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2127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0 页
- 出版时间:2008-03-05
- 条形码:9787030212795 ; 978-7-03-021279-5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2006-2007年间关于国家文化创新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综合研究论文,基本内容涉及国家层面的文化创新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也包含了文化创新丰富的实践案例,代表了目前阶段文化创新研究的*高水平。
内容简介
《2006-2007中国文化创新年度报告》是关于国家文化创新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综合研究,基本内容涉及国家层面的文化创新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也包含了文化创新丰富的实践案例,代表了目前阶段文化创新研究的*高水平。 《2006-2007中国文化创新年度报告》适合于文化系统内部人员(领导、专家、文化研究人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及文化系统之外的文化研究爱好者阅读与参考。
目录
文化创新的根本——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系统阐述
2006-2007年度文化创新报告
专家视野
泰晤士河源头的思考——从“牛津现象”谈起
“五伦”说与和谐文化
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演艺文化建设
文化内容创新及其支撑条件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创新型中国的一种战略选
关于改进公共文化经费管理方式 提高公共经费效率的探讨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和实践含义的探索
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应处好的主要关系
十大机制推进文化创新
专题论坛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中国网吧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和实践综述
中国文化遗产管理创新研究——以湖北省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为例
国外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调查报告
湖北文化专题
……
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项目案例汇编
节选
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代序)
于幼军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潮
中,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欢乐气氛中,我们举行了“2【)(】7·中国第二届文化创
新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颁奖仪式”。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需要优秀
的作品,而且需要新理论、新观点、新思路。举办论坛是进行思想交流、观点切
磋、思路碰撞的好形式,是拓展眼界、激活思维、产生创新火花的有效平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精辟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
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坚持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
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
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党中央、总书记把文化工作的地位
和作用摆到空前重要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我们文化
文艺工作者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定位、人民
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期待,转化为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
实践。
笔者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
大繁荣,*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紧紧抓住文化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创新是时代前进
的内在动力,也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缺乏创
新,文化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也谈不上发展和繁荣。我们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推进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进
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一、解放思想,大力推动文化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推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文化工
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如关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论述,关于
“三贴近”原则的论述,关于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的论述,关于文化的地位与
作用的论述,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论述,关于一手发展文化事业、一手发展文化
产业的论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关于建立健全文化法制体系的论述,等
等。这些思想观点,有些是新观点,有些是在过去论述的基础上注人了新的内
容。在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下,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
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保障人民文
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要
求。一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二是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
代表大会报告上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来,三是提出并精辟论述了文化建设的新要
求、新任务。这是我党在文化领域理论创新的新成就,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文化工
作的指针。
实践在不断发展,理论创新没有止境。我们要不断以解放思想来开辟前进的
道路,勇于和善于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文化艺术自身发展
规律相符合、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协调的新的文化发展观。
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为指导。马克
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根本的一点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文化创新,
*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解放思想,着力突破制约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
制。当前就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领域的理
论创新工作。
要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加强文化产业
理论研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特别
是要加强文化创新自身的理论研究。文化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较为系统、较为全面的理论指导。
既要深入研究文化创新的内涵外延、目标要求、结构体系等基本问题,更要深入
研究创新主体、体制机制、环境条件,重点领域、重大工程、评价标准等实践中
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还要深人研究文化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科技
创新的紧密联系等,以这些领域文化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推动文化建设的大
