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引导孩子学好语文

怎样引导孩子学好语文

1星价 ¥7.3 (4.3折)
2星价¥7.1 定价¥17.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2586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4 页
  • 出版时间:2009-08-01
  • 条形码:9787508258683 ; 978-7-5082-5868-3

本书特色

《怎样引导孩子学好语文》: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家长引导学好语文。

目录

上篇 追本溯源**章 李四光等学者名流成才之秘一、引子二、他们学有所成靠的是什么呢三、他们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四、语文怎么会对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这么举足轻重呢五、这个“秘”总是难为认知的第二章 中国人历来崇尚着“识文断字”第三章 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中国语文状况中篇 左顾右盼**章 为何兰兰学途生变异第二章 语文也是科学与何谓“学好了语文”一、语文学科不是科学吗二、何谓“学好语文”了呢第三章 臧宝轩和张欣兴的故事一、几句“子日”竞能点拨他爬山过海二、从不听话的孩子到听话的孩子第四章 这样引导孩子学习语文好一、幼儿佳期,抓牢*好二、“六抓”、“两注意”,时时做到三、摸清底细,抓紧引导四、明确目的,力戒焦躁五、家校合力,步步登高六、对愚顽、口吃和犷傲的孩子要设法引导下篇 善事而利器**章 绪论一、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二、听者事之候,计者事之机三、“多读多写”的来历及思辨四、一个沉重的话题第二章 学好语文必须具备的良好心态——多思一、事不三思不知悔(一)学语文要有好的开端(二)学语文时时警惕“三头”的冒出二、时时留心多动脑,语文才能学得好(一)学语文不可只埋头拉练题(二)学语文有它的特殊性(三)语文素质和应试能力(四)学语文和学做人三、世间无水不朝东第三章 学语文必须具有一种能力——把握一、提防“祸患”之来和“溃堤”之害有办法(一)概说(二)学语文首先要学什么(三)学语文其次要学什么(四)学语文再次要学什么(五)学语文还要学什么(六)怎样认识学语文的底蕴(七)从一则学生作文引发的联想(八)“把握”的内涵和意义二、学语文务必足时足量(一)怎样把握学语文的底蕴(二)学语文要有量化意识(三)学语文并非只学字词和各种知识(四)学语文与解决处事态度有关联(五)学语文是个庞大的综合工程三、学语文的丰厚价值取向(一)学语文和锻打自己的学习品质(二)学习品质往往散见于文章 的字里行间(三)处处杨柳能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第四章 学语文必须讲究的风采——师承一、师承悉心,才能学好语文(一)作家、学者、文魁都感师恩(二)学语文务须师承二、漫步语文课堂方知“师承”贵(一)一道“尝试创新”题引发的启示(二)师承体现了一种严肃的学习态度(三)老师“师承”当楷模(四)语文老师是“杂家”三、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一)“师承”是什么意思呢?(二)语文老师责任重(三)看看昔时宋濂,想想自己(四)“经师”与“人师”第五章 语文课堂的价值含量有多少一、世间洞明皆学问(一)课堂留心莫走神(二)这节语文课说明了什么(三)中学语文课堂这块熟悉的地方风景如何?(四)学语文要上好语文课二、苗从地发,树向枝分(一)科教兴国,语文课堂举足轻重(二)语文课堂里的“非语文”(三)语文课堂里的读读写写(四)语文课堂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和形成学习品质三、春来满地花,秋至遍山秀(一)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和自由(二)语文课堂永远心绪飞腾(三)老师在课堂当纤夫第六章 “噢,活动”的感情内蕴是什么一、语文活动不可少,不能丢(一)学语文绝对不能拒绝语文活动(二)语文活动是怎么一回事呢(三)语文活动都有哪些内容呢二、语文活动的做法和意义(一)引子(二)课堂配合老师积极活动(三)课下活动要明白意图,见实效(四)自强自勉,坚持时时有所前进(五)语文活动的意义三、“噢,活动”一语的内蕴(一)“噢,活动”一语有分说(二)D老师的思考与行动(三)语文学科的学法有特点第七章 读书务须成习惯一、腹中有书气自华(一)读书可以医愚(二)不下苦功甜不来二、路遥马劲何愁远(一)读书要日进,不兴味寡淡(二)读书要能展开联系和想象(三)读书必须利用工具书三、读书常用的几种方法(一)读书主要靠熟读和精读(二)谈谈研读和朗读第八章 写作并不难,习作苦练功一、写作并不难(一)简谈略说(二)写,大略分两大类(三)为何香菱能作好诗(四)要哼着小调闯难关二、习来练去出奇巧(一)“去缚开闸”方能习来练去(二)提高写作水平应从两方面下手(三)关于“中考”和“高考”三、能喜欢就能提高(一)怎样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二)不可相信“天才论”和“特长论”四、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从“读”中解决问题(二)丰富词汇有渠道(三)技巧因需要而选择(四)就应用部分谈两点第九章 听其言的渊源和语文能力一、听其言浅析(一)听其言趣谈(二)“听其言”怎么能有这么大本领呢(三)“听”比书面交流更便捷二、“听话”和阅读异曲而同工(一)一段话的启示(二)“听”的实用意义三、从提高听力到增强净化思维能力(一)“听不懂”分“不能听懂”和“不会听懂”两种(二)提高听力与增强净化思维能力四、听的渊源奥妙在哪里(一)听力反映听的质量,净化思维反映思维的效率(二)净化思维的灵敏度是语文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第十章 说话是“语”,也联系着“文”一、说话是“语”(一)说话就是“说话”(二)说话是一种技能(三)说话是一种语文能力二、要能说话,会说话三、说话联系着“文”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怎样引导孩子学好语文》内容简介:**部分,追本溯源:从史学角度说明了语文学科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第二部分,左顾右盼:从功利角度采撷了四五个小故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学没学好语文的经验和教训,又从六个方面说明引导孩子学好语文的方式方法;第三部分,善事而利器:从实用角度既做了学好语文的一般性论说,又就读写听说四方面做了专题论述。

