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巴金与西湖

巴金与西湖

¥13.9 (5.0折) ?
1星价 ¥25.5
2星价¥25.5 定价¥2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58055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40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807580553 ; 978-7-80758-055-3

节选

nbsp; 序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作为《西湖丛书》的
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了这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西湖全
书》。她和《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共同构筑了一个蕴藏几
乎全部西湖瑰宝的陈列馆,一个供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西湖的
开放型阅览室。如果说《西湖通史》是一部叙述几千年西湖历史
踪迹的大气磅礴的巨片,《西湖文献集成》是一部全景式立体演绎
西湖景物的引人入胜的连续剧,《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
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我们邀来各界专家,
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
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和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
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
地吟味到西湖无穷无尽的魅力!
    西湖,的确是一颗永远散发着无穷无尽魅力的熠熠闪光的明
珠!这颗明珠,会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空、不同场景、不同时
代,以气象万千、仪态万方的意境,完美无瑕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诚如大诗人苏轼所赞颂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她有时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绝句,有时却是一章气势恢弘的排律;
她有时是一阕音律悠扬的小夜曲,有时却是一部雄恣壮采的交响
乐;她有时是一尺清供小品,有时却是一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她
是多棱镜,她是万花筒,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妙趣横生!她的美,
她的趣,既源于远古至今大自然对杭州的特意垂青,又源于千百
年来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对杭州刻骨铭心的依恋。正是这两者完
美和谐、天衣无缝的结合,才使西子姑娘的一步一趋、一颦一笑,
无不散发出普天下难有其匹的美丽!因此,除了全景式的《西湖
通史》和《西湖文献集成》外,没有《西湖全书》这样一种散射
式的描述,西湖的风姿、西湖的风韵,乃至西湖的风骨、西湖的
风流,是很难想像会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所以,无论是六桥
花柳,还是三竺云岚;无论是灵隐古刹,还是岳王祠庙;无论是
汩汩清泉,还是巍巍宝塔;无论是龙井的茶韵,还是曲院的荷香,
以及飞来峰的造像、岁寒岩的碑刻;白居易、林和靖、苏东坡的
湖畔杖履;北山街、杨公堤、文澜阁的历史呼唤;西泠印社、胡
庆余堂;诗词曲赋、花木园林;尘封久远的老照片、容光焕发的
新景区;风俗、佳肴、织锦、书画……凡是西湖的沧桑,凡是西
湖的传说,凡是西湖的风光,凡是西湖的人文,无不是我们搜罗
编撰的对象,无不是我们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
    《西湖全书》目前暂定50个选题,正陆续组织撰写付梓。虽
然我们自认为已勤勉努力,但这套丛书是否已臻“图文并茂、雅
俗共赏”的初衷,还得恳请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西湖美的探索、
西湖文化的追寻,是要求人们献上毕生精力的,是个弥久常新的
课题。我们当继续焚膏继晷,裨使这套丛书编辑得更好。
    是为序。
第七章
对杭州友人的怀念
    有女儿、女婿在杭州工作,就在上海、杭州两地架起了一座枥
梁,巴金和西湖的关系就更显得密不可分了,他和杭州文艺界朋表
就有了方便、可靠的联络人。
    长期生活在西湖边的老作家,除了黄源先生是巴金20世纪30
年代的老朋友之外,还有一位被巴金一家称作九姑、形同亲人的女
作家方令孺。
    关于这位九姑,巴金在《怀念方令孺》一文中这样写道:
    六十年代中从六O年到六六年我每年都到杭州,但是我已
    经没有登山的兴趣了。我也无心寻找故人的脚迹。头一年我伟
    常一个人租船游湖,或者泡一杯茶在湖滨坐一两个小时,在西
    湖我开始感到了寂寞。后来的几年我就拉着萧珊同去,有时辽
    有二三朋友同行,不再是美丽的风景吸引着我,我们只是为了
    报答一位朋友的友情。一连几年都是方令孺大姐在杭州车站迎
    接我们,过四五天仍然是她在月台上挥手送我们回上海。每年
    清明前后不去杭州.我总感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同方令孺大
    姐在一起,我们也只是谈一些彼此的近况,去几处走不厌的地
    方(例如灵隐、虎跑或者九溪吧),喝两杯用泉水沏的清茶。谈
    谈、走走、坐坐,过得十分平淡,现在回想起来,也没有什么
    值得提说的事情,但是我确实感到了友情的温暖。
 方令孺是安徽“桐城派”散文家方苞的后代,自幼受到家庭的
耳濡目染。方令孺写得一手好散文,还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巴金首
先读到她的文章,是在巴金编辑的《(文学丛刊)》第七集中,有一本
方令孺的散文集《(信)》,是好友靳以介绍给巴金的。《(信)》写的是一
位善良的女诗人在吐露她的胸怀,她的苦闷、彷徨、追求。方令孺
与靳以同在复旦大学教书,彼此之间很熟悉。她在方家排行第九,
侄儿、侄女也不少,所以一般熟人都称她为九姑。巴金在靳以家中
与方令孺接触多了,从此结下终身友谊,成为通家之好。
    友情有多种多样。“温暖”两个字用得太多了,说不清楚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当时仿佛在冬天早晨晒太阳心里
    暖和,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我感到轻松而舒适;我又像在一
    位和睦家庭中的长姐面前,可以随心谈话,用不着戒备。令孺
    同志大我八岁,比萧珊大得更多,我们虽然尊她为大姐,她却
    比我更多小孩脾气。我对她的了解是逐步加深的。但有一点我
    的看法始终未变:她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
    1951年第三季度,巴金、靳以和方令孺三个人一起参加了老
根据地访问团华东分团,一起去过山东沂蒙山区。后来又一起到了
苏北的扬州和盐城。
    在山东乡下时,方令孺和一位女同志住在农民的家里,旁边
放着一具空棺材,她也不计较,始终努力在改造自己,慢慢地争
取进步。
    反右斗争以后,组织上要调动方令孺到杭州担任浙江省文联主
席。方令孺开头始终下不了决心,复旦大学她有不少熟人,杭州只
有女儿、女婿。浙江前任文联主席又是犯了错误给撤职的,换一个
新环境她有些害怕。虽然方令孺不是太愿意,但还是服从组织的安
排,来浙江省文联任职,住在灵隐寺旁的白乐桥畔。
    1959年初,巴金和萧珊随上海作家代表团到刚竣工的我国自
行设计、自行施工的新安江水电站参观。路过杭州时,巴金夫妇和
女作家罗洪一起到灵隐白乐桥看望老友方令孺。女主人请他们在庭
院里那株古银杏树荫下喝茶,用甘洌的玉泉水冲泡龙井茶,品味友
谊,情景令人难忘。
    1961年6月,巴金到杭州写那篇访日文章,又来到白乐桥看望
方令孺。
    因为天热,她很少出来。我和那个朋友到过白乐桥她那非
    常幽静的住处,门前淙淙的溪水,院子里一株高大的银杏,我
    们在窗下阶前融洽地谈了两三个小时。另一个下午我们三个人
    又在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凉亭里坐了一个下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