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权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8015304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7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801530417 ; 978-7-80153-041-7
本书特色
生活、生计、生命线,向南、向海、向全球,五六个小国欺辱中国一个大国!南海早就出现“群鼠戏大猫”的格局,一个开放性的海权观,要比十支航母编队更有价值,一位中国将军的海洋忧思录,海权问题·公民读本。
“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掌握了中国的石油通道”,中国版图面积=960万平方公里+300万平方公里!今天的中国“不差钱”,差的是海洋观念、海权意识!捍卫中国利益新边疆!
一部“中国版”的《海权论》一次中国领海危局的大评点,一次民族海洋意识的再唤醒。
内容简介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一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及国际军事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国家利益超越有形的领土边界向浩瀚的海上延伸,国家海上安全的保障骤然显得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本书对唤醒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构建海洋大国梦想,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目录
前言
引言:从《点击未来战争》一书说起
一 中国版图不是雄鸡:海疆告急
中华版图·蓝色国土
·中国的“三海”主权和权益都面临严重威胁
·“三海”中的钓鱼岛、黄岩岛、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被严重侵犯
海疆告急·呼唤海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海疆频频告急
·中国海上维权执法队伍的力量远无法满足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二 全球化催生了中国的海权问题
全球化、国家利益·海权
·全球性工业化大生产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角色
“走出去”·呼唤海权
·国家利益分布广泛
·“两洋”通道安全境况严峻
·海外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海外人员安全面临的威胁日益严重
黄海、东海、南海一国家主权权益·需要海权
南极、北极——“两极事业”·离不开海权
·俄罗斯的“一杆旗”让“两极”问题热闹起来
·“两极”事业时不我待
三 大国兴衰和海权更迭
生存、发展·海战·海权
·人类战争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经济发展史
·历史上的帝国、大国、强国无不在海洋上有过辉煌和痛苦
·掩卷而思,明史鉴远
马汉《海权论》·美国·超级大国
·马汉是美国走向辉煌的指导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强大的海上力量至今仍然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骨干力量
·美国海军正在为未来世纪的国家利益而大力发展新的海上“杀手锏”
海洋国家·海军·海权
·谁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谁就拥有海上权益的“发言权”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海军
·美国是当今世界海军实力*强、海上军事网络*大的国家
四 中华民族海洋之路:辉煌与耻辱并存
文明·帆影·海洋
·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期中华民族迈出了走向海洋的**步
·唐以前的中国无论是分是合都没有停止走向海洋的步伐
·隋唐至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事业繁荣发展并一度进入全盛期
·郑和“七下西洋”标志着明朝初期中国航海事业进入顶峰
·明中叶至清末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海洋事业衰败至极,海上外侮接踵而来
·历史上的中国面对海洋长期存在四大问题
晚清·蒙耻·海权丧尽
·鸦片战争开了中国“国耻”若干个“之*”的先河
·清朝曾经计划建立一支现代海军
·从福州船政局到马尾惨败
·腐败透顶的清朝政府葬送了强大的北洋水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惨败
·终清之世仍未摆脱“坐地看海”、“不争大洋冲突只专海口设防”的海防观
·“国耻”与“居安思危”的联想
历史·今天·几多辉煌
·历史上的辉煌
·世纪年代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两件海上大事
·中国军队大规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取得成功
·中国海军自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许许多多的“首次”
·中国海军诞生周年海上阅兵
今天·中国·海权何在
·蒋介石一句“西沙战事紧哪”使中国海军免去台湾战火
·“银河号”事件使美国声望大损但也多少让中国人感到苦涩
·钓鱼岛事件表明中国海上力量力不从心
·中国在南海争议中的处境颇似《伊索寓言》中的“农夫”
·美国海军频繁出现在中国沿海附近让中国一点儿没脾气
五 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必须走向海洋