相关资料

插图:中国的语文,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字字有讲究,句句有意韵,段段篇篇有内涵,有美感。历代劳动人民崇信它,就着眼于“识文断字”,想方设法读书学语文,时时传佳话,代代出英伟。正因为如此,张三有了疑难解不开了,经识文断字的人一指教,立刻就豁然开朗了;李四铤而走险,想打架斗殴出恶气,听识文断字的人三言两语一说,懂得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之理,立刻就息事宁人;马五想贪不义之财已久,并包藏祸心,识文断字了之后,竞能洗心革面。痛悔以往,未出祸殃倒霉;事后还多次思忖,私下窃汗,翻然醒悟。为什么呢?因为会用脑多思了,懂得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能空城楼上弹琴不乱,身边只有两个琴童侍立,城门大开,几个老弱残兵打扫城门大道,竟能吓退了司马懿父子的英武之师。如果诸葛亮不识文断字,不能神机妙算,能做得到吗?也许你们说,这是个文学形象。可是文学形象也是识文断字的作家塑造的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肯定不会识文断字,他火眼金睛能征善战,还能识妖辨魔,爱憎分明,保唐僧西天取经,终成正果。他也是个文学形象,是识文断字的吴承恩把个妖猴人格化、形象化,代表了正义的心声和无往不胜的意愿。当看见电视屏幕上孙悟空腾云驾雾,上天宫吃蟠桃,入地宫斗阎罗的生动场面时,谁不欢呼雀跃呢?是作者把观众的激情调动起来了。难怪历代的中国人,谁碰到难事,谁有解不开的疑团,都愿找识文断字的人指点迷津,自己也总想方设法把孩子送给学校,交给老师调教,以满足使孩子“识文断字”的美愿。当然,像诸葛亮那样的识文断字很不简单,而平民百姓可“断”不起。只要能做到“识文”,会认字,写字,能读浅易文章,也就够了。用上五年、七年工夫,也能赔得起,又能走遍天下,与人共事,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这些人当中,民间乡土作家不说,民间艺人也不算,就是行医的、从政的、做工的、当账房先生的、领兵打仗当军师的等,有大作为而名噪一时者何其少啊!这点“识文”的水平,*高也超不过现在的小学三四年级。现代汉语已经很先进,就文字工作而言,删减了众多异体字,简化了繁体字,又合并了一些不致产生歧义的同音同义字,走了一条“以简驭繁”之路。像现在读了六年的小学生,“识文”大体上已是足够了。下面说说“断字”。断字内容多而杂,不是简单的事,需要长期积累磨炼。断音识义,断形辨音,断字义识

作者简介

张启明(曾用名张耀生),没读过师院,也没学过中文系。1962年7月肄业于河北张家口市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工民建专业,因国家教育调整回家务农。1963年1月步入教坛,教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语文课。任教40余年。41岁时,业余补修了中央电大中文专业,著述颇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