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1星价 ¥10.6 (3.8折)
2星价¥10.4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7351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77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500473510 ; 978-7-5004-7351-0

内容简介

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它不符合我国宪法的规定,是对农民的不公平,扩大了城乡之间业已存在的差距,也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必须加以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1.1 逐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1.2 逐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1.3 逐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贯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1.2 社会保障的内涵
1.2.1 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
1.2.2 社会保障的概念
1.2.3 社会保障的内容
1.2.4 社会保障的特征
1.2.5 社会保障制度的分类
1.2.6 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对比研究法
1.3.4 数量分析法
 1.4 创新及研究工作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二元经济模型
2.1.1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2.1.2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2.1.3 托达罗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
2.1.4 斯塔克的相对贫困假说
 2.2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
2.2.1 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
2.2.2 德国新历史学派
2.2.3 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
2.2.4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国家干预思想
2.2.5 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
2.2.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的社会保障理论
2.2.7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中国的指导意义
 2.3 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保障的理论
2.3.1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2.3.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2.4 中国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2.4.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2.4.2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2.4.3 关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
  2.4.4 关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否需要统筹的问题
第3章 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第4章 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进程和分析
第5章 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第6章 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和谐社会。
  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的诸要素之间的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就是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

作者简介

石宏伟,男,江苏泰兴人,1966年7月出生,江苏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在《中国软科学》、《经济体制改革》、《软科学》、《宏观经济管理》、《经济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2项,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两课”教师和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