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书写和历史意识:对马克思的

阅读、书写和历史意识:对马克思的

1星价 ¥21.8 (7.5折)
2星价¥21.8 定价¥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338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18 页
  • 出版时间:2008-03-01
  • 条形码:9787301133897 ; 978-7-301-13389-7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阅读马克思的三种方式、书写马克思的三种方式、普遍史、进步和历史的终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踪迹、自由流动的未来。在本书中作者从语言学和叙事学的角度,为多重表述提供一些学理上的支持。

内容简介

简介   本书从后现代视域出发,梳理了阅读和书写马克思的不同方式,探讨了普遍史、进步和历史终结等义题,追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踪迹,展望了马克思主义语义空间的拓展前景,提出马克思在今天的阐释和发挥,有欶于对马克思多重表述的揭示和显现。进而阐明,对马克思的多重表述的呈现不全然是文字的或思想的游戏,也不全然是争夺话语权和理论制高点的动机所致。泛泛而谈,这是文本和历史的力量所促成的“自然”结果。对马克思的思想的多重表述,当有助于其活力的不断发挥。关键在于我们否透过这些各不相同乃至相去甚远的表述,与今天的世界和现实生活保持实践的关联。

目录

导言 **章 阅读马克思的三种方式 一、朴素式阅读 二、征候式阅读 三、互文式阅读 第二章 书写马克思的三种方式 一、政治性书写 二、教程性书写 三、修辞性书写 第三章 普遍史、进步和历史的终结 一、哲学的极限 二、现代性的反思 三、并非线性的进步 四、终结的可能和不可能 五、后殖民的思索与迷惑 1.从《东方学》到《文化和帝国主义》 2.后殖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踪迹 一、从方法到视域 二、从科学到叙事 三、从批判到讥讽 1.主体的弥散 2.资源的迷乱 3.文化的迷思 第五章 自由流动的未来 一、哲学教科书模式的嬗变与重构 二、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理论 三、学科、学说和介人生活的方式 1.作为一门学科 2.作为一种学说 3.作为一种介入生活的方式 四、学术性与现实性的游离与耦合 五、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 1.理论资源 2.身体与生产实践 3.身体与消费实践 六、性别在唯物史观中的位置 七、SARS话语的符号学分析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从后现代视域出发,梳理了阅读和书写马克思的不同方式,探讨了普遍史、进步和历史终结等议题,追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踪迹,展望了马克思主义语义空问的拓展前景,提出马克思在今天的阐释和发挥,有赖于对马克思多重表述的揭示和显现。进而阐明,对马克思的多重表述的呈现不全然是文字的或思想的游戏,也不全然是争夺话语权和理论制高点的动机所致。泛泛而谈,这是文本和历史的力量所促成的“自然”结果。对马克思的思想的多重表述,当有助于其活力的不断发挥。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透过这些各不相同乃至相去甚远的表述,与今天的世界和现实生活保持实践的关联。

作者简介

张立波,男,1968年生,山西闻喜人。199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3年至200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在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2年7月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理论研究。出版专著《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民族出版社,2002),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参编著作三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