发展大繁荣。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体制创新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探索,逐步推进,取得
了可喜的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这不仅是因为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庞杂的社会
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行,而且因为文化体制改革,需要随着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进程,随着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十六大以来中央指明的方向和作出的一系列重大
决策,加快推进、深化完善;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减员减负,而是要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新
体制新机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要在实
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
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
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
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进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
格局。
三、用创新的思维指导文化艺术实践
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同济大学时这样要求师生:“必须善于独立的
思考和创新的思维,这样,你才会有真知,真正的知识;也才会有灼见,就是与
众不同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从事艺术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同样是适用的。一定
要用创新的思维指导文化艺术实践。
文化发展宛如历史的长河。文化创新要以文化的积累、传承为基础。因此,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进行文化创新,要积极继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进步文化
的精髓。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
践、社会实践及思维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
这是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同样,世界上其他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
里也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优秀文化,同样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
今天我们在继承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应有海纳百
川的博大胸怀,敢于和善于学习吸收别的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之长,这是具
有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进行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条件。
四、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
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有不解之缘。蒸汽机的发明迎来工业文明的曙光,也催
生了近现代文化的繁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引导现代社会全面进入信息化、数
字化时代,也强有力地推动全球文化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时代的高起点上进行文
化创新,就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推动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把
现代科技作为文化创新的强大动力,及时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应用
到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努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创新体系。其次,要
着力推进文化与高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
文化创新平台,通过规划、政策的导向,特别是市场的力量,引导文化科技的力
量聚集若干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再次,要广泛应用高新技术解决文化创新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普遍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中的科技含量,全面带动传统文化
领域的技术更新。
五、营造鼓励文iZ创新的良好环境
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要激活文化创新的主体——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活
力,充分释放文化文艺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这就需要形成良好的环
境。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营造有利于
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我初步学习理解,这个环境包括思想理论正
确导向的环境、体制机制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投融资环境、社会舆论环
境等。各级政府文化部门要把为文化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作为基本职责,努力使
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让各种创造能量充分释放。
营造文化创新环境,就要为文化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
立起有效的保障制度;就要破除各种不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陈规陋制,研究
制定鼓励探索、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化解风险的政策制度;就要努力营造尊重
文艺创作、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加大对文化创新的奖励扶持力度,是推动文化创新的一个有效手段。我们今
天颁发的“文化部创新奖”,就是鼓励文化创新的措施之一。这一奖项于2004年
设立,2005年进行首届评奖,2006年进行了第二届评奖。两届参评的项目,涉
及到院团建设,演出活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服务与建设,艺术教学实践
与文化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文化服务等方面。两届评奖,在全国文化系统中产
生了积极的反响,也得到了社会各方的肯定。我们要总结两届评奖工作,进一步
完善文化创新的奖励制度,让它成为推动文化创新的有力工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文化
创新。让我们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时
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后,希望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用自己的研究
成果推动文化创新。祝愿论坛办成启迪智慧、激励思想、开阔视野、创新思路、
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绿洲。
中国网吧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经营
管理模式创新
韩 伟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网吧,作为一种新型文化现象,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和较高的文化品位。随
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产品成为新时期人们的主要需求,各种各
样的“吧”文化走进大众生活。曹海峰认为,“吧”文化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多元
化和彼此的包容性,并且“吧”文化作为一种时尚消费文化,唤醒了人们潜在
的消费欲望①。一般情况下,提起“吧”就会让人们联想到“网吧”。作为
“吧”文化的一种——网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网吧所带来的
负面影响,更主要的是网吧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网吧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
活的一部分。傅才武教授认为,网吧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不但具有大众消费文