生存·发展·综合国力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
·资源是综合国力中相对稳定而又影响深远的因素
·工农业生产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发展前景是否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海洋资源、国际市场的开发
海洋·未来·空间·资源
·中国虽有大片“蓝色国土”但却是一个“海洋小国”
·海洋是人类生存空间的延伸,
·海洋所给予人类的不仅仅是生存的物理空间,还有更为丰富的
物质资源
·中国人应当具有积极主动拓展生存空间的观念
·人类早已开始了对海洋的分割,中国既是迟到者又是受害者
·中国人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海洋权益还要靠自己
“海上丝绸之路”·经贸·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千万条,条条是坦途
·“海上丝绸之路”有咽喉,处处皆重要
·海运能力、港口码头、造船业是产生强大海上力量的基础
海洋·未来·市场·劳动力就业
·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市场不足”+“需求紧缩”+“生产过剩”,
·人口多、资源少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矛盾
·总量高、人均量低标志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艰难
·劳动力过剩加之结构调整必然导致就业困难
·知识经济、虚拟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向南、向海、向全球”是解决市场不足、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措施
·对现有的一些“游戏规则”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知彼知己·“向南、向海、向全球”·“让开大路走两厢”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必须保持自己的重点方向
·亚洲南部属于“城镇郊区”+“农村”的“两掺和”地区
·大洋洲既有“城市”或者“准城市”但更多的是“农村”
·非洲属于典型的“贫困农村”
·南美洲在资源、产品市场、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欧洲属于典型的“白区”,但欧洲并非欧洲人所独有
·北美洲属于“大城市”,但也有发展中国家可钻的“空子”
六 走向未来的中国必须拥有海权
地缘政治·中国·地缘意识
·“地缘政治”到底是什么?
·“地缘政治”仍然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
·中国的“老祖宗”早已把“地缘政治”作为一种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
·走向全球的中国应当善于从地缘政治角度认识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海洋空间·自由·中国海权
·海权是什么
·狭义海权
·广义海权
·海权“四要素”
·意欲崛起的中国应当以经略海洋、营造海权为突破口
·海权是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
东海、南海·向南、向海、向全球·两扇大门
·东海是中国东出太平洋的咽喉要道
·南海是中国走向“两洋”的枢纽部
·今天的东海和南海是“谈不拢,打不得,拖不起”,需要力量也需要智慧
印度洋·“向南、向海、向全球”·生命线
·印度洋天生就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之地
·郑和当年所下的“西洋”今天早已被美英印等国所控制
·美国人说“印度洋成世纪全球竞争中心舞台”
七 崛起的中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现崛起·走向海洋·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以后“三次思想解放”使中国有了经济腾飞的今天
·今天的中国需要再一次“思想解放”
·“不差钱”的中国差的是海洋意识
孙中山、新中国历代领导人·海洋思想·观念
·孙中山:中国欲富强非“兴船政以扩海军使民国海军与列强并驱齐驾”不可
·毛泽东:要“保障海道运输的安全”、建立“海上铁路”
·邓小平:“进军海洋,造福人民”,“发展海洋事业,振兴国家经济”
·江泽民:“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要高度重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发展海洋利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观念·当务之急
·“海权”动机与“海防”观念
·向往和平、讨厌战争与惧怕战争、回避战争
·强兵与安邦兴国
·军队的价值与战争责任
·外交斗争与军事后盾
·“积极防御”与“先发制人”
·“海洋意识”与“三海”突破
·国家安全的“.投入”与“产出”
·“走出去”与“海外武装力量使用”
富国强兵·中国威胁·妒嫉是万恶之源
·“中国威胁论”永远不会消停
·“中国威胁论”根本站不住脚
·关键在于中国自己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八 “向南、向海、向全球"的中国必须拥有锋利的剑
航空母舰·海权利剑
·航空母舰是综合国力象征、现代海上力量的核心
·航空母舰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威风不减当年
·航空母舰仍将是世纪的“海上掌门人”
航空母舰·中国崛起·有力支撑
·崛起的中国应当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
