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47055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522 页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802470552 ; 978-7-80247-055-2

本书特色

《广南阿科:云南广南县阿科乡经济社会文化调查与研究》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为我国培养了**批人类学硕士。1981年中山大学人类学复办以后,成为我国**个具有本科、硕士、博士的教学单位。20多年来培养的人类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超过1000名,其中不乏国内人类学界的中坚力量。一批批人类学毕业生,带着探索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将走向何方的梦想踏入人类学的大门,又带着或许更多韵追问去开创21世纪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新局面。

目录

总序(周大鸣)发音转写说明序言(王建新)**章 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杨宇斌)前言一、自然环境与生态二、耕地资源与使用,阿科乡的种植业三、土地政策与税费四、家畜、家禽与家养动物五、传统民居六、民族服装七、阿科壮族的生活方式附录第二章 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田阡杨正军)一、历史上的广南地方经济二、阿科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三、阿科乡经济未来规划之“打工经济四、阿科乡经济未来规划之“旅游经济五、阿科乡经济未来规划之小城镇建设结论第三章 壮、汉、苗、瑶民族关系(杨正军)一、历史源流二、各民族分布状况三、各民族经济关系现状四、各民族婚姻关系现状五、各民族语言关系现状六、各民族宗教关系现状七、各民族“我群”与“他群”的主观意识八、结论第四章 亲族组织与社会网络(马永春)前言一、阿科乡壮、汉两族的亲属称谓二、家族及其社会关系三、入赘婚第五章 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差(王晶)前言一、婚姻与生育二、家庭生活三、打工引起的婚育变化与家庭变化第六章 教育类型、内容与人格形成(王晶)一、基本情况介绍二、学校教育三、家庭教育四、社会教育五、结语第七章 壮族的龙树信仰及其变迁(龙开义)一、阿科乡龙树信仰的源起及其基本面貌二、龙树信仰与生态文化和民族关系三、祭龙仪式与其变迁第八章 疾病、治疗仪式与神灵观念(李婧)前言一、治疗师及司仪的分类二、疾病与驱邪三、摩公、囊妹的传承与生活方式四、葬礼与摩公五、当地群众对于摩公治病祛邪行为的理解和认同六、结论第九章 观音洞与民间信仰(张俊)前言一、历史地理环境二、修建过程三、祭祀神灵四、祭祀仪式五、信仰群众范围及原因六、信仰人群对观音洞的看法七、结语第十章 苗族村寨的适应与变迁(杨正军)一、广南县及阿科乡苗族概况二、搬迁前“坡上村”的发展概况三、搬迁后水库村的变化四、村民和乡政府对搬迁的看法五、搬迁后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十一章 瑶寨的社会组织与传统文化(王建新)序言一、村寨的起源二、自然环境、农耕生产及村落生活三、婚姻、家庭及亲族四、宗教民俗与社会控制五、语言、交友及民族关系六、人生历程与仪式活动结论:传统与变迁词汇表
展开全部

节选

《广南阿科:云南广南县阿科乡经济社会文化调查与研究》是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生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报告集——“中国田野调查丛书”之一。《广南阿科:云南广南县阿科乡经济社会文化调查与研究》分11章,从经济生活模式、壮汉苗瑶各民族关系、宗族组织与社会网络、婚姻家庭、教育、宗教信仰、医疗保健等方面,叙述了云南省广南县阿科乡各民族真实、鲜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广南阿科:云南广南县阿科乡经济社会文化调查与研究》丰富了人类学研究的资料库,也为研究西部经济与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翔实、细致的参考依据。

相关资料

插图:对**问的回答中,**,“家里没有或是少儿子”和“因为家里穷而不能给每个儿子娶媳妇”是许多民族中存在上门婚的一个共同原因,在这一解释上并不存在民族的差异,不过却可以反映出当地社会的农业社会属性。在中国现有的生产水平上,乡村的农业生产仍然以人力为主,因此男性劳动力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家庭是十分重要的。在城市,人们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对于男性劳动力的强调并没有乡村社会那样强烈。因此乡村社会中发生上门婚的可能性要大些。并且在城市中,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家一般只有一个孩子,有两个以上儿子的家庭不多见了,因而出现上门婚的可能性更小了。但是在乡村社会,尤其是贫困的乡村社会,一方面需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务农。另一方面儿子多又会造成地少,难以养活众多的人口。因此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就会同儿子过剩的家庭结成上门婚。第二,经过我对上门婚家庭的反复提问,我发现“疼女儿不愿她出嫁”和“希望留一个女儿在身边养老”的说法,只是人们同陌生人解释时比较委婉的说法。他们同你熟悉后便会这样说“家里女儿多只能找个女婿来防老”或是“当时家里孩子们都小,只能留下较大的女儿,再找个女婿来帮忙维持家里的生计”。第三,因为在阿科村人们还是习惯于跟随儿子养老,在有儿子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选择跟随女儿养老的,因而村里人还是有着重男轻女的偏见。在我对20位女性和20位男性的访问中都曾问过“村里现在还重男轻女吗”的问题,他们有35人认为必须生~个男孩子,而40人都承认一对夫妻如果没有儿子会被村里人看不起。当地人对于儿子的看重归根结底是因为低下的农业生产水平。因而在这一问上反映出当地仍是一个农业生产水平较为低下的地区,并因此而保存了对性别的偏重选择。人们对第二问和第三问的回答则反映了阿科村产生较多上门婚的特殊原因。**,阿科村是乡里种植条件较好的地区,加之乡政府的坐落,它的生活水平是要高于周围村落的。因此,同是上门婚但村里人更愿意留在村里而不是到外村去,而外村的则更希望上门到阿科村来。阿科村的相对优势造成了在一定地域内,它的吸引力要大于周围村子。第二,至于为什么5例壮汉通婚的上门婚中,汉族男子全部来自青石,当地人的解释已经很明白了。关于汉族的聚居地青石,阿科乡的黄秋荣秘书和团委的田书记也表示那里的经济是比阿科村要落后许多的。而且另一原因正如村里人所说,阿科壮家人虽然重男轻女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