化、青年时尚文化和城市社区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形态,而且具有传统文化价值解
构与新型文化价值建构、青年文化空间与准公共空间等多重文化功能和文化属
性②。可见,网吧在大众文化生活中不仅仅作为一种娱乐场所,而是具有其深刻
的文化内涵。为此,理性、客观的分析中国网吧的发展现状,将对中国网吧的长
远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网吧的健康发展对网络文化的传播、文化娱乐市场
的繁荣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网吧行业的研究背景
网吧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娱乐内容:资料查阅、游戏、聊天、多
媒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场所,这种新颖的文化服务内容和较低的收费吸引着越来
越多的人群。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
日,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62亿人,新增网民约2500万,仅次于美国网民规模,
位居全球第二。其中,约有37.2%的网民经常去网吧上网,网吧上网比上半年增
长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在单位上网,成为第二大上网场所。随着网络技术的进
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网民在上网地点、上网设备以及上网方式方面均有不同
程度的扩展和变化,家庭、网吧和单位是上网主要场所,手机上网方式逐渐受到
青睐。而实际情况是,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2.3%,低于全球17.6%的平均
水平。与中国的网民规模相比,未来的互联网络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①。
自1994年上海开设国内**家网吧以来,网吧业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发展,这种趋势在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已
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与2006年末相
比,新增网民2500万。虽然增长迅速,但普及率仍然偏低,只有12.3%,仍然
低于全球17.6%的平均水平,与互联网较发达国家美日韩等相比差距更大。在网
民上网场所方面,超过1/3(37.2%)的网民经常去网吧上网,网吧上网首次超
过工作场所,成为中国网民第二大上网场所②。
二、国内网吧理论研究进程
由此可见,虽然网吧行业遭遇了“蓝极速”事件的冲击,但网吧对于那些
喜欢去网吧的网民,特别是那些没有电脑的网民来说,依然是他们上网的理想场
所。一个如此庞大的网民市场为网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网吧业
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相比,国内针对网吧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迟缓、缺乏,理论研
究明显滞后于实践的需要。就文章数量方面: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篇名中含网吧
的文章共有1159篇(1999年10月至2007年4月);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篇名中含网吧的文章共有3505篇(2000年6月至2007年8月);中国优秀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题目中含网吧的论文共有10篇(2002年9月至
2007年8月)。综合目前国内关于网吧的研究现状,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网吧
的利害博弈、网吧监管、网吧的管理运营等问题上,基本上属于问题解决式的研
究方式,而对网吧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其构建的研究不够深入。鉴于此,有必要对
中国网吧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扬长避短,使其长久发展。
(一)关于网吧应用技术研究
网吧业本身就是集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行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
的支持。进入网吧快速发展时期以来,以网络技术开发为手段,结合网吧的特殊
环境进行应用软件的设计,特别施行连锁网吧推广以来,服务于连锁网吧的管
理、监控应用软件系统成为关注的热点。
针对中小型网吧管理收费难的问题,杨宁、杨天奇(2001)比较早的提出了
网吧即时计费系统,用于统计每天每台计算机开机时间及网吧所有计算机每天开
机总时间,使计时收费得到精确核算。为了消除网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收费冲
突,张健(2006)设计了网吧计时计费装置检测系统,通过将GPS卫星时钟计
时间隔信号与被检系统时问计时间隔进行比较,得到被检系统时间的计时误差,
使网吧计时收费更具合理化。中小型网吧作为中国网吧业的主体,其组建和管理
也十分必要。王禁非(2002)认为,对中小型网吧组建和管理的研究不可或缺,
从网吧的位置设置、布局、硬件配置、网络布线、入网方式等方面描述了中小型
网吧的组建过程,并对网吧管理软件的方法和技巧做了介绍。随着互联网内一些
黄色、反动、暴力、迷信等有害信息的传播,侵蚀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为保
护大众的权益,打击不法分子的活动,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互联网环境和对互联
网信息进行监察管理势在必行。矫林松(2002)以公共安全管理为模型,设计了
基于互联网的网吧信息监察管理系统,对网吧、企业、公共互联网等进行统一安
全、审计管理的综合应用平台,实行网吧、市州公安局网吧管理中心、省公安厅
网吧管理中心等三级管理模式,通过对各级管理功能的实现,能够极大地提高工
作效率。洪飞云、林海、石教英(2003)依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
保护管理办法》和《网吧管理信息系统检测规范》开发了网吧管理监控信息系
统,通过网页内容识别和分级过滤技术将各种不同网站进行分类,将有害信息过
滤功能、访问监控功能、集中管理功能和布控报警功能等有效地结合,达到对网
吧上网计算机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和管理和监控网吧上网行为的目的。蒋梦莉
(2004)从技术层面设计了网吧安全管理系统方案,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
术和互联网技术,运用远程监控的思想和先进的编程工具以实现网吧的远程管理
和监控,实现对网吧用户上网网站的过滤,减轻公安部门工作负担,起到实时监
控、净化网吧的作用,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王素贞、杨洁等
(2003)对宽带IP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多种认证与计费的前沿技术进行分
析、比较和研究,提出了基于PPPoE等协议对网吧授权、认证、计费、监控管理
系统的开发方案。邹杰、江涛(2003)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网吧管理,探
索了城市网吧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并以泰安市城市网吧地理信息系统为
例,论述了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和基于GIS的城市网吧地理信
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实际应用,为网吧信息化管理提供新的途径,以此为公安、文
化、工商等网吧管理行政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网吧产业链上,运营商和经营
商互相赢利是*终目的,如何解决商业运作中的矛盾、改变赢利模式,王素贞、
杨洁等(2003)采用了灵活、准确地授权认证计费管理系统,提出了联营网吧认
证、授权、计费、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案。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7.7¥46.0 -
世界神秘现象大全-超值版
¥7.2¥28.8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15.7¥58.0 -
茶经(黑白版)
¥10.1¥48.0 -
皇上吃什么-清宫四季饮食风物
¥53.0¥68.0 -
经典常谈
¥4.3¥14.8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24.4¥58.0 -
痴愚百科全书
¥14.7¥49.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9.5¥29.8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溥仪偷运国宝
¥6.7¥26.0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9.6¥25.0 -
东瀛印象记
¥12.3¥3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8¥25.0 -
文史足徵录
¥16.2¥49.0 -
北欧神话
¥24.9¥5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6.0¥39.0 -
庄子
¥9.0¥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5.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