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颓圮的边界与生命的回响-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中国小说

颓圮的边界与生命的回响-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中国小说

1星价 ¥9.0 (4.3折)
2星价¥8.8 定价¥21.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89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1 页
  • 出版时间:2008-07-01
  • 条形码:9787500468967 ; 978-7-5004-6896-7

本书特色

本书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来小说创作的理论演变和创作面貌。指出新时期小说强烈冲击了传统的伦理人学观和阶级人学观,礼赞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它以观念更新的方式影响了小说创作的主题,建构了文学的新形态;分析了新时期小说在现代性追求、潜本文结构和心理叙事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新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精神分析学说对新时期中国小说的理论影响和创作影响。 新时期是一个社会逐渐开放,文化逐步发展,思想走向活跃的特殊历史阶段。精神分析理论被引入并产生巨大影响是呼应了时代需求的结果。精神分析文论和相关著述在新时期被大量译介,在一段时期高潮迭起,成为显学。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新成果层出不穷,观念变化日新月异。 新时期中国小说是具体文化语境的产物。在精神分析学说影响下,它既饱含了中国的社会理解和历史关怀,又实现了将西方文艺思想在文化层面上的吸收和转化,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艺术特色。它不但见证了耨时期小说面貌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在抽象意义上构成了人的观念的巨大变化。 从小说主题来说,生命观和主体观两方面的凸现和发展、转变是其中*显著的特色。从文学是人的观念的表现来说,它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人学观和阶级入学观,礼赞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它以观念更新的方式影响了小说创作的主题,建构了文学的新形态。它在关注生命、探索奥秘、启蒙社会和思考主体、扣问文化、反思现代性等方面作了可贵的艺术探索和不倦的价值遣寻。在此基础上,它还具有浓烈的现实指向意义,包括现实关注、政治干预和社会参与功能。 从艺术角度来说,受精神分析影响,新时期中国小说具有独特的美学新质,它在现代性追求、潜本文结构和心理叙事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性。 总之,新时期中国小说受到精神分析影响,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体现了历史性的巨大价值,研究、分析它是全面研究新时期乃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目录

序言
绪论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学语境
**章 新时期精神分析文论的译介传播
 一 精神分析理论著作的翻译情况
 二 精神分析学家生平传记译介
 三 介绍评述著作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
 **节 文学观念变革:出发与回归
 第二节 创作心理审视:回溯与探幽
 第三节 心理批评:重释与再造
 一 心理—社会批评
 二 人物心理批评
 三 象征批评
 四 症候式分析
第三章 感性生命:张扬与迷茫
 **节 生命之光与文学之源
 第二节 性压抑与变态生命观
 第三节 性偏至与本能生命观
 第四节 性反抗与政治生命观
第四章 无意识主体:回归与失落
 **节 无意识探求与主体审美
 第二节 个体与边缘
 第三节 集体与象征
 第四节 语言与分裂
第五章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中国小说的美学新质
 **节 美学现代性
 第二节 无意识与潜本文
 第三节 心理叙事美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智跃,1968年出生于湖南永州,湖南**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1991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师从朱栋霖先生获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影视,已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著作一部,参编论著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