·今天的中国海上作战力量很难担负起艰巨的“保驾护航”任务
·国家安全的规律性显示出航母的当代价值
海外武装力量使用·中国责任·海军视野
·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权益是中国海军的首要任务
·海上武装力量的触角应当到达国家利益拓展的所有范围
·拥有航母的中国应当同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中国海权·不是“海上霸权”
·中国没有打仗的文化传统
·中国没有打仗的时间和动因
·中国崛起不需要战争手段
·中国的军力发展具有新的基点
九 中国崛起路漫漫,海权建设任重道远
金融危机·国际格局·发展困境
·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尚不具备世界经济“领头羊”的实力
·中国崛起——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新问题的根源
中国·美国、日本、印度·走向“向海洋”
·美国、日本、印度是制约中国走向海洋的三大因素
·中美关系—根本利益决定总的形势趋好但矛盾依存
·中日关系——历史旧账、现实矛盾并存
·中印关系——喜马拉雅山没有阻隔矛盾、印度洋连接新的问题
和平崛起·远大抱负·投棋布子
·“向南、向海、向全球”的中国需有远大的抱负
·“和平崛起”是美好的理想但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保障
·中国应当努力实践毛泽东的宏愿——“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后记
节选
一 中国版图不是雄鸡:海疆告急
中华版图·蓝色国土
在北京世纪坛,中间主坛的面积匠心独具地用了960块花岗岩拼对而成,用以象征我们的国家版图,整个坛面也恰好是960平方米,很艺术地代表了960万平方公里。而两侧的流水,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却不见黄海、东海和南海的踪影。毫无疑问,在我们国人的意识中早已缺失了海洋!但国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商业运输通过海洋,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离海岸几百英里的地方,这颗星球有近四分之三被水覆盖。”这是2007年美国《二十一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报告的扉页上用大字印着的一句话。同样用大字赫然写着的还有“保护海权,美国的生存之道。”
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这个“历史还不如中国同仁堂药店的历史长”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当起“老大”并竭力推广西方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从一定意义上讲依靠的就是海权。
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反差,促使我们不得不回过头审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在海洋上的得失!
如果说海洋带给我们骄傲的话,完全可以用一句很流行的话说,那已经是明朝那些事儿了。更可悲的是,就在郑和七下西洋的昙花一现的辉煌之后,明宣宗一纸严厉的“禁海令”,让约有千余艘船舰的明帝国放弃了海权,彻底告别了大海。从此,开始了中国只有陆权没有海权的时代。
在本该一展宏图的关键时刻,仅仅局限于陆地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观念,改变了我们民族的历史走向。不进则退,退则危亡,这一改变的灾难性后果是把一部中国近代史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史。西方列强和日本人从海上打了进来,肆意烧杀抢掠,把泱泱中华变成了强盗的天堂。
当昨日的烽烟散尽之后,我们却很少有像样的反思。一句话,我们仍然没有从古老的“禁海令”里突围出来,没有从“疆域就是陆地领土”的简单认识里走出来!
即使在今天,如果随便问国人我国的版图有多大,人们的答案十有八九还是那“960万平方公里”。假使这样的回答能传到我们驻守在南沙海域某个小岛上的海军士兵那里,那些英雄的海防战士又该作何感想呢?
他们一定会庄严的告诉人们:中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它相当于我们现有陆地面积的1/3。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是说,如果把我们的陆地领土和海洋国土连在一起看的话,中国的版图就不再是一只雄鸡那么简单了,而是立在亚欧大陆东部的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1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是这把火炬的旺盛火苗。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再上括到海南至北部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蓝色托盘和手柄。
事实还远非地理意义的辽阔这么简单,就拿南沙这片美丽而富饶的“蓝色国土”来说吧,不仅资源丰富,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而且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在中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我国60%的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郑和在600年前说过的话,至今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目前的中国领海上,波涛汹涌的岂止是海水!
