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930960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483
  • 出版时间:2009-02-01
  • 条形码:9787509309605 ; 978-7-5093-0960-5

内容简介

本书所贯彻的基本理念旨在为社会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觉,使得社会公众通过理性思考从社会循序进化的角度来对司法公信力的起源,与社会物质文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对当今社会司法权的行使及司法公信力有一种合理而现实的期待;通过区分并分析司法公信力与司法权威的关系,论证司法公信力的含义与价值;通过对形成司法不公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与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到司法公信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从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角度探寻进行司法改革的方向以及所要采取的合理举措。总之,我们通过将司法公信力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加以思考和探究,力求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与法治建设,为在社会中逐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从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功能的角度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目录

**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本主题
 **节 司法公信力的界定
一、司法公信力的内核
二、司法公信力的框定
三、立法权与司法公信力
四、行政权与司法公信力
五、司法公信力与社会公众对立法权、行政权产生公信力的客观障碍与发展趋势之比较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本源
一、司法公信力的实定本源
二、司法公信力的精神本源
三、司法公信力的思想本源
四、司法公信力的文化本源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基础
一、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与司法公信力
二、社会政治基础与司法公信力
三、社会思想文化基础与司法公信力
四、司法本体基础的支点与司法公信力
第四节 司法公信力的价值
一、司法公信力价值的界定
二、社会文明的进化与司法公信力的发达
  三、司法公信力价值的聚合
  四、司法公信力的价值维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第二章 司法公信力的渊源
 **节 概 述
一、司法公信力渊源的界定及研究意义
二、考察司法公信力渊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历史渊源
一、国家产生初期的司法公信力
二、近代司法公信力(资本主义社会前期)
三、现代化背景下的司法公信力(资本主义社会后期)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理论渊源
一、正义观念
二、国家权力来源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线
三、法治理论
四、中国的法治实践和司法公信力
第三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础与产生条件
 **节 司法公信力的政治基础:现代宪政制度
一、宪政的基本内涵及其要素
二、宪政与市场经济、法治国家
三、宪政与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
四、现代法治理念下的宪政建设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
一、法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二、市场经济对于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的诉求
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需要法治解决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人文基础:社会法制环境
一、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的社会法制环境 
 ……
第四章 司法公信力的理念
第五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本属性
第六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本要素
第七章 司法公信力的程序视角
第八章 司法公信力的建构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司法公信力的基本丰题
  **节 司法公信力的界定
 一、司法公信力的内核
  公信力是以特定的物质生产条件和思想观念为基础的反映社会群体对特定机构或个人的动机、行为所表现出的信心、信任或信赖。
“司法”与“公信力”结合而形成“司法公信力”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很有可能无法在现已出版的有关法律制度的词典中找到有“司法”这一名词作为修饰语与“公信力”结合而成的词语表述。
应当看到,公信力作为普遍性的群体意识,它是一种信心和信任的结晶体,是个体自然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波及个体人的心灵,以个体人的属性为基础。它是发自个体内心深处的感触和体验,正是一个又一个个体的相加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问的互动感染才使得这种原本的个体属性转化为带有普遍性的群体意识。这也就决定了群体化的公信来自于个体的私信。
 ……

作者简介

毕玉谦,国家法官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国家法官学院教学部主任、国家法官学院司法审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现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南京仲裁委员会、兰州仲裁委员会等五个仲裁机构仲裁员。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受*高人民法院委派到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进行专题研究。曾在*高人民法院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 多年来从事理论法学研究和应用法学研究,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等重点研究项目及专项研究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 主要学术专著有:《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诉讼证据规则研究》、《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论证》、《民事诉讼研究及立法论证》、《民事证明责任研究》 曾主编:《中国司法审判论坛》(**卷至第二卷)、《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辑至第八辑)、《(*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解与适用》、《民事诉讼法判例实务问题研究》、《现代民商程序法原理与实务》、《法官检察官制度与实务》、《诉讼法与仲裁法》、《现代企业经营与法商实务》、《证据法要义》、《民事诉讼法教程》等。曾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评论》、《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逾百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