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
读者评分
4.8分

包邮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

1星价 ¥35.8 (7.3折)
2星价¥35.8 定价¥49.0
商品评论(5条)
151***(三星用户)

封面很旧了

大概在仓库里堆得时间久了,封面很旧了。

2018-03-24 15:45:55
0 0
zjw***(三星用户)

关于古代文学与地理的研究

关于古代文学与地理的研究,范围广而不够精深

2016-05-10 19:42:0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7957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5 页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010079578 ; 978-7-01-007957-8

本书特色

《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西华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目录

绪论一 中国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原因及其意义绪论二 中国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章 中国古代文学与地理环境的不解之缘**节 自然地理的文学呈现第二节 文学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古代作家“故乡情结”的地理因子第二章 古代作家的审美心理与地理环境**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古代作家的审美体验第二节 “中原”背景与魏、西晋诗歌的抒情特色第三节 “江南”意象与古代作家的适意生存第四节 “蜀道难”主题的改写与自由意志的表达第五节 巴蜀之雨与杜甫审美心态的嬗变第六节 行走与自然地理之美的文学呈现第七节 古代作家的审美创造与人文景观第三章 古代文学的政治品格与政治地理环境**节 中国古代作家的“长安情结”第二节 “金陵”意象与古代作家的怀古心态第三节 政治地理与古代边塞文学第四节 “青海”意象与古代作家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第五节 政治地理与古代贬谪文学第六节 逐臣遗迹:激发历史回音的人文景观第七节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江湖”第四章 古代文学创作与发展的经济地理环境**节 区域经济与文学地图的描绘第二节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述略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城乡冲突主题第四节 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下的作家饮食习性及文化心理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热的出现,人文地理作为一门具有知识交叉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学科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该学科研究的不断推进及研究成果的不断问世,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将中国古代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地理背景之下,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确立新的研究视点,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以区域和空间为研究主线,通过把握古代文学地域特色,进而深入认识其发生和发展规律、逐渐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诸如屈原与荆楚文化,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南北朝诗歌的地域色彩……等研究课题均有不同形式的新成果产生。

作者简介

周晓琳(女)、刘玉平(男),西华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们长期合作,共同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四川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艺术的幽思——琴棋书画》(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作家的文化心态》(巴蜀书社)、《中国古代文学女性形象新论》(作家出版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四川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