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1020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5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511102034 ; 978-7-5111-0203-4

本书特色

《能源、环境与发展(2009)》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2009年,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予计划,在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过程中,坚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向,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促使中国经济率先出现回升向好的趋势。2009年,中国隆重庆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崭新形象,同时也对未来中国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召开了2009年年会。会议以“能源、环境与发展”为主题,着重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危机以及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等相关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出席年会的外方代表时明确指出,中国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没有放松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努力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将把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法律、经济、科技等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国合会中外委员认为,中国不仅要立足当前,不断完善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要着眼长远,坚持节能减排,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不动摇、行动不松懈、政策不改变;全球金融危机为重塑环境与经济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已成为重要趋势。中国应当抓住机遇,加速实现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繁荣。
作为年度出版物,本政策报告的基础是国合会2009年政策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合会中外委员和专家学者对中国环境与发展相关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可供国内各级决策者、专家学者和公众参考。

目录

**章 综述:中国迈向绿色繁荣——环境、能源和经济
引言
一、经济刺激计划和环境绩效
二、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增长
三、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
四、展望未来
五、结论——未来绿色繁荣的前景
第二章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
一、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十分必要和紧迫
三、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立足国情、克服瓶颈
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情景分析
五、五个支柱和三个基础构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
六、政策建议
第三章 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二、环境税与能源效率
三、绿色信贷
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第四章 城市发展的能源效率政策——建筑和交通部门
引言
一、消费领域是实现城市节能的关键
二、防止城市消费领域能耗随收入的增加而同步增加
三、政策建议
第五章 中国农村发展中的能源、环境及适应气候变化政策
一、中国农村能源、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背景
二、中国农村能源的现状、趋势和问题
三、农村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四、农村能源、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经验
五、农村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
六、中国农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案例
七、政策建议
第六章 煤炭可持续利用与污染控制政策
一、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
二、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战略目标与制约因素
三、中国煤炭可持续开发的资源环境对策
四、中国煤炭高效洁净利用对策
五、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环境保护对策
六、主要结论
七、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年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发展低碳经济
三、实施安全、高效和清洁的国家煤炭开发与利用战略
四、创新思路,解决城市发展中突出的能源环境问题
五、强化农村能源环境管理,重视气候变化适应措施
六、改革和完善经济政策,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
七、制定绿色“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附件
附件1 国合会政策建议影响和中国环境与发展重要政策进展(2008-2009)
附件2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组成人员
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能源、环境与发展(2009)》内容简介:2009年,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予计划,在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过程中,坚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向,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促使中国经济率先出现回升向好的趋势。2009年,中国隆重庆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崭新形象,同时也对未来中国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召开了2009年年会。会议以“能源、环境与发展”为主题,着重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危机以及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等相关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出席年会的外方代表时明确指出,中国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没有放松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努力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将把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法律、经济、科技等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国合会中外委员认为,中国不仅要立足当前,不断完善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要着眼长远,坚持节能减排,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不动摇、行动不松懈、政策不改变;全球金融危机为重塑环境与经济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已成为重要趋势。中国应当抓住机遇,加速实现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繁荣。作为年度出版物,本政策报告的基础是国合会2009年政策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合会中外委员和专家学者对中国环境与发展相关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可供国内各级决策者、专家学者和公众参考。

相关资料

插图:从中期来看,金融危机可能会对中国的环境保护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宏观经济依旧迟缓,企业利润持续微薄,那么企业可能会首先选择牺牲环保方面的努力。维持盈利和就业将会是首要目标。一些已经安装了环保设施的企业可能会停止使用这些设施。这将导致更大的污染,可能会恶化将来的环境危机。由于需要刺激就业,先前采取向鼓励节能和环保方向转变的措施可能会受到损害。例如恢复对一些高能耗产品出口的退税补贴。中国也可能在一些出口产品上遭遇非关税贸易壁垒,这是发达国家利用环保为掩护的贸易保护手段。正如其他一些国家一样,中国采取的刺激内需的做法可能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典型的例子就是鼓励私家车的购买。经济刺激计划驱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新的投资。这些地区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它们是否会像早期的东部地区一样,将发展置于环境保护之上?中国已经开始利用股票市场价格下跌这一有利时机收购海外公司,特别是在资源行业上。这一点非常容易让人理解,不仅仅是由于目前时机有利于讨价谈判,而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长期的供应。但是中国在建立健全保证海外投资充分考虑环境和其他因素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可能提供资金的中国银行业正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制定规章制度用以约束中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在海外的中国公司,无论在哪里都需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国已经决定,无论下一年的经济危机会怎样,中国都将继续参与非洲的发展建设。无论是对非洲还是世界上其他的贫困地区(包括部分亚洲国家),中国在这方面都处于有利的地位。在这些国际合作中,中国需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到考虑中来。*终,这样的承诺将会加速绿色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经验以及环境与发展其他方面经验的相互分享。5.小结(1)在应对过去一年来多重危机过程中中国的环境保护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为了减缓危机的负面影响,中国已经制订了世界上*大计划之一的经济刺激方案和综合产业振兴计划。一方面,这会给环境保护带来机遇;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潜在的环境风险。在某些时候,风险可能甚至会超过环境改善的效益。(2)目前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总体计划可以说是促进增长、鼓励消费和促进结构调整。这些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改善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减少能源使用和确保环境保护来实现增长。这当然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