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研究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研究

1星价 ¥17.6 (6.3折)
2星价¥17.6 定价¥2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748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08-12-01
  • 条形码:9787010074849 ; 978-7-01-007484-9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研究》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变迁和创新的历程,制度环境变化对党的执政体制变迁的影响,新时期在制度环境变化下党的执政体制的改革与重构,路径依赖与非正式制度对党的执政体制变迁的制约以及新世纪新阶段中共执政体制的创新等内容展开分析。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后,制度建设日益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党的执政建设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就作出了发人深省的论断,“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①。制度的重要性在20世纪的世界东西方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较其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和他的合作者罗伯斯·托马斯在他们的经济史研究中曾得出一个结论:制度创新是“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制度建设(包括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为党内较为重视制度建设的领导人,邓小平很早的时候就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他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相互关系出发,多次强调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存在的障碍和制约,提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目录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概念方法
**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基本建构
一、局部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建构
二、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体制的建构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建构的特点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建构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变迁(上)
一、党的执政体制调整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二、党的执政体制在“文化大革命吵中的畸变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变迁(下)
一、党的执政体制的强制性变迁
二、党的执政体制的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交替并存
三、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四章 新时期社会生态环境变动与党的执政体制改革
一、经济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发展
二、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发展
三、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的变化与发展
五、国际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发展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改革与重构
一、执政党与人大制度化关系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与政府关系制度化构建及其发展
三、政党制度的法制化构建前行
第六章 制度变迁与执政体制改革
一、路径依赖及其基本理论
二、执政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三、非正式规则对执政体制变迁的约束
第七章 党的执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改革的道路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创新的动力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改革的逻辑空间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基本建构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①,列宁也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原则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历经28年的奋斗,党终于在20世纪的中叶迎来了革命建国的胜利曙光。革命成功后,中国共产党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执政体制,如何构建好执政体制,是关系到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这种体制将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一种良性制度的选择将会深远地影响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铺陈出执政体制变迁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执政体制的认识。
一、局部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建构
考察l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基本架构,首先有必要考察并了解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前的局部执政时期的体制探索,这些探索无疑为全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借鉴,也有利于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早期的演变和发展脉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性,但在幼年阶段的党对于在民主革命时期要不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直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才开始建立政权的探索,l931年建立了党的历史上**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从而也掀开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实践。1931年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并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细则》,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了人民委员会,并委任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决议案。苏维埃政权从机构设置和法律、决议的颁布以及推行的方针政策方面主要借鉴了苏联模式和苏联经验。
此后,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建设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轨迹,具体表现为,1935年瓦窑堡会议基于对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国内矛盾也在发生变化的判断,提出建立“人民共和国”;l936年为“逼蒋抗日”提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后确认“民主共和国”是*适合的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并在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下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

作者简介

李华,生于1976年11月,河南汝南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法学博士,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在Ⅸ武汉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发表文章30余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摘编和转载两篇。参加国家和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出版著作两部,获得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会资助一项。本书是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和作博士后研究期间的成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