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中国高等技术教育的苏化(1949—1961)以北京地区为中心
- 正版好图书
- 特价书1折起
- 满69包邮(新疆、西藏等六省除外,运费14元起)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
书很不错,印刷装帧都很好。主要介绍建国早期院系改革的过程,站在“苏化”这一角度下,既新奇又不太全面。但是了解各大学校史必读!!
- ISBN:9787532887323
- 装帧:暂无
- 版次: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7
- 出版时间:2015-01-01
- 条形码:9787532887323 ; 978-7-5328-8732-3
本书特色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明确了科技领域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2006-2010年知识创新规划中部署了“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这样的重要课题,以期从重要历史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技术与创新规律,为研究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启发。《技术转移与创新从书》是“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由以下七部专著组成:《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世纪西方电报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德国克虏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近代德国铁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以胶济铁路为中心》、《中日近代对西方钢铁技术移植的比较:1850-1937》、《中国高等技术教育模式的移植》、《制造一个大机器:20世纪中国万吨水压机创新之路》。《丛书》在新研究方法与模式、新史料、新观点方面都有突破,具备鲜明的原创性;《丛书》也是国际合作研究的成果,它们与国际学界接轨,为走出国门、以外文方式出版创造了条件。
内容简介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明确了科技领域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2006-2010年知识创新规划中部署了“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这样的重要课题,以期从重要历史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技术与创新规律,为研究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启发。《技术转移与创新从书》是“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由以下七部专著组成:《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世纪西方电报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德国虏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近代德国铁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以胶济铁路为中心》、《中日近代对西方钢铁技术移植的比较:1850-1937》、《中国高等技术教育模式的移植》、《制造一个大机器:20世纪中国万吨水压机创新之路》。《丛书》在新研究方法与模式、新史料、新观点方面都有突破,具备鲜明的原创性;《丛书》也是靠前合作研究的成果,它们与靠前学界接轨,为走出国门、以外文方式出版创造了条件。
作者简介
张柏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副主席,全国技术史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2—W6)首席科学家。著《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中国近代机械简史》等。
-
羌族卷-云朵上的五彩衣
¥14.0¥39.0 -
明式硬木家具制造
¥40.8¥120.0 -
民国珍本丛刊--中国陶瓷史(插图珍藏本)
¥6.4¥20.0 -
什么是什么 第二集 自然灾害
¥6.5¥15.0 -
难以忽视的真相-Vol.34-(经典版)
¥14.4¥36.0 -
环境与历史(美国和南非驯化自然的比较)
¥15.4¥20.0 -
生物基化学纤维生产及应用
¥72.5¥98.0 -
现代军事航天
¥7.3¥22.8 -
魔法帽子变变变-巴迪和比利的奇遇记-2
¥12.5¥18.6 -
桥梁史话
¥31.3¥37.0 -
灭火剂
¥49.3¥58.0 -
供电服务我知道
¥4.7¥6.0 -
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20.6¥48.0 -
汽车驾驶员节油200问
¥2.9¥10.0 -
1909-1949-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
¥14.3¥68.0 -
实用焊接工艺手册-第二版
¥41.7¥49.0 -
织染-中国手工艺
¥13.1¥41.0 -
理解光圈-光圈优先(AV/A)拍摄进阶手册
¥12.6¥59.8 -
江南衣裳
¥20.0¥26.0 -
中国和欧洲-印刷术与书籍史
¥24.0¥40.0