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所谓“领海基线法”,擅自界定菲律宾自认的“专属经济海域”,宣称对位于其西部海域的中国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菲称“斯普拉特利群岛”)拥有“主权”。
2009年3月5日,即将离任的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登陆“视察”中国南沙群岛的弹丸礁(马称“拉央拉央岛”),首次以总理身份宣称“弹丸礁主权归马来西亚”。
2009年3月8日,在中国领海南中国海海域,发生美国海军监测船“无瑕”号与五艘中国船艇对峙事件。早在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海军EP-3侦察机在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进行侦察活动,中国出动两架战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但由于美机突然转变航向,与其中一架中国战机相撞,致使飞行员王伟牺牲。事隔8年,美军再次为探查中国海军在南海建立潜艇基地而侵权,事态同样严重。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渔民被扣留,中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早已名存实亡。几乎全部海洋邻国均不同程度地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提出了无理要求,涉及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尤其是在2009年的一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似乎进入了一个“多事之春”,中国领海主权再次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的“三海”主权和权益都面临严重威胁
黄海、东海、南海是中国直面西太平洋的“三海”。一个时期以来,“三海”的基本权益不断受到有关国家的侵犯。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管辖海域被他国分割
说“中国的‘三海’主权和权益都面临严重威胁”,此话似乎有“耸人听闻”之嫌,其实不然。中国的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组成,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除渤海是中国的内水外,其他三个海区都需要按照国际法的原则与邻国划分。以12海里领海制度为计算标准,中国的内水及领海为38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毗连区、经济专属区大约为260万平方公里。这样,中国管辖的海域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陆地面积的1/3。然而,目前仅在南中国海就有143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处于争议状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不断地出现他国侵犯中国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事件,但公开的、大规模的侵犯行为多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前后。虽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的利益和要求,为和平解决当前及今后的海洋争端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中国非但不是受益者,而且还是受害者。国外甚至有人说,中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输家”。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可划归中国管辖的260万平方公里海洋,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东西。因为,目前中国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我国的传统做法,即在黄海以中间线与朝鲜划界,东海以自然延伸原则,以冲绳海槽中心线与日本划界,而南海则以中国公开出版的地图上标绘的断续疆界线划定的方案量算的。这是对中国*为有利的划法。其他相邻国家如果依据公约的某些条款和本国的划定方法,就可能从属于我国的海域中掠走相当部分的海域。如果根据公约规定的大陆架的四种划定方法划界量算,则中国可管辖的海域只有200万平方公里左右。群岛制的原则适用于群岛国家,一般国家的群岛海域能否作为群岛制原则来处理,这个问题在海洋法会议上曾争论不休,*后没有作出规定,这对于中国在南沙群岛海域的划界问题上显然不利。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前,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这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就目前的态势来看,再说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就名不符实了。因为,中国虽然拥有的海洋资源数量在世界上可排在前十名之内,海岸线的长度为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为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但中国可管辖的海洋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仅为0.3,日本超过了11,菲律宾是6。31,越南是2.19,朝鲜是2.17,世界沿海国家平均数是0.94;人均海洋国土以及管辖海域面积,世界平均数是0.026平方公里,中国只有0.0029平方公里,只是世界平均数的1/10。如果再考虑中国的海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与他国有争议,中国就更谈不上是一个海洋大国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领海、毗连区特别是实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法律制度后,中国拥有38万多平方公里的领海,约260多万平方公里的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领海和管辖海域总面积为300多万平方公里。受地理条件限制,与相应沿海国之间一般均未超过400海里,在应由中国管辖的海域里,存在着严重的划界分歧。由于沿海一些邻国先后单方面宣布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所以因划界分歧产生的争议海域大量存在。比如,黄海和东海海域,与相关的朝鲜、韩国、日本三国之间存在40多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其中,中朝之间7.3万平方公里,中日之间21万平方公里,中韩之间12万平方公里。又如,南海的北部湾海域,总面积12.8万平方公里,有丰富的渔业和天然气资源,是中国第二大渔场,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被越南所控制。再有,南沙海域,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越南等五国有争议海域共约184.3万平方公里。有资料介绍说,相关国家侵占中国南海海域的基本情况是:越南,100多万平方公里;菲律宾,41万多平方公里;马来西亚,27万多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亚,5万多平方公里;文莱,0.3万平方公里。
目前,中国几乎与所有的周边海上邻国都存在海洋权益之争,这些国家之间尽管相互存有矛盾和戒心,但在海洋权益的争夺上则是联合起来“一致对华”。可以说,中国所面临的海洋斗争局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势*严峻的时期。作为一个大国,在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与周边那么多国家存有争端,并遭到一些中小国家如此严重的侵犯,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气、可恨,似乎还有一些可悲!
