙 经行或前或后 第四节 经行过多 甲 血热妄行之经行过多 乙 气血虚弱之经行过多 第五节 经水逆行 甲 经水逆行之属肝气者 乙 经水逆行之属血热者 丙 逆经简效良方 第六节 经行不利 甲 血室虚寒之经行不利 乙 下焦寒湿之经行不利 丙 瘀热内蓄之经行不利 第七节 经闭不行 甲 肝伤血枯之经闭不行 乙 恶血不去之经闭不行 丙 症瘕积聚之经闭不行 丁 湿痰阻滞之经闭不行 戊 大惊恐惧之经闭不行 已 经来行房之经闭不行 庚 经闭简效方 第八节 经行腹痛 甲 气滞血凝之经前痛 乙 胞中积寒之经前痛 丙 下焦瘀热之经前痛 丁 经后腹痛 戊 痛经良方 第二章 崩漏总论 漏者崩之渐 崩漏二大原因 崩漏之特因 治疗之大要 **节 虚寒之崩漏 第二节 虚热之崩漏 第三节 崩漏由于坠胎酿成者 …… 第三章 带下总论附梦交 第四章 种子总论 第五章 妊娠总论 第六章 临产总论 第七章 产后总论 第八章 乳病总论 第九章 肝气病总论 第十章 隐病总论 第十一章 附美容术宋大仁编
展开全部

节选


    吾国医学初无妇科之分,有之,则自扁鹊始。《史
记二》日: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
下医。所谓带下医者,即妇科之别称也。因妇人多带
下病,故以名耳。迨至汉代医圣张仲景氏出,始搜集
汉代以前之医法医方,著为《伤寒》、《金匮》二书,
其中亦论及妇人病,而未尝著述专门妇科书也。至宋
代《圣济总录》出,始分论妇科一门,明·王肯堂撰
《六科准绳》亦有妇科一种。清·武之望因之而成《济
阴纲目》与《医宗金鉴》中之《妇科心法》为近代言
妇科之*详者。至于其他妇科书中,独具只眼者则有
《傅氏女科》。搜集医方者则有《妇人良方》,然时远年
湮不古而古矣。近百年来,妇科书殆无新著。处此人
事日繁,病变万端之今日,此区区者尚足以应治疗卫
生之用哉!
    杨子志一,余老友也。医学之深遂,迥非时辈所可
及,而于妇科一门,尤有心得。近编《妇科经验良方》
一书,内容共分经、带、胎、产、种子、安胎、乳病、
隐病等十门,先总论,次证治,再次验方,材料新颖,
 论治精详。以稿示余,索为叙言,是敢不揣谫陋,为之
言以冠诸篇首,仅叙其大略,如此安足以扬其真美善之
万一哉!

民国廿二年三月四日余择明谨叙

第七章产后总论
    [恶露之研究]所谓恶露者,乃产后之子宫出血
也。子宫何以出血,盖由胎胞之蒂,附于子宫之内,其
附着之处,有许多血管,互相连接,藉以输送养料,交
换气体,以长养胎儿者也。及至分娩之后,其子宫与胞
蒂相连之血管,尽皆断绝,遂致血液从此而出,此即恶
露也。其色多紫黯而成块,为已离血管之败血,非尽祛
之,则停滞于子宫,而为腹痛(即儿枕痛)之患。若流
血已多,瘀血已尽,而复用祛瘀套方,则血管复开,每
有血崩之虞,不可不辨也。
    [血晕有两种]  血晕有虚实两种,大抵虚性之血
晕,由于产妇本元素亏,子宫之缩复乏力,血管之凝固
无权,当其子宫开张血管破裂之际,血液乘势暴下,则
百脉空虚,心脏衰弱,脑乏荣养,知觉失脱,而致骤然
晕厥,此即西医所谓产后脑贫血之急性症也。至若血晕
之实者,由于子宫恶露不下,污浊之气,熏蒸脑部,而
致目眩昏厥,口噤面青,此即中医所谓产后败血冲心之
重症也。
    [产后行房之害]性欲固宜禁于胎前,尤当禁于产
后,盖妇人产后,如受巨创,气血耗亏,血管凝固之权
未复,胞宫之裂痕未平,离管之瘀血未净,此时切宜加
意摄养,以图恢复。若误犯房事,轻则寒气袭于胞宫,
 瘀血败精,两相交阻,而腹痛作,重则血管重裂,而血
崩成,症之可危,孰过于此。
    [产后卫生法]产后卫生,略述于后,凡产妇未满
百日,咸宜遵守:
    1.绝对静养,切忌操劳与惊动。
    2.一-'El内,以高枕仰卧为宜,扶坐大可不必。
    3.多进滋养食料,以资复元。
    4.生冷坚硬之物,切勿入口,恐伤脾胃。
    5.七情六欲,均宜禁绝。
    6.居室以通空气透阳光为宜,温度亦宜调节。
    7.注重局部清洁,一切用品均须消毒,以绝毒菌。
    8.衣被须清洁柔软,洗手不可用冷水。
    [原因]产后血晕,分虚实两种,已见总论矣。所
谓因虚而血晕者,由于产妇本元素亏,产后调护失宜,
以致血崩不止,血既失矣,于是心脏之搏动衰弱,脑筋
之荣养告绝,而昏脱成矣。
    [症象]血下如崩,头目昏晕,面白汗出,肢冷脉
微,虚象环生,危在旦夕。
    [治疗]扶阳补气,仿古人血脱益气之意,方用独
参汤加味。
    [处方]  吉林参三钱,另煎先服  熟附片三钱  炮姜炭
八分煅龙骨一两  煅牡蛎一两  炙黄芪五钱  生白术三钱
当归头四钱  清阿胶三钱
 [说明]此方参、芪以补气,姜、附以扶阳,龙、
牡以潜阳,归、阿以止血,使气足阳回,血自归经,则
全身荣养,自有来复之机,脑筋亦无昏脱之状也。
    [原因]或日心脏位于上焦,败血在于子宫,何能
飞渡而上冲于心耶?余日:此说亦宜活看,所谓冲心
者,乃指瘀阻子宫,压迫血管,反射神经中枢而言也。
然所以致此者,多由产后血虚,复受惊恐,惊则气乱,
神经不宁,致瘀血不能畅下也。
    [症象]心下急满,头目晕花,神昏口噤,面青舌
紫,少腹胀痛,夜不成寐,恶露不下,或下而不多。
    [治疗]祛瘀为主,参以安神镇惊之品,方用芎归
汤加味。
    [处方]  当归五钱,酒炒  大川芎三钱  生蒲黄三钱,
包  广郁金三钱  益母草四钱  朱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急救]如陡然昏厥,药不及煎,急以韭菜一把细
切,瓶盛之,灌以热醋,以瓶口向产母鼻管熏之,再以
铁石器火烧红,二l卒醋中,令室中常得醋气,或以醋喷其
面,其人自苏。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