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共和国财税6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 ISBN:97870100827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6 页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010082714 ; 978-7-01-008271-4
本书特色
《共和国财税6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内容简介
从为共和国财税奠基,到支撑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初步形成“二元”的财税体制格局;从为建立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共和国财税体制而进行艰难的探索,到为顶住各方面的动荡压力而苦撑危局并频繁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从主要着眼于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而在财税上“放权让利”,到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旨在建立新型的财税体制机制;从回归公共轨道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构建,到在此之后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系而推出一系列动作,当我们大致把握了60年间中国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轨迹之后,《共和国财税60年》的篇章结构也就可随之确定下来: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安排了10章内容。 上篇包括**至第四章,旨在考察前30年的共和国财税。 下篇包括第九至第十章,旨在分析共和国财税60年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并前瞻未来的共和国财税发展蓝图。
目录
节选
《共和国财税60年》内容简介:从为共和国财税奠基,到支撑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初步形成“二元”的财税体制格局;从为建立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共和国财税体制而进行艰难的探索,到为顶住各方面的动荡压力而苦撑危局并频繁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从主要着眼于为整体改革“铺路搭桥”而在财税上“放权让利”,到走上制度创新之路、旨在建立新型的财税体制机制;从回归公共轨道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构建,到在此之后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系而推出一系列动作,当我们大致把握了60年间中国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轨迹之后,《共和国财税60年》的篇章结构也就可随之确定下来: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安排了10章内容。上篇包括**至第四章,旨在考察前30年的共和国财税。下篇包括第九至第十章,旨在分析共和国财税60年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并前瞻未来的共和国财税发展蓝图。
相关资料
上篇**章大局初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财政与税收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一个饱经战火摧残、已是千疮百孔的旧中国从此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复兴过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年底,既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也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有二:其一。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阶段所遗留下来的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并通过新民主主义阶段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其二,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下基础。上述的任务具体落实到财政经济领域,其主要的体现是:筹集并支付巨额的军政费用,以消灭残余敌对势力、接收旧政权的人员和维持新政权的运转;治理通货膨胀和整顿生产生活秩序,尽快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通过统一财经工作、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等政策措施,使国家摆脱了困扰多年的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节新中国成立前夕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一、百业凋敝的经济状况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之下,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加上连年的战火,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一)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据统计,与抗战前的*高年份相比,1949年,农业产量下降了两成以上。其中粮食产量由2774亿斤减到2162亿斤,下降22.1 %;棉花由1698万担减到889万担,降低48%。除了战火的摧残,1949年严重的水灾使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1.2 亿亩土地受灾,4000万人受灾,其中重灾区达8000万亩,亟待救济的灾民有700万之多。在城市,工业产量降低了一半,其中重工业约下降70%,轻工业下降30%。1949年10月,钢铁工业有7座平炉、22座小电炉,生产能力所剩无几;发电设备总数仅剩114.6 万千瓦左右。全部工业固定资产仅剩124亿元。由于生产破坏,大量企业停工倒闭,城市失业人口高达400多万人,相当于1949年年末全国在职职工人数的一半。(二)交通运输能力严重破坏,城市物资匮乏新中国成立之初,约有上万公里铁路线路、3200多座桥梁和200座隧道遭到严重破坏。尽管抢修公路26284公里,但到1949年年底,能通车的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图解资本论
¥16.4¥46.0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27.0¥49.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博弈论
¥10.9¥38.0 -
思考.快与慢
¥40.3¥69.0 -
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14.3¥39.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1.5¥3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1.8¥55.0 -
资本论
¥22.5¥59.8 -
博弈论
¥28.4¥49.8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1.4¥68.0 -
国富论
¥9.7¥35.0 -
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16.4¥49.8 -
资本论
¥18.6¥49.0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2023修订版)
¥57.1¥89.0 -
伟大的经济思想家
¥30.6¥65.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博弈论
¥12.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