——不少重要岛礁被占领
历史上,中国官方曾公布,中国有65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根据新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结果,中国拥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961个,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433个。根据“一国两制”原则,有411个海岛由台湾、香港和澳门直接管辖。500平方米以下的岩礁,还有上万个之多。这些海岛对于中国的海洋主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海岛的海洋权益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海岛的主权归属,另一个是海岛的管辖海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岛和陆地一样,可以划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我们通常说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基于我国的海岛来计算的,维护海岛安全就是维护国家海洋国土的安全。与海岛及其管辖海域相伴的是存在于其中的丰富资源。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在东海包括台湾、钓鱼岛一带海域发现了巨大的海底石油蕴藏,在南海诸岛海域也有储量丰富的海底油气田。从国防角度看,岛屿作为海上的天然屏障,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前沿阵地。目前,中国与8个海上邻国,在双边的海上权益划分上存在着分歧和矛盾。其中,岛礁问题主要存在于东海和南海海域。
东海的岛礁数量占总数的60%以上。东海*大的岛屿安全问题是钓鱼岛。钓鱼岛列岛仅有20平方公里的陆地,由5个岛屿和3块礁石组成。日本所以处心积虑地侵占钓鱼岛,有它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企图。钓鱼岛距离日本本土大约i000海里,距离中国大陆仅90海里。如果日本占领了钓鱼岛,就意味着中国东海海域将有7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被日本窃据,钓鱼岛海域所蕴藏的800亿桶海底石油和油气将被日本据为己有,日本在钓鱼岛设置雷达就可以监视方圆400公里至600公里的海域和空域,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单方面采取行动抢占钓鱼岛,擅自将岛上原有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规定了日本名字。
南海是中国*大的海域,占中国海域的一半左右。几乎大部分南海海域都存在着争议。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的重中之重。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礁、滩和沙洲组成,总面积达24.4万平方海里,约80多万平方公里,号称“南海的钥匙”,控制着南海的国际航道,每天约有400艘船只穿梭其间;南海的油气储量高达200亿吨,天然气资源达25亿立方米。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公布了南沙群岛和钓鱼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后,一些周边国家为了获取丰富的海洋资源,纷纷对这些岛礁的主权提出无理要求,甚至强行用武力占据。目前,南沙群岛中已有45个岛礁被邻国所占。越南从1975年占据南子岛以来,至今已占据30个岛礁,是占中国岛礁数量*多的国家;菲律宾从1970年至今,占中国岛礁的数量已达10个:马来西亚占据了9个岛礁;印度尼西亚占据了2个;文莱占据了1个。这些国家为使其所侵占的岛礁及海域“合法”化,把制造借口驱赶、抓扣我正常作业的渔船渔民,作为宣示其所谓“主权”、维护其既得利益的主要手段。
……
作者简介
张世平,军事科学研究员,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队指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与战略研究部副部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战略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少将军衔。1954年7月出生,1969年1月入伍,1988年从事专职军事科研工作。 主要著作: 《军队指挥系统概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作战指挥若干问题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 《毛泽东作战指挥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7 《中国海权》,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署名“章示平”,意为“以我文章昭示和平”) 《作战指挥观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国之大事——当代中国战略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史鉴大略——当代中国战略的历史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哲理大道——当代中国战略的哲学思考》,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马克思恩格斯与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大道探源——(二)列宁与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
波斯帝国王位争夺战回忆录
¥23.8¥68.0 -
陌生人的需要
¥20.9¥45.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2.3¥35.0 -
(平装)二战战史
¥14.0¥45.0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60.8¥81.0 -
中国历代创业帝王
¥6.8¥25.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中国政治二千年
¥9.6¥20.0 -
一臂之间-美国总统保镖回忆录
¥16.8¥4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1.2¥32.0 -
行省制度研究
¥11.7¥30.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10.6¥28.0 -
思想与社会
¥11.9¥27.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9.9¥23.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1.7¥18.0 -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九品)
¥11.7¥39.0 -
列宁全集·第八卷
¥6.8¥11.3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5.